分享

北宋亡时,蔡京、高俅最后的结局如何?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9tx22v工人 2018-11-28

他们两算是幸运的,都早于北宋灭亡前就去世了,其中蔡京还以80岁的高龄去世,一生干尽坏事却能高寿而终,除了蔡京没有谁了吧。
蔡京出生在有“海滨邹鲁”美誉的福建兴化府(今福建莆田),宋神宗熙宁三年中进士,与弟蔡汴,族兄蔡襄皆同朝为官。三兄弟都写得一手好书法,蔡京的书法造诣犹胜其他两人。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


蔡京在神宗、哲宗朝的事我就不多说了,这里我只重点说他与徽宗的关系,徽宗酷爱琴棋书画,蔡京曲意巴结当时已经红透半边天的童贯,童贯将蔡京所画屏幛、扇带等物带入宫中给徽宗观摩欣赏,由此得到徽宗的注意。崇宁元年(1102年)进位尚书左丞,崇宁二年(1103)年升任左仆射,崇宁五年(1106年)达到其官场最巅峰,被提拔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改封为魏国公。大观元年(1107年)拜为太师。


蔡京先后四次任相,掌握权柄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是典型的两面派,为达政治目的毫无操守和名节可言。起初依附王安石的“改革派”,神宗和王安石病逝后司马光的“保守派”得到重用,“改革派”遭到沉重打击,蔡京又转而依附“保守派”,哲宗死后徽宗又开始打压“保守派”起用“改革派”,蔡京遭到贬斥,如果没有童贯在中间牵线估计他终身都难再起。
蔡京为相的这十七年里排除异己、独揽朝政、蒙蔽圣听、贪婪无度、骄奢淫逸、不仅大兴花石纲之役、还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太学生陈东上书,把他列为“六贼”(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六人)之首。
1126年宋钦宗即位后,他于同年被远贬岭南,此时年已八十岁的蔡京大概也知道自己可能要老死在那里,于是身上带满了金银细软出发上路,因为早已经臭名远扬,虽然带了大把的钱但一路上旅店不让住,饭馆不给饭卖,走到潭州(今长沙)的一个破庙里的时候实在是走不动,就这样带着一身的铜臭味活活饿死了。


和蔡京不同,高俅一生最风光的时间都在徽宗一朝。《水浒传》里面讲高俅靠打的一手好蹴鞠得到徽宗的赏识重用,这是臆造杜撰的章节。历史上的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吏,受苏轼的熏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些吟诗作画舞刀龙枪什么的。苏轼看他挺聪明机灵,于元佑八年(1093年)将高俅推荐给好朋友驸马都尉王冼、高俅也正是通过王冼最后搭上徽宗这条线得到皇帝重用的。


比起作恶多端臭名远扬的“六贼”,高俅因为没有当过什么大官(非《水浒传》写的当过太尉)、不在权利中枢,因此造成的祸害实际上远不如“六贼”大。他在管理禁军的时候净搞些杂七杂八的花架子,把实操练军搞成了“百戏练军”,同时高俅的贪欲心还很重,利用掌管禁军的身份便利,经常驱使士兵为自己干这干那,还克扣饷银,侵占禁军所有土地,自己建房的屋瓦梁柱统统从禁军里头拿,士兵只要花钱就可以免于操练……种种不法行为硬是把军队弄成“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危急,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瓦解,高俅其罪是难容的。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渡过黄河南侵,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保护徽宗前往泗州避难。在到达泗州后不久,童贯便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渡淮如淮阳。高俅以禁卫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贯继续扈卫徽宗南下,却以控扼淮津之名把高俅丢在泗州,高俅不久便以身体有恙为借口回到东京,他回来后不久,便听说随驾徽宗左右的童贯、梁师成一伙被钦宗处死了……


高俅后来怎么死的?据《宋史.李若水传》所载,高俅死于靖康元年(1126年)):“李若水……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是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这一段话没写明高俅因何病而死,是自然死亡还是遭人暗算或是被处死不得而知,总之,这一年高俅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