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县令”确为秦制(2)

 墨香笙樵 2018-11-28
注释:


[1] 参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5《秦本纪》,页203。一说“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见《史记》,卷68《商君列传》,页2232。 
[2] 参见《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页742及《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志第28《百官五》,页3623。 
[3] 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页13正文及页14注2。 
[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1: 8-25。 
[5] 杨宗兵,《里耶秦简释义商榷》,《中国历史文物》2005.2: 51-57/76。 
[6] 《史记》,卷6《高祖本纪》,页344、349。 
[7] 《史记》,卷48《陈涉世家》,页1952。 
[8] 《史记》,卷94《田儋列传》,页2643。 
[9] 《史记》,卷48《陈涉世家》,页1956。 
[10] 参见明·董说著,缪文远订补,《七国考订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不赘引。 
[11] 《睡虎地秦墓竹简》,页13-15。 
[12] 《睡虎地秦墓竹简》,页58、72。 
[13] 裘锡圭,《啬夫初探》,载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页430-523。相关论述见页431及页455以下。 
[14]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页223-224。 
[15] 见《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页225注10。 
[16]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页226-227。 
[17]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之《前言》。 
[18] 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1: 73-81。秦汉时期县令而不注官职名称的事例并不仅见于里耶秦简,也见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及西汉量器铭文,参见:⑴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页183;⑵邱隆、丘光明、顾茂森、刘东瑞、巫鸿,《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页75“平都铜椭量”。


    作者:于振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