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的私人藏书家们

 星河岁月 2018-11-28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古代藏书楼有历史渊源。上海地区古代公私藏书,可上推至宋元,下及明、清、民国,产生过众多学宫(文庙)藏书、书院藏书和私人藏书家。

沪上最早的藏书家为宋末元初松江人庄肃,字恭叔,号蓼塘,松江(今属上海)青龙镇人,人称“江南三大藏书家”之一。庄肃仕宋为秘书院六品小吏,宋亡后,弃官浪迹于海上,隐居于松江青龙镇,于青龙镇建藏书楼“万卷轩”,收藏图书至8万卷。其藏书多为手抄本,经、史、子、集,下至稗官小说,均有收藏。

其后,元代的杜元芳、明代的郁文博、清代的李筠嘉等均为各时代有较大影响的私人藏书家。其中,清代的李筠嘉字修林,号笋香,一号吾园、近翁,是一名贡生。生平喜藏书,亲自校勘,藏书至6000余种,数万卷,建藏书楼“慈云楼”“古香阁”“红雨楼”“若云轩”等,楼中吉金贞石、碑帖书画,无所不有。

在书院藏书方面,今老南市文庙尊经阁旧址,始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为上海县知县刘琬专为贮藏图书供士子阅读而设。敬业中学的前身敬业书院,早在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即多有藏书,其后龙门书院、求志书院也是较大的藏书处。

进入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松江、金山、青浦、嘉定一带逐渐成为人文极盛之地,出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学问家、藏书家。

有清一代,鉴于明末坊间印本渐滥的情况,以及当时文字狱的威势,很多有抱负的学者开始专注于校勘及考证,不少藏书家也就成了校勘学家、目录学家。如历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不仅藏书丰富,学问渊博,而且非常重视目录。他认为:“目录之学,学问中第一紧要事,必以此问道,方能得其门而入”,强调目录学为读书入门之学,为后来学者所服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海作为东方大埠,五方杂处,藏书家队伍也发生很大变化。太平天国兴起之后,江南书业中心从苏州渐渐东移上海,一些人依仗雄厚的财力,甚至依仗权势大肆收书,不数年,往往插架万卷,蔚为大观。他们之中有的是大官僚,如丁日昌、盛宣怀、李鸿章;有的是实业家或大商人;当然其中也有许多是热爱藏书的学问家。

辛亥革命以后,许多世代书香之家、清末遗老遗少,在上海的租界里得到了庇荫,加上南北交通的逐渐畅达,使得上海这块人文荟萃之地具有了极大的凝聚力,很快发展成为江南最大的古籍聚散中心。伴随而来的是藏书家队伍进一步扩大,藏书聚散过程和聚散频率加快。整个民国时期,中间经过抗日战争,直到解放,其间藏书家是相当多的,当代的上海藏书家亦不少。但随着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大规模发展,如前人所经营、世代相传的私家藏书楼已不复见。


摘编自《上海图书馆事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