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泡脚加药材有讲究 四种错误方式不仅不养生还伤身

 常乐书苑 2018-11-28

“寒从脚起”,泡脚既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温经散寒、活血化淤、祛风除湿。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方法一定要正确!会泡脚的人生病少。

有些老年人泡脚必备三大件,

一盆洗脚水,一个暖水瓶,一台电视机。

一边看一边泡,不知不觉中电视剧就连看三集了。

标准:做法泡脚别超半小时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副主任朱庆军: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应以脚背泛红、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时间过长,不仅会导致血液向双下肢灌注过多而出现头晕、头胀,而且对皮肤也不好,易出现局部皮肤干燥等问题。一般来说泡脚时间在20~25分钟即可,或当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额头微出汗即可。

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脚上茧较多的人,水温可适当高一点,另外可以在水中加入10毫升醋或红花、艾叶、花椒适量,煮水后取汁加入,则养生保健效果更好。小孩皮肤嫩,水温要低一点。

泡脚时看书,看电视听上去十分惬意,但实际上也不是个好习惯,因为看书、看电视时要集中精力,脑部要集中供血,脚部对温度感知也较差,可能会出现烫伤或着凉的问题。所以泡脚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看书、看电视,宜静心养神可以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

晚上7~9点是肾经主事的时候,泡脚正好能补充气血。

有些老人认为泡脚用的药材越多药效越好,

按着报纸上的方法来抓药,

一煮煮一锅。

标准:做法保健泡脚方简单点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千人千方,治疗疾病所用的泡脚方一般味数会多一些,以达到祛病除邪的目的,这需要医生开具处方,不建议随意模仿。

日常保健用,泡脚方最好简单些,这也最利于坚持。一般来说,在泡脚水中加一味就可以了。比如体质偏冷的人,用陈皮泡脚就能很好地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是因为,陈皮尤其是以冬柑的皮晒制而成的,有理气燥湿的功效,通过热气的作用,趁着肌肤毛孔张开而渗透进皮肤内,刺激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可达到滋润肌肤、保暖身体的作用。

感冒了,可以用5片生姜煮水泡脚,每次20分钟,连泡2~3天就能好转,还能增强体质,预防流感再次发生。关节炎很难好,但是如果每周坚持用生姜泡脚2~3次,能有效缓解关节炎,泡脚时加上点食盐效果更好。肚子受凉以后,感觉肚子里有胀气的时候,或是腹痛腹泻的时候,可以用20~30g左右花椒泡泡脚,能快速祛除体内寒邪,止痛止泻,坚持泡上2~3天就能缓解。

泡脚大木桶太沉搬不动,电动洗脚盆清洗太麻烦,

于是许多老人便直接用个塑料盆,

倒上水,端来端去也方便。

标准:做法泡脚水至少没过脚踝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中医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意思是说,只要是刺激经脉所经过的穴位,都能对它对应的脏器起到治疗作用。一般来说,泡脚最好选个大小适中的木桶来泡脚,既能刺激足部的一些穴位,连小腿上的三阴交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也能照顾到,也就是说,腿浴虽比足浴多泡了一个小腿肚,却能把人的五脏六腑调理个遍,效果当然更好。

当然,若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用普通水盆也可以,但要注意,水量要足够多,至少要能淹没脚踝。泡脚时,也别干泡,可以用手掌搓搓脚掌,从脚跟搓向脚心,再一顺而下搓到脚趾。动作要慢,用力要均,反复搓动,直到脚掌发热为止,可以左右脚交替着搓。还可以用右手的五指分别抓住左脚的五趾,按时针方向作“圆形运动”数十次,再做反向运动;做完了左脚,再做右脚。这种脚部按摩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全身血液通畅,自然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睡前泡一下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预防风寒感冒。

于是许多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人也禁不住诱惑,

加入泡脚大军。

标准:做法泡脚不适合所有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王欣:泡脚“活血化瘀”,是最普遍的说法。但对于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下肢血管疾病的人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或恶化。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尤其表现为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于是,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

此外,热水泡脚还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肤上的出血点。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色素沉着,小腿颜色变黑。如果静脉血栓病人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严重。

神经病变型的糖尿病足部分患者,会有腿足感觉奇冷,怕冷的症状。但他们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通常不灵敏。泡脚时不断加热水,可能已经严重烫伤,也浑然不知。所以建议大家在泡脚前,明确是否有上述血管疾病,如果没有,才可以放心享受。所以糖尿病、心脏病、静脉栓塞等患者,泡脚前最好咨询下医生。

路志正:用艾叶泡脚

睡觉前大概8、9点钟,路志正会用艾叶煮水泡脚。他认为,泡脚后头部的血液活络,脑袋就清楚了,也可解除疲劳助睡眠。因为艾叶有温经散寒之功,泡脚后可以辅助去除体内寒湿,帮助恢复身体。

方法:取艾叶50克。将艾叶放入沸水中煎煮约15分钟,待水温稍低后,就可以把脚放入药液浸泡,每次浸泡15~20分钟,水凉后可加入热水。

郭诚杰:泡脚+搓后背

郭诚杰每天晚上会用热水泡脚,泡脚时手也不闲着,会搓一搓后背的“肾俞穴”。中医上讲“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好坏,看的就是肾气足不足。如果肾气足,排尿就痛快!

方法:在泡脚的时候,两手握拳,用拳背平行在脊柱上下反复搓“肾俞穴”。按摩肾俞穴,通过经络刺激肾脏,让肾脏兴奋起来。

邓铁涛:穴位+泡脚方

邓铁涛喜欢用温热水泡脚,泡脚时用双手按摩、揉搓脚背及脚心,可帮助入睡。

邓铁涛常说,人脚就像树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老人常感脚底发凉,因为人的气血随着年龄增长而渐减,脚对人体保健起着重要作用。老人宜常用温热水沐足,促进脚部血循环。

▍方法:

▼ 搓搓脚:在沐足过程中,可用双手按摩、揉搓脚背及脚心,以左手劳宫穴摩擦右脚底涌泉穴,右手劳宫穴摩擦左脚底涌泉穴,直到产生温热感为止。


冬季泡脚加药材有讲究 四种错误方式不仅不养生还伤身


▼ 泡脚方:有时邓铁涛还会配些中药材煮水来泡脚,比如用怀牛膝30克、川芎30克、白芷10克、钩藤30克、夏枯草1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煮水。

把药煲成水进行泡脚,药物通过毛细循环进入人体,达到调理内分泌、滋阴理肾、平肝火等功效,还能改善血循环、起到降压的作用。泡脚的时候,水温以适度、温热为宜。

适用人群:特别适合在秋冬天服用降压药效果不佳,或前期血压波动、控制不好的高血压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