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好丨藏书之乐,看清末四大藏书楼

 星河岁月 2018-11-28



古人的藏书之乐,在于读书、晒书,通过读书品味其中的乐趣,赏心悦目、修身养性。



清末四大藏书家,又名“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是清朝末年蔚然壮观的藏书习惯形成的最为著名的四大书籍收藏家及其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古里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


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瞿镛,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



四大藏书楼中,铁琴铜剑楼巍然独存。收储多为乡邦文献 以及未收入《铁琴铜剑楼书目》之宋元明本及旧钞批校诸书,长篇巨著不多。藏书除部分遭劫外,绝大部分于建国初由瞿氏后人捐赠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熟市图书馆等。


铁琴铜剑楼之藏书,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劫难、稳定、善终等阶段,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完整的藏书和藏书楼,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海源阁



海源阁,海源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历史上(清代)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杨以增所建,总计藏书约4000余种、22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


四大藏书家中,以瞿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瞿北杨”的美称,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



海源阁藏书楼位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


海源阁藏书浩瀚。至清末,海源阁藏书已达三千二百三十六种计二十万八千三百卷有余,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



后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现已在原址按原来的结构样式重建,并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


皕宋楼



湖州皕宋楼藏书为三部分:皕宋楼(藏宋元刊及名人手钞手校者)、十万卷楼(藏书以明刊本为主)、守先阁(.藏明后及明刊的重校本和传钞本)。



昭和五年(1930年)出的《静嘉堂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原属皕宋楼藏书的有:宋版书一百二十四部,二千七百七十九册;元版书一百一十六部,二千零七十册;金版书一部,十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陆心源长子陆树藩将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藏书售于日人,此举造成中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称“皕宋楼事件”。



陆树藩将守先阁剩余之书捐赠给刚办的海岛图书馆,计一千余部一万四千多册(事见《陆氏守先阁捐助书目》);后陆树藩又曾在苏州办孤儿院并任院长,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过世,享年五十九岁。


皕宋楼藏书东渡后,杭州丁氏“八千卷楼”,经张之洞、端方、缪荃孙及丁氏后人努力,端方代官方购下,建江南图书馆(南京)收藏;次年,湖州姚氏、扬州徐氏藏书,先后购至京师广化寺收藏(《张文襄公年谱》);又次年,京师图书馆立。光绪三十三年,英国汉学家斯坦因来敦煌,首次带走570种精品。


八千卷楼



八千卷楼被誉为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中国清代杭州丁丙藏书楼。丁丙,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与其兄丁申在其祖父丁国典、其父丁英藏书的基础上访求图书,或购或抄,在将近30年间,聚书1.5万多种、20余万卷。



除有宋本40种左右、元本约百种之外,明刻精本、《四库全书》底本、 名人稿本和校本 、日本和朝鲜所刻汉文古籍等较多,是其藏书的主要特色 ,而且其中很多都曾为明清藏书家所递藏。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丁氏后人将全部藏书低价售予江南图书馆,后藏南京图书馆,该馆辟专库贮藏,完好无损。


以书为友 清静恬淡


位于卧佛山前、河北国山宾馆内的大者学社,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内含10万藏书,8大功能区。


▲大者学社


更幸运的是,大者学社与河北省图书馆深度合作,大者学社作为河北省图书馆的分馆将共享省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讲师资源。


▲河北省图书馆鹿泉分馆揭牌


意味着大者业主足不出户就可阅读到省图书馆的书籍文献资料,极大地满足了业主的阅读需求。此外借书系统的合并也大大方便了业主的借阅和归还,免除了逾期的后顾之忧。



今后,大者学社联袂省图,将以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为推动社会文化事业,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鹿泉,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