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那些被称为''小香港''的地方!

 阿牛哥8mi3kbb7 2018-11-28

在云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地方当年都曾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的过往,繁荣的街市,被人们称为云南的“小香港”都有哪些呢?

1、“小香港”个旧蛮耗

蛮耗,傣语,意为河谷,原为蒙自县管辖,叫蛮耗,1977年划属个旧后改称蔓耗。蔓耗经济始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26年),蔓耗古渡口航运开始有历史记载。由于蔓耗是蒙自至越南保胜(今老街)必经之地和红河航道的起点港,蒙自海关同时在蔓耗设立与关口岸和滇南水陆联运的中枢。1897年6月蔓耗办理的海关关税改在河口办理,但蔓耗仍作为中心码头一直延续到1910年。当时每天码头吞吐量数千吨,高时逾万吨。航运外联香港和越南,陆路内通蒙自、个旧、昆明,同时也使他本身很快发展成为云南少有的外来流动人口达万余人的繁华城镇。

曾经的大码头已是一片荒草

“抗美援越”时修筑的桥梁遗迹

从1889年开关到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前的22年,蛮耗进出口总额达到1亿多关平两,占全省贸易总额的80%以上,远远超过思茅和腾冲。在铁路没有修通前,主要靠马帮和木船运输,从昆明至蒙自,马帮驮运,9天;蒙自到蛮耗,马帮驮运,2天;蛮耗至河内,木船运输,下行12天,上行19天;到河内就可以换乘海轮。经蛮耗关进口的商品多达百余种,主要有棉花、棉布、煤油、五金机械、粮食、烟草、染料、军火等十种。80%的进口商品由蛮耗转销云南内陆和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

云南生产的有色金属锡、铜、铅、锌及丝绸、白药等名特产品经此道出口,欧洲出品的部分日用品如当时稀罕的洋火柴、洋烛、洋铁桶、洋灰(水泥)、洋伞、马灯等之类亦由此道进口。

蛮耗是一个古老的渡口,个蛮古道是个建古道、个开古道、个蒙古道、个元古道等六条古道中最重要也是最闪光的一条古道。

这条古道属中越古道中的陆路段。据1853年蛮耗残碑记载,当时蔓耗渡口仅有“水夫”16家。但蛮耗开关后,商贸发展迅速。紧接着清政府的海关税务司,法、意、德、美、日五国的领事馆以及商号、洋行、餐馆、酒吧、医院、剧院相继在蔓耗建立。蔓耗一时间人声鼎沸、街道繁华、灯红酒绿,房屋鳞次栉比,号称云南“小香港”。

2、“小香港”河口

这里被称为“一城两国”,由于与越南一河之隔,这里充满了越南的“味道”。

每天晚上这里五步一歌,十步一舞,上百人会这里自弹自唱,载歌载舞,再加上越南街上的风情万种,河口县这里被称为“小香港”,这里的夜晚五光十色,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县城,也与河对面的越南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河口,又被誉为滇南明珠,位于云南省的南端,在红河,南溪河主航边,而座落在中越交界处,国境线长193公里,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隔河相望,中越三县市鼎立,形成红河“三角洲”共同发展经济的态势。

3、“小香港”易门绿汁(铜都)

这里因绿汁江得名,大家亲切的叫她小绿汁,隶属于玉溪易门县,县志里关于此地的记载有这样的描述:两山壁立悬崖陡壁……峻谷奇险如画……

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包含了六种气候带,所以出现了很多山石地貌和险滩峡谷,绿汁江两岸高山对峙,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变得生动形象,江中石头色彩斑斓,仿佛在诉说着绿汁故事。

差点忘记说,这里还有一绝,小绿汁的山路108道弯,踩刹车踩到脚软,专治“不晕车”,把你甩到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