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曙光乍现终迎全面牛市

 妖城主 2018-11-28

4. 曙光乍现:迎反转确认牛市

熊市总有过去的时候,再黑的夜也会等来黎明。

只是最大的问题是,回到2014年上半年,我们能否知道全面牛市即将到来,到七八月份如何确认全面牛市已经开启?

想明白这个问题,需要梳理全面牛市形成的基本逻辑。

在熊市底部末期,大部分投资者已经撤退和撤离,能够坚守的里面还有很多套牢装死的,市场的人气已经极其低迷。

这个时候,凭借对股市里好品种的价值发现,先知先觉的部分机构和个人的聪明钱开始进场主动买套,他们是是少数派,资金量有限,买入品种的可能相对集中,也就是他们认为最有价值最看好的那一部分品种。

随着不断买入,一些聪明的投资者也开始意识到这些品种的价值,开始跟随买入,市场人气有所恢复,个别股票和指数开始反转向上。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继而,随着这些少数品种的赚钱效应的出现,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加入到市场里来。这些人里面趋势投资者会继续买入前期这些不断赚钱的品种,价值投资者则寻找着其他的价值洼地买入。

此时,全面牛市会一触即发。这个“触”可能是时间的等待,也可能是一个微妙的政策激励。

按照上面这个逻辑,来回顾下2013-2014年发生的事情。

2013年中的暴力一击市场底前后半年,市场人气低迷到了极点,开户数、成交量已经惨不忍睹。聪明钱却在像猎犬一样在市场上到处嗅探,寻找着最具投资价值的品种,比如创业板。

到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中小创们策马扬鞭不断上涨,许多聪明投资者看到了熊市里的赚钱效应开始进场。而此时,被大多数人看做股市标志的上证指数(以全市场总市值加权计算,非常不科学)却仍然在低迷徘徊。

到2014年年中,过去一年里以创业板为首的指数已经翻倍,市场更是不乏翻数倍的个股。然而,也存在着像上证50这类指数原地趴着不动的反面典型,这些是彼时市场上所谓最具价值的典范。

跟随进场的大量价值投资者,既有机构也有个人开始大量买入这些品种,这些品种的上涨才能带动上证指数上涨,才能给场外的初级投资者带来希望和幻想,比如新闻里面提到的大妈们、大学生们、甚至僧尼们带来话题和赚钱信仰,当然他们也是有进场顺序的,少量在牛中进入,大多在牛末进入。

这些是牛市来临的基本逻辑,那么微观来看是什么样子的呢?


1、政策

历次A股股市转牛都和政策分不开,政策往往是推手,它并不是直接改变市场,而更多的是通过改变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股市施加了重要的影响。2013年6月钱荒导致了那轮熊市的暴力一击,直接造就了市场底。同样,2014年4月和6月,央行连续两次降准,流动性转向实质宽松,同时还有沪港通的开通预期,为股市全面转牛提供了激励。


这些政策判断还相对容易,大多数政策并不容易作为股市熊转牛的依据。其实对政策的理解,对于普通投资者往往很难深刻理解和评估真正影响,大多数人看到的影响是已经走出来的影响,而非政策放出当下的预判。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事后都被认为是这次改革开启了随后的大牛市,但那时很多人包括一些机构的看法是,这个政策会导致股市的变相扩容,是大利空。


所以,政策可能是导火索,可能是助燃剂,相对市场而言它并不是主要因素。


2、估值


在《里程碑2018年6月1日:A股牛熊轮回,贪婪时刻开启!》中,我提出的开启贪婪时刻的一个最重要依据是,6月1日的全市场PB低于了2.5,而2.5这个数值怎么来的呢?计算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的数据(日线),计算出每天的全市场PB,计算30%分位点,这个值就是2.53。我们以此作为贪婪点的起点,发现这个值对于前面3轮熊转牛都适用。


这个适用的意思是,从熊市底部爬出来超过这个值后都迎来了全面牛市,尤其是2012-2014这段熊市底部的6次反弹都没到这个高度,从而被这个阈值给过滤掉了,只保留了最后的那次反转。


然而,站在2014年的时点上,假设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能有现在这套体系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只能用2000年1月4日到2014年的历史数据来算30%百分位对应的PB数值,2014年5月1日、2014年7月31日计算的结果都约2.35,如果拿这个值作为阈值,则6次反弹中2次都超过了这个值,但依然只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估值这个数值并不能可靠判断牛市来了,只算是个重要参考,不过这也够了,把阈值提高一些,识别的慢一些并不是大问题。比如,还是以2.5来计算的话,在2014年7月末,并不能判断牛市来了,只知道是估值在底部已经很久了,2.35以下的位置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


3. 技术面


估值面提供的是保险垫,是让价值投资者知道当前的市场温度,不会因熬不住大跌而被迫割肉。而对牛市来了最敏感的往往是技术面指标。这才是牛熊切换初期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在证券软件里提供的几十上百个技术指标中,我最看重的是均线、MACD、BOLL、BBI和KDJ。当所有的指标在2014年中开始转好的时候,投资者就必须引起注意了。日线转好可以不动,周线转好就要格外注意需要开始加速行动了。


但前提仍然是前面提到的估值底部才可以这么干,因为估值提供的是保险垫,技术指标是加速剂而已。


所以,判断全面牛市的来临时个综合性的活儿,需要基本逻辑的验证,需要政策观察、估值计算和技术指标的判断。


2014年7月末8月初,全面牛市终于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