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文言文《孟子》二章详细解读

 政二街 2018-11-28

《富贵不能淫》语言积累与运用

1.积累重要文言字词:

(1)重点实词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 确实。

②一怒而诸侯惧 惧:害怕。

③安居而天下熄 熄:指战争停息, 天下太平。

④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⑤往之女家 往:去, 到。

⑥必敬必戒 敬:恭敬。

⑦无违夫子 违:违背。

⑧以顺为正者 顺:顺从。正:准则、标准。

⑨与民由之 由:遵循。

⑩独行其道 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道路(原则、准则)

阅读理解文言文, 字词是基础, 也是难点。机械地记忆比较枯燥, 效果也不好。结合语境积累, 把字词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去记忆, 是最有效的方法, 效果会更好。具体说来就是每学一篇文言文, 都要结合句子理解重点字词, 并且把对字词的理解识记与对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

(2)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通“汝”,你的意思。

通假字在古汉语中普遍存在。由于其用字的特殊性, 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理解困难。掌握通假字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利用语音语义掌握通假字:语音是通假字和本字联系的纽带, 通假字按本字的音读, 按本字的意义理解, 利于掌握。

②注意形声字的结构规律,利用字形掌握通假字:

A.增加偏旁, 找出本字。 例:徐公来, 孰视之, 自叹为不如。 孰——熟

B.更换偏旁, 找出本字。 例: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贴——贴

C.取消偏旁, 找出本字。 例:往之女家。 女——汝

(3)古今异义

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古今异义词的辨析方法:

①结合上下文语境辨析: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它周围的事物必然会有所联系。词语也一样, 词义往往不是单一的, 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 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 在具体的语句中, 一个词的确切意义, 往往可以根据该词的上下文语境来辨析。对于一些古今词义差异特别大的词语,或是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的词语,可利用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它的词义。

②比较互证法

运用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 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 比较其不同之处, 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运用这种方法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有较高的实用性。

(4)词类活用

①动词用作名词

居天下之广居

原意为居住。文中意思为居所、住宅 。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A.富贵不能淫

本意:惑乱,迷惑。文中意思:使……迷惑。

B.贫贱不能移

本意:改变、动摇, 文中意思:使……改变(动摇) 。

③威武不能屈

本意:屈服。文中意思:为使……屈服。

词类活用是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 充当其它词类, 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 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和古代汉语比起来,现代汉语的用词规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词类活用的规律小结如下:

名名牵手名作状;名名联姻前为动;副助在前也相同;形带名词不作定;形容当做动词用;形容用在介动后;形容倒把名词用;名形不及带宾语;使意为动记起来。

(5) 一词多义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能, 能够。

得志 得:实现。

②戒之曰 戒:告诫。

必敬必戒 戒:谨慎。

③居天下之广居 居:居住。

居天下之广居 居:“居所, 住宅”, 这里喻指“仁”。

一词多义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需结合语境理解, 注意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注意词性, 可根据相邻词语推断, 可拆分词语理解。

2.精彩语句: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正确理解句意, 有助于文意的把握, 有助于对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句子赏析也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基本方式。

赏析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必须要找到切入点, 赏析的切入点往往有:

修辞、内容、情感、关键词、结构、句式、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意境等。

赏析文中句子:

例句1: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赏析:排比、比喻。用“广居”比喻“仁”, “正位”比喻“礼”, “大道”比喻“义”,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秦君子之风, 表达了对“仁”“礼”“义”的信仰与追求。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2: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赏析:富贵不能使人骄奢淫逸, 贫贱不能使人改移节操, 威武不能使人屈服意志。表明了人不要让外界的因素影响自身的价值和道德。体现了孟子刚正不阿, 无私无畏的浩然之气。

例句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 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赏析:“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通过两个反问反复诘难, 旗帜鲜明的否定了景春的观点;用 “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的行径, 讽刺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顺从秦国, 来进一步批驳景春“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观点。刚正不阿, 无私无畏;巧用类比推理, 体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

例句4: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

赏析:得志的时候, 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 便独自坚持自己的道路(原则)。体现了孟子“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与情怀。

《富贵不能淫》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纵横家流行,他们凭着口才和机智,游说诸侯,合纵连横,取得高官厚禄并左右天下局势。

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公孙衍主张合纵。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张仪相魏。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离开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这次进攻,没有取胜,五国联军至函谷关而还。

2.文题诠释:

《富贵不能淫》是教材编写者加的。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3.主旨:

孟子通过驳斥景春关于“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大丈夫”的观点,提出了大丈夫应该具备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心性与志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明确了大丈夫应该具备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

4.内容解读:

选文通过景春与孟子的对话展开。

景春认为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

这一看法招致孟子批驳,孟子首先表明态度“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然后从“礼”的角度批驳“子未学礼乎?”——你难道没学过礼吗?再从讽刺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像妇人一样顺从秦国,是以顺从为目的“妾妇之道”。最后正面进一步阐释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心性志向,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最后提出大丈夫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结构分析:

第一段(第1自然段)景春提出自己的观点: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 (树靶子)

第二段(第2自然段)孟子批驳景春的观点,提出“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心志与道德修养。 (先破后立)

第(1)层(孟子曰——妾妇之道也)否定景春的观点,以妾妇之道讽刺鄙夷公孙衍和张仪的行径。 (破)

第(2)层(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正面阐释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心性志向,提出大丈夫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立)

结构图:

敌论论点: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景春观点)

树靶子

敌论论据: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驳论点: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富贵不能淫 批 驳

(破) 驳论据: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广居(仁)、立正位(礼)、行大道(义)

正面立论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

(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写作特色:

(1)语言明白晓畅,精炼准确。如本文的“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2)长于论辩,论证方式多样。开篇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先破后立,先通过两个反问反复诘难,用“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批驳景春的错误论点,再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的行径,来批驳景春“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论据。最后正面立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具有浩然气势。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如本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文中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等修辞手法。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如本文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7.精彩语段(赏析):

例句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赏析:排比、比喻。用“广居”比喻“仁”,“正位”比喻“礼”,“大道”比喻“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秦君子之风,表达了对“仁”“礼”“义”的信仰与追求。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赏析:富贵不能使人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人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人屈服意志。说明了人不要让外界的因素影响自身的价值和道德。体现了孟子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浩然之气。

例句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赏析:“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通过两个反问反复诘难,旗帜鲜明的否定了景春的观点;用 “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的行径,讽刺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顺从秦国,来进一步批驳景春“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观点。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巧用类比推理,体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

例句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赏析: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道路(原则)。体现了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与情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言积累与运用

(1)积累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

①重点字词拼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曾益(zēng) 孙叔敖(áo)

②重点实词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 市:集市。 任:责任,使命。

拂,违背。乱,扰乱。 恒过:常常犯错误。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喻:明白,了解

入:指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出:在指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③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④古今异义

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凭此,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出征;征收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喻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选拔、任用 今义:往上托;往上伸

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指在国外 今义:出去

⑤词类活用

a.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处于贫困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使……受到扰乱

b.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受到惊动 忍:使……坚忍

c.名词作动词

人恒过:犯错误

d.作状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⑥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发于声(发出) 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2)精彩语句赏析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句子语法、翻译、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中的“苦”“劳”“饿”“空乏”“乱”在语法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处于贫困之中,使……受到扰乱”。“动”和“忍”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受到惊动,使……坚忍”。通假字:“曾”通“增”:增加;

句子翻译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此句是在总结前面六位先贤的事例后提出的观点,意在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性格、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练。即能担当“大任”的能力。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句子语法、翻译、写法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中“过”在语法上名词作动词,解释为“犯错误”;古今异义“喻”和“征”解释为“了解、明白”和“征验、表现”;通假字:“衡”通“横”:梗塞、不顺;

句子翻译为“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此句论述“生于忧患”,从正面论证忧困挫折对于一个人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阐明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从句子语法、翻译、写法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中的“入”在语法上动词作状语:解释为“在国内”; “出”古今异义:解释为“在国外”;

句子翻译为“(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此句论述“死于安乐”,由个人推及国家,从反面论证一个国家安于享乐、没有内忧外患所带来的危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连年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面对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解决之道。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诸侯国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出的。

2.文题诠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题目是编者加的,可译为“常处忧愁患害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题目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此为题,自然醒目,主旨突出。

3.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列举古代六位先贤历经贫贱、挫折的磨砺终成大业的例子,说明了逆境能造就人才,进而从正反两方面阐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告诉人们“逆境出人才,多难兴邦”的道理。

4.内容解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生动地阐述了“逆境成才,居安思危”的道理。全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列举古代六位先贤历经贫贱、挫折的磨砺终成大业的例子,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性格、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练。第二部分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由个人推及国家,阐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进而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结构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部分

(论据)第1层:(1句)列举古代六位先贤起于贫贱的事例。 (举例论证)

暗示:逆境也能成就人才。

第2层:(2句)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

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道理论证)

第二部分

(论证)第1层:(1—2)正面论证:忧患造就人才

反面论证:安乐致国灭亡 (对比论证)

(论点)第2层:(3句)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写作特色:

①论证严谨,逐层推进

文中开头第一部分通过举例论证列举古代六位先贤历经贫贱、挫折的磨砺终成大业的例子,进而用道理论证阐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性格、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练。第二部分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由个人推及国家,阐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进而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中说理逐层推进,论断水到渠成,由点及面,逻辑细致。

②善用排比,气势磅礴

文中开头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先贤历经贫贱、挫折的磨砺终成大业的例子,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性格、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练。使文中读来气势磅礴,给人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

③多用短句,有节奏感

文中运用短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正面论证忧困挫折对于一个人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阐明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很好地表达的中心。

7.精彩语段:(赏析)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句子语法、翻译、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中的“苦”“劳”“饿”“空乏”“乱”在语法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处于贫困之中,使……受到扰乱”。“动”和“忍”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受到惊动,使……坚忍”。通假字:“曾”通“增”:增加;

句子翻译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此句是在总结前面六位先贤的事例后提出的观点,意在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性格、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练。即能担当“大任”的能力。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句子语法、翻译、写法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中“过”在语法上名词作动词,解释为“犯错误”;古今异义“喻”和“征”解释为“了解、明白”和“征验、表现”;通假字:“衡”通“横”:梗塞、不顺;

句子可翻译为“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此句论述“生于忧患”,从正面论证忧困挫折对于一个人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阐明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从句子语法、翻译、写法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中的“入”在语法上动词作状语:解释为“在国内”; “出”古今异义:解释为“在国外”;

句子翻译为“(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此句论述“死于安乐”,由个人推及国家,从反面论证一个国家安于享乐、没有内忧外患所带来的危害。

考点精析:文言文阅读

【考点】文言文阅读

【考点精析】重庆市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文言文,并能默写其中的重要句子(段)。2.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3. 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4.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纵观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近13年未考过,面向2018年中考,考生可在以下几个考点适当注意一下:

【考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空乏其身 ( ) (2)行拂乱其所为( )

(3)困于心,衡于虑( )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中考考点】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准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准确解释一词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答案】①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②拂,违背③衡,通“横”,梗塞,指不顺④出:在外面,指在国外。

【方法指导】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中考考点】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般是中考必考内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 1)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句子;(3)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答案】(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1)句重点字词有:恒,常。过,过失,错失,此处是过失的意思。困,被难住。于,被。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句重点字词有:入:里面,此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辅佐。出:在外面,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方法指导】 翻译文言文句子的方法—般有:(1)切,即将句子用“/”切割成若干个词语; (2)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年号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3)补,即补充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4)删,即删掉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5)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替换古汉语,或将倒装句语序调整,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用语习惯。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开始连用六个排比,所举事例中的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出身贫寒、经受了艰苦的磨难、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C.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D.文章第三自然段先从个人的角度反面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再从国家的角度正面论证 了死于忧患的观点,最终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中考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讲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能够答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文中某个论点的依据,以及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要在准确理解句、段、篇的含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明确主旨。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历年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指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

【答案】D

【解析】文章第二段从个人的角度论证生于优惠的观点是正面论证,从国家的角度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是反面论证。

【方法指导】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全文的大意有个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其次在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在分析时,可以通过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此外,还应注意辨析作者表明观点或态度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4、结合文中的事例,请简要谈谈你对人才成长的认识。

【中考考点】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考查的是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主要考查方式有: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和感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答案】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看出磨难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

【解析】首先要引用原文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主旨,其次能结合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理解答题。

【方法指导】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类文阅读:欧阳公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推荐理由】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艰难的生活环境是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相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也同样生活艰难,但是他勤奋刻苦,成就了他的一生。

1.可以从这篇文章看出,人才的成就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2.两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

【分析】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什么资产,他的祖母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作书画,用来教他写字,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环境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艰难,但是最后他们却都有一番不错的成就,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