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不同季节施行不同政令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8-11-29

30.不同季节施行不同政令的问题

【原文】春行夏令,泄;行秋令,水;行冬令,肃。夏行春令,风;行秋令,芜1;行冬令,格2。秋行夏令,华;行春令,荣;行冬令,耗。冬行春令,泄;行夏令,旱;行秋令,雾。

【译文】由此看来,如果春季实施夏季的政令,春气就发泄失散;如果春季实施秋季的政令,就会有水灾发生;如果春季实施冬季的政令,就会充斥肃杀之气。如果夏季实施春季的政令,就会刮风不止;如果夏季实施秋季的政令,就会田野荒芜;如果夏季实施冬季的政令,就会草木零落。如果秋季实施夏季的政令,草木会开花繁茂;如果秋季实施春季的政令,草木持续茂盛;如果秋季实施冬季的政令,树木就过早衰落。如果冬季实施春季的政令,阴气就会布散发泄;如果冬季实施夏季的政令,便会出现旱灾;如果冬季实施秋季的政令,就会雾气弥漫。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不同季节施行不同政令的问题,一旦施行政令,民众就会执行,众多的民众执行政令,就会扰乱大自然的发展规律,进而导致天气的变化,因此,官员不可轻易发布政令。

——————————————————

【注释】1.芜:(wú无)《管子·牧民》:“野芜旷则民乃荒,上无量则民乃妄。”《老子·五十三章》:“田甚芜,仓甚虚。”《楚辞·招魂》:“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说文·草部》:“芜,秽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里用为田地荒芜之意。

2.格:(gé隔)古书借“格”为“佫”。《书·舜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书·益稷》:“祖考来格。”《诗·小雅·楚茨》:“神保是格,报以介福。”《管子·小匡》:“庶神不格,守龟不兆。”本意为来到、到达之意。这里用为树枝从树上落下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