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的还原----(原创)

 青岛田骏 2018-11-29

      进入20世纪的哲学文化开始了“还原”。所谓“还原”就是逐渐脱离那套由主体---客体认识方式而构建起来的以概念思辩为语言风格的“形而上”话语,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回溯到“实际生活的前维度”。海德格尔的哲学就是“此在生存本体论”,通俗的说:就是“处在具体时间空间的个体生命对生存的感受、操持”。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一直到福柯、德里达有这样一个相似的共识:哲学从古希腊时代一开始也许就是个错误,从泰勒斯开始的追问世界本原,到柏拉图的“理念分有论”、在到亚里士多德从质料到形式构建,主客体认识论模式就形成了。德里达认为:“在场的逻各斯主义”起源于柏拉图,这个哲学的基地是以非常不正确的“男根中心主义”、“存在”上帝论“、”表音中心主义(口语--书面语)和”语言中心主义(语言表达一切)一步步构建起来的。这就是西方理性基础的图像。它是不合法的必须予以解构。但是,这个基础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不但丝毫没有遭到削弱,反而越来越牢固。无论是从培根开始近代的经验主义哲学,还是以法国大陆开始的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就是主客体认识论的完善者。此时哲学就成为一个单纯的、牢固的认识世界的工具,认识的方式就是:作为认识者的“我”是认识主体,“我”面前的那个对象就是认识客体,而认识就是主体的认识符合客体的构造。这种哲学也是当今主导我们认知的方式。在笛卡尔以后的岁月里继续发展固化。从德国古典哲学康德的“理性逻辑”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这种主客体哲学范式发展到顶峰。
       当然在这其中也并不是这种主客体模式,从古希腊的怀疑主义哲学,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休谟的怀疑论,就连康德的先验理性哲学中也有非客体对象式的在“想象中再造的综合”,“想像”就不是逻辑范式。当黑格尔这种主客体哲学或精神意识思辩哲学终结后,哲学就走上了一条漫长的还原道路,这也是一条从哲学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回溯的路线,很值得我们深思。
      19世纪上半叶的存在主义哲学先驱郭尔凯郭尔把哲学从理性逻辑的高峰拉下来,认为哲学就是体验一个具体人生的悲苦或悲剧,人生就是从美学(不同于艺术哲学)阶段---伦理阶段到宗教阶段的发展;
       同时期的叔本华,把哲学也视为“人生哲学”,“世界就是我的表象”;每个人生就是一场不知满足的、无限追求的、又是备受煎熬的悲剧;
      稍后的尼采改造了叔本华悲剧哲学,但也是“强力哲学”(也即身体哲学)的构造者,一方面他对传统主客体哲学、道德哲学“重新进行评估”;另方面把人生视为一个不知疲倦的的强烈冲动,“永恒的轮回”;
      20世纪初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柏格森,更不是物质与意识的“二元对立”,而是“时间”中的“意识绵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还原路径中,胡塞尔原创的哲学现象学就是一个‘客体对象’由主观意识建构而消解“主客二元”的意识哲学,最后回归的“生活世界”这样一条还原道路。他一方面还是通过‘意象性构造’去发现事物‘本质’,这还是主客“二元”的痕迹;另方面当还原到“生活世界”后,又构造出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主体性’;
      20世纪那些著名的哲学家们在还原和如何还原的道路上继续行进着,一步步把‘主客二元’的思辨哲学解构。
     接下来就是在当今西方哲学文化中的“显学”----语言分析。这个哲学流派主要是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一流的哲学学者,当然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主旨就是一个,把传统哲学还原到语言,对语言做出逻辑分析或者日常语言分析。因为哲学2000多年,都在柏拉图‘理念哲学’的笼罩下,没有进步;并且大部分还是“没有意义的胡说”;这就是哲学病了,要给他“治病”。其代表人物是罗素的语言“逻辑原子论”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就是从哲学还原到哲学的根基上----“语言就是人类的生活世界”,“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思想的界限,想像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哲学就是通过还原,把传统哲学路向扭转;
     稍后兴起的结构主义哲学是一种“无主体哲学”,当然也不是“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而是从整体系统中区分出“能指”与“所指”两个直接关联的因素,这是从结构上把握整体方式。而“后结构主义”则是突破了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消解了“所指意义”,把世界结构视为“能指的天地”或者“能指的海洋”。实际上能指就是世界生活图像,这是一种最彻底的还原;
    最具哲学意味的还原的是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有关这方面的哲学思想暂且不论,我会在后面描述。
    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哲学,不满意现代正在哲学还原的现象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要彻底从根基上清除“逻各斯中心主义”,做出最彻底的还原,其代表人物一个是利奥塔,他消解了传统哲学中那些“规律”、“真理”、“劳动解放”等宏大叙事,尤其是消解主体;另一个是福柯,他的“谱系学”、思想史,更不在关注那些思辩概念,而是从古代---近代以来诊所、疯癫、监狱等社会图像中解构了传统哲学的连续性、因果性,把思想史视为断裂、异质和偶然性等,这是哲学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把哲学还原到根基的是德里达,我一开始提到的他发现哲学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他是以男权对女权压抑、上帝对人类异化、表音中心主义排斥文字等基础上产生的,他一直回溯到古希腊,把柏拉图以来的哲学文化彻底结构......>
     以上算作是非常简要的描述出近当代哲学一步步还原道路,也就是不断的对主客二元传统哲学解构的道路。这些哲学家比较一致认识到,哲学从一开始就把最重要的问题漏过去了。大家想,传统这一上来就大谈物质意识、真理规律、原因结果、本真现象等等。这些东西距离人生实际世界距离很远,即便存在这些抽象的哲学概念,也肯定是在人类生命个体在某个历史时刻、或者某在某个具体地点,或者遭遇什么情况下才产生出来的。这些哲学认识论范畴肯定不是生存最原本的东西,而是对大量实践过程进行了抽象化、概念化的浓缩,他早已不是人类生存“前维度”那个生存真实性了,而是把本真摈弃后篡改的东西。当然不是说我们生存不需要认识,这个认识也很重要,科学研究就是这种主客体认识范式----我设想、发明、试验一个科学对象。但是它却不适应人类生存。因为生存的首要方式是情绪化的,他与周遭生存关联的事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经过实践,他会暂时离开对象去反思这个实践过程,这个反思是认识,可他总是第二位的。生活世界遭遇的是情绪、感性、随机、偶然等事件,这些实践与人生紧密连接一体,不能划分住主体-----客体,但是我们当下的唯物主义哲学也想传统哲学那样把活生生的生活感受漏过去了。
    下面,我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现象----骑自行车开始, 也就是骑自行车的哲学,描述这种生存本体论是这样对哲学还原的:
    如果按照“主客二元”哲学思维“认识”这辆自行车,那就是我是认识“主体”,自行车时被认识的“客体”。我站在这辆自行车前观察它的整体面貌,在近一步研究分析它的车轮、车把、车身等各个结构,研究他的力的传递原理、它的质料,它的构成等等。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些。海德格尔在此意思是:我们一个人与自行车的关系并不就是认识他那样简单,如果哲学只是龟缩在这个范围内,他的功能是很狭窄、微弱的。因为首先,我的自行车就是我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我就有这个体会:1973年初,我被分配到当时县革委驻前杨公社驻点,距离家庭20公里,开始每半个月回家一次就是步行,那是自行车很少,购买还需要票证。但看到骑自行车的人就很羡慕。这是没有自行车前的生活背景。海德格尔说:生活的周遭世界---环境就是人生的一个“遭遇”。这里遭遇是“被动式”。就像一个人在出生前就被规定了你是生活在一个贫困还是富裕的家庭的一样,这是不能选择的,既然不能选择,一出生就是被“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无法选择就是“被抛性”。生活中任何一项生存方式都是这种“遭遇”:饿了要吃东西,这是饥饿的“遭遇”,步行累了想自行车,这是劳累“遭遇”。这是我就想购买一辆自行车,此时我把这辆自行车不是看做一个研究观察的对象,而是要用来代步。但当时没有票证,就只好到集市上买了一辆旧的。接着就学习骑自行车。你想一个人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辆自行车当作一个认识研究对象,而是把它看作身体的一部分,尤其是当你骑上去的时候,与自行车是不可分离的一体,只是到了以后学会了,又与别人的自行车比较时,才静下心来“认识”这辆自行车。所以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人,在世界上生存,主要还是体验、实践,这其中还有大量的情绪: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时很高兴,掉了车链时再把它按上去,感到心里很烦;有一次还撞了一个行人,感到很害怕,别人借用我的自行车还很担心别给我骑坏了........等等。这些情绪比起认识研究的时间多得多。这就是说啊,人生在大部分时间时非理性的,只是到了算计利害关系、研究一个问题时,才注重一个对象,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其他时间里都是那种高兴啊,快乐啊,诅丧啊,恐惧啊,焦虑啊等等那些感受........。如果哲学只是研究概念、推理、判断这些理性的东西,是不是遗漏了最重要的?
      自行车就是我生活世界一部分,就像一刚出生的婴儿,尿布、摇篮、奶瓶等也是他的生活世界,这些是连接在一起主体客体不分的、混沌的。既然哲学就是人性的哲学,那些哲学还原就是先不关心那些概念、判断、推理等这些理性主义的东西,而专注你的生存和生存的周遭世界---哲学还原于那个“此在”的生存“情绪”----“焦虑”、“烦”、“操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