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者

 直尾昂述 2023-10-18 发布于广东

​“他者”的解说和阐释

-

“他者”概念的哲学渊源

-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到德里达等各时代

的西方哲学家对于

“他者”概念的论述

-

“他者”概念

在文学批评

与理论中的

具体运用

-

西方哲学和

文学批评中

“他者”概念及话语

-

尤其是后现代语境下

“他者”的内涵和意义

-

综合的、全方位的视角

--

略说:

-

“他者”

(The Other)

是相对于“自我”

而形成的概念

-

指自我以外的

一切人与事物

-

凡是外在于

自我的存在

-

不管

它以什么

形式出现

-

可看见还是不可看见

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

也都可以被称为他者

-

他者对于自我的

定义、建构和完善

必不可少

-

自我的形成

依赖于自我与他者的差异、

依赖于自我成功地将自己

与他者区分开来

-

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

好之所以为好,是因为有坏

-

自我的建构

依赖于

对他者

的否定

-

他者的概念

在西方哲学中

有深厚的渊源

-

后现代西方

文学批评中

被广泛使用

-

由于它暗示了

边缘、属下、低级、

被压迫、被排挤的状况

-

因此对于

那些追求

正义、平等、

自由和解放的

西方文论派别来说

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

成为它们进行

理论建构和

具体批评的

重要工具

--

综述

-

哲学渊源

-

在西方哲学的源头

-

柏拉图即在

《对话录》

曾经谈到了

同者与他者

的关系

-

认为,同者的定位

取决于他者的存在

-

而他者的差异性

同样也昭示了

同者的存在

-

柏拉图在此提及的“同者”

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自我”

-

在17世纪

笛卡尔提出了

“我思故我在”

的重要命题

-

将自我与

外部世界

分离开来

-

形成了

主体与客体的

二元对立关系

--

笛卡尔以后,客体逐渐沦为:

被认识、把握、征服的对象

-

人们普遍相信

他们可以运用理性

掌握自然界的规律

-

从而达到

驾驭世界

甚至宇宙

的目标

-

也就是说:

客体逐渐成了

外在于自我的

“他者”

-

真正将“他者”

概念主题化

的哲学家

是黑格尔

--

《精神现象学》:

他通过奴隶主和

奴隶的辩证关系

-

论证了自我

与他者之间

既相互矛盾

又相互依存

的关系

--

他认为:

奴隶主

似乎是

很强大

-

但是

他的地位与

奴隶的承认

密切相关

-

奴隶主看上去

能够强迫奴隶

去干活

-

迫使他服从

自己的意愿

-

奴隶

也必须放弃他的自我

以满足奴隶主的要求

-

但是奴隶可以通过

他的劳动改变世界

同时也改变他自己

-

而奴隶主

却陷入了

完全依赖于

奴隶的境地

-

由于不能

通过工作

改变世界

-

奴隶主无法实现

他的真正自我

-

因此可以说:

奴隶与奴隶主

之间谁主谁奴

-

这就是一个

辩证的问题

--

通过这个常常被称为

“主奴辩证法”的寓言

-

黑格尔

暗示他者的存在

是人类自我意识

的先决条件

-

奴隶主获得奴隶主的身份

取决于奴隶对于他的承认

-

没有他者

人类无法

认识自己

--

20世纪初现象学

创始人胡塞尔不满

西方意识哲学中的

主客体二分法

-

认为:

意识之本身

即就已包含

意识的对象

(客体)

-

试想

如果没有客体

何以形成意识

-

即系指意识永远是

“关于某物的意识”

-

但是

现象学

也反对

唯我论

-

即反对

将外部存在

归结为意识

-

现象学的

外部存在“显象”

不是意识的结果

而是意识过程的

参与者

-

而与主体

不可区分

互为依存

-

意识的两端

主体和客体

-

如果去掉

任何一端

意识即将

不复存在

-

胡塞尔

在后期

特别关注

主体与

主体的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

个人

对世界的认识

总是会与他人

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互动

故个人的意识,总也是依存于

由不同的意识,构成的共同体

-

而它总是在

互动的过程

当中不断地

生成和修正

-

这一种主体之间的互动或共同体

被称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

这个概念

拷问人们:

我如何

感知到

他者的

意识的

-

我的意识

如何区别于

这些意识

-

“主体间性”的

概念对于西方

当代哲学当中

“自我与他者”

主题的形成

起到了

重要作用

-

存在主义

哲学家萨特

在分析他者

对于主体建构

产生作用方面

也有非常独到

的观点

-

他认为:

人的存在

肯定先于

他的本质

-

人的本质,即是他

自由选择,的结果

-

人生下来

既没有,善与恶的区分

也没有,预设的人生轨迹

-

只有他进入

的这个存在

-

人的本质是

后天形成的

-

人通过

自由选择

自由行动

塑造人生

-

从而,成为他

最终,成为的

--

《存在与虚无》:

在主体

建构自我

的过程中

-

他者的“凝视”

(gaze)

是重要因素

-

某种意义上讲:

他者的“凝视”

促进了个人的

自我形象的塑造

--

具体地说:

人通过视觉器官

凝视周围的一切

-

将可视

的环境

尽收眼底

-

通过

认识和把握

四周的一切

-

产生

对环境的统辖感

成为它们的主宰

-

但是同时人

也会意识到,他人

对于自己的,凝视

-

以及

他人在

凝视中

-

同样产生的

居高临下的

感觉:

-

他者,对于我们的

凝视、评价和判断

-

迫使自我追问:

“我是谁呐”、

“我从哪来”

-

从而

使得主体

产生一种

自我意识

-

若换一个

角度来看

我们可说:

萨特对于他者的分析

表现出一种悖论性质:

-

一方面

我们作为

凝视主体

-

获得

一种自我的完善感

和对环境的控制感

--

另一方面

只有我们

成为凝视

的对象时

-

我们的自我

才得以诞生

-

因为,他人的承认

昭示了我们的存在

--

存在主义认为:

他者可以迫使

主体对于世界

产生一种认识

-

并为自己在

这个世界中

进行定位

-

正如

所有二元

对立体系

-

总是暗示着:

对立双方的

不平等关系

-

凝视也同样暗示了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的不平等关系

-

可说凝视

即是一个

物化过程

-

即系是对他者进行

归纳、定义、评判

的过程

-

被凝视往往意味着

被客体化、对象化

-

而在这个

过程当中

主体“我”

沦落而为

对象“我”

被他人的意识

所支配和控制

-

自我对他人的凝视

他人对自我的凝视

-

总是一个

控制与被控制、

支配与被支配

的关系

-

生活当中

自我与他者

相互凝视的

相互竞争的

情况

-

不可避免

-

从而形成

一场为了

争夺支配权

而产生的

权力斗争

-

20世纪

60年代的

法国哲学家、

现象学传承者

列维纳斯是

对他者概念

进行系统化

深入思考的

西方哲学家

--

他认为:

对于自我来说

他者并不可知

-

我们

无法断定

他者是否

具有意识

-

他者的意识

是否与我们

完全的相同

-

我们同样无法断定

他者的行为和语言

是否可靠地反映了

他者的意识

-

因此

他者具有完全

外在于自我的

陌生性

-

对于

自我和自我的思想

具有着不可化约性

--

《总体与无限》

列维纳斯指出:

他者即同上帝

一样具有一种

绝对的他异性

-

这使得

他者

绝对地

无限地

存在于

自我的

意识外

-

正是

这种他异性和不可知性

使他者具有一种神秘感

-

同时

在面对

他者时

-

自我

也会感到

某种威胁

-

产生

对他者进行

收编、控制

的冲动

-

他者的存在

对于自我的

总体性和自发性

构成了一种质疑

-

因此列维纳斯认为:

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即自我

不断消化他者、吸收他者

不断将他者纳入自我意识、

对其进行感知和认识的过程

-

西方哲学为了给他者定位和定义

从一开始就竭力对他者进行压制

由于他者的绝对他异性和外在性

任何对其进行定位和定义的企图

-

都是在

对他者的内在他异性

进行驯化或“殖民化”

-

如果他人的言行

对于我们来说

不可理解

-

那么最容易

解决的办法

即将其视为

庸俗和低级

-

加以归纳和抛弃

-

这样的一个

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使用

压迫性策略对于他者进行

收编、同化、驯化的过程

-

一个自我

对于他者

-

行使

主观暴力

的过程

--

现当代他者话语:

主体退隐

他者凸显

-

西方哲学

从一开始即就是:

关于主体的哲学

-

“他者”

被排斥到了

学术的边缘

-

从笛卡尔到康德

-

哲学的

主要目标是:

探讨主体性

-

意识的形成、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等成为哲学

的核心议题

-

主体被赋予了

自主性、自发性和

居高临下的地位

-

它,通过理性

掌控外部存在

-

然而,从19世纪后期开始

西方哲学界对于这种主体

自主、自发和优先的观点

产生了质疑

-

在西方主要语言

英语、法语、德语当中

主体一词都有双重含义:

-

一方面它表示,自主、主动、主语

一方面它表示,臣服、屈从、臣民

--

主体具有

主动性、自发性和

行使判断的权威

-

而臣民则是

听命、服从于

权威的属下

-

应该说:

从一开始“主体”就在词源上

被注入了一种悖论性的含义

-

西方古典哲学

重视了第一层涵义

忘却了第二层涵义

-

因此,现当代的西方哲学

越来越关注主体的限制性

而不是关注主体的能动性

-

关注主体

以外的力量

对它的制约

-

非关注主体

的掌控能力

-

马克思: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人的本质

并不是单个个人

所固有的抽象物

-

在其

现实性上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

也就是说:

-

主体

并不是

自主和

自立的

-

主体性

由各种各样的

社会关系决定

-

个人

想什么

怎么想

-

决定于他在

生产活动中

的地位

-

个人

如何看待

这个世界

-

如何看待自己在

这个世界当中的

位置

-

取决于他在

生产活动中

所形成的

经济关系

-

如:

分工关系、

雇佣关系、

劳资关系、

分配关系

以及人在

生产活动

当中的

作用和

功能等

-

在马克思

的理论中

经济因素对于

主体性的形成

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

-

以至于

有的人认为

马克思关于

人的本质的论断

有经济决定论的

色彩

-

如果说:

马克思

突显了经济关系

对于,主体性的

决定作用

-

那么弗洛伊德

则突显了“性”

对主体形成

的决定作用

--

《梦的解释》:

弗洛伊德

认为人的主体性

由三个部分构成:

本我、自我、超我

-

本我(id):

意识不到的那一部分

本能冲动和心理欲望

即无意识

-

自我(ego):

是能够意识到

的自我的本质

即意识

-

超我(superego):

那是理想的

目前却不能

实现的自我

--

弗洛伊德:

意识

仅是心理的

极小一部分

犹冰山一角

-

无意识

占据心理

绝大部分

-

犹冰山

淹没在

水下的

那部分

-

无意识由

本能冲动

和性欲望

构成

-

人们

不仅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

而且无法控制,它的活动

-

也就是说:

人的主体性绝大部分

由人无法控制的能量

所构成

-

无论是在马克思那里

还是在弗洛伊德那里

-

主体的

自主、自立和能动性

也都受到了莫大质疑

-

主体

仿佛只是庞大的

经济秩序当中的

一颗螺丝钉

-

受到经济关系

的制约和规定

-

或者

它只是不可控制的

心理冲动的承受者

-

受到后者的

左右和支配

-

马克思

和弗洛伊德所关心的

都是来自主体以外的、

对主体的压迫性力量

-

无论经济秩序

还是意识形态、

无意识冲动

还是法律宗教

-

都对人的

自由意志

和能动性

形成一种

限制

-

对主体来说:

它们代表了

一个对立面、

一种威胁

-

这些观点对于

后现代主体观和他者观

也都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阿尔都塞发展了

马克思关于

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

思想

-

将它演变而为

意识形态理论

-

《意识形态

与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认为:

意识形态,即是进行

阶级控制的强大工具

-

它保证了资本主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再生产

-

“劳动力的再生产

-

不仅要求

再生产

劳动力

的技能

-

同时

还要求再生产出

对于现存秩序的

各种规范的服从”

-

意识形态是国家

对个体进行控制

的基本手段

-

它通过

学校、教堂、家庭、

媒体、监狱、劳教所

等等

对于个体的思想进行塑造

目标就是要使统治阶级的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内化到个体的意识中

-

从而

形成一种,不自觉的

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

不难看出,对阿尔都塞来说:

个人作为意识形态运作的对象

失去了自由和自主的能动性

-

成为无形的

社会历史性力量

支配和控制的“他者”

--

福柯

的话语理论

和权力理论

与他者概念

密切相关

-

他认为:

主体性的形成,某种程度上

决定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话语

-

即那个时期

不断被重复的、

与信仰、价值和范畴

有关的言语或者书写

-

话语决定:

什么能够说

什么不能说

以及

应该怎么说

-

它构成了

看待世界的

一种方式

-

构成了

对经验的组织和再现

以及再现经验及其

交际语境的语码

-

话语实际是

意识形态的

另一种说法

-

它能把信仰、价值和范畴

或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

强加给话语的参与者

-

从而

对其思想

起到一种

强制作用

-

也就是说:

话语不仅致力于使现状合法化

而且对于人们的意识实施控制

--

福柯认为

每个时代

都有它的

一套话语

-

所谓的

“真理”其实

就是由特定

的历史时期

的话语构成

-

话语之外

根本并没有

真实的存在

--

福柯还认为:

权力无所不在

控制个体行为

权力的实施

不靠国家的

强制性武力

而靠微观的

控制性力量:

规训

--

《规训与惩罚》:

人类发展史显示

-

社会

对于个人的控制

逐渐有了一整套

技术、方法、

知识、描述、

方案和数据

-

从而形成了一种

权力的“微观物理学”

权力的目标在于“驯服”

-

一方面使人变得,更有用

一方面使人变得,更顺从

-

社会

将精神疾病患者

关进疯人院、

将罪犯关进监狱

-

都是实施

规训的例

-

同样的规训机制也存在于

工厂、医院、军队和学校

-

这些机构的运行都依靠严格的

等级划分、标准化的价值判断、

任务的重复、严格的时间表和

空间管理

-

使得个体

明白自己

所处位置

-

使其行为

受到控制

--

在福柯看来:

个人就是权力的他者

疯癫就是文明的他者

-

他们即是

实施控制

的对象

--

福柯将这些

社会结构的

惩戒性特征

-

形象地比喻为英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边沁

所描述的“圆形监狱”(Panopticon)

-

每个人也都在

自己的牢房里

每时每刻

都被一双

无处不在的

眼睛监视着

-

以至于在每一个人心中

也都形成了一种永恒的

“全景敞视”的意识状态

-

从而使

每个人变成

自己的狱卒

-

拉康

将语言学引入了

弗洛伊德的理论

-

发展了一种

后结构主义

的心理分析

--

拉康的他者

-

有不同

的意思

-

但主要

即是指

无意识

-

婴儿刚出生之时

没有独立的自我

处于一种与外界

浑然一体的状态

-

母与子、

内与外、

我与他

都没有区分

--

拉康把这一整体性的、

令人眷恋的幸福状态

称为“想象界”

-

通过观察同类

-

婴儿感觉到

自己的存在

-

像照镜一样

他者的形象

反映出自我

-

从而

产生一定的

自我统一感

-

这是所谓的

“镜像阶段”

-

然而

婴儿的

主体性

-

主要是进入

语言的结果

-

语言世界以

法律、宗教、道德

等的建制作为特征

-

是父亲权威的缩影

拉康称之为“象征界”

-

父亲的介入使婴儿与

母亲所代表的外界完全分离

原初的浑然一体状态被打破

形成独立的自我

-

但同时也产生回到

“前象征界”状态的

欲望

--

应指出

这里的

“母亲”和“父亲”

都不是字面概念

-

而是具有

象征意义

的状态:

-

母亲即指

婴儿早期发展的

身体和心理依靠

-

父亲指幼儿主体形成过程中

必须适应的社会与文化力量

-

而那些处于

“想象界”和

“象征界”外、

-

语言无法

表现和命名的领域

则被称为“真实界”

-

在拉康的理论中

主体发生断裂是一个重要事件

意味着主体与母亲代表的外界

永远已分离,以及主体的形成

-

父亲代表的语言在此次事件

起到了一个抽刀断水的作用

强行将欲望和欲望对象分开

--

也就是说:

-

语言

将“言说”的我

与“所说”的我

分离

-

后者成为

抽象的

能指系统

的一部分

-

无法

表达“言说”的

我的欲望对象

-

虽然“我”认为自己是说话的主体

但实际上“我”只是在被语言言说

-

因为我只能说语言

允许说、能够说的

内容

-

脱离了语言

规约和习俗

-

世界即就

无法呈现

--

在拉康的体系当中

被压制的他者即是

“言说”的欲望对象

即无意识

-

拉康一方面把无意识

称为“大写的他者”

或者“他者的话语”

-

另一方面又称

“无意识具有

语言的结构”

--

总之

主体是被动的,受到语言的制约

它是外在于它的语言体系的产物

-

也无法从语言

的结构中逃脱

--

进入语言体系

对于主体来说:

一方面意味着获得

社会性交流的能力

-

另一方面

却意味着

它永远地

处于一种

断裂状态

--

德里达的

《解构与他者》:

将他者概念纳入了

解构主义思想体系

-

认为语言的指涉性

就是语言的他者

-

语言的意义

就像爱伦坡在小说

《失窃的信》当中

描写的那封信一样

从一个读者传到

另一个读者

-

似不会有终点

永恒地游弋在

不确定性之中

-

但是,他否认解构主义

是对语言指涉性的悬置

-

所谓

“语言的牢笼”

是对他的误解

--

相反,他

认为他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

恰恰是对,“语言的他者”(所指)

的追求

-

同时也证明

指涉性问题

比传统理论

所认识到的

要复杂得多

-

受列维纳斯的影响

-

后期的德里达

对于“他异性”,和伦理学

越来越感兴趣,陆续出版了

《心理:他者的发明》和

《死亡的礼物》等著作

-

在这

最后一部著作中

他宣称“所有他者

都是完全他异的”

-

但是

他同时又强调我们

对他者的伦理责任

-

两者之间的张力

-

可以说是

列维纳斯与传统的

他异性理论的分歧

-

不过德里达

从来没有完全放弃

传统的他异性概念

-

认为同者,的霸权

使得他者,总是在

同者的视域中

被部分地同化

-

从德里达和

列维纳斯的

著作当中、

-

从他们共同的

“善待他者”的

理念当中

-

一种“文学伦理学”逐渐形成

--

《他异学:关于他者的话语》

专门研究了

法国文学和

西方哲学的

他者话语

-

探讨了

他者在当代西方

心理学和哲学中

的重要作用

-

可以说是一种

将“他者研究”树立为

一门专门学问的尝试

-

作者在书中

特别同福柯

进行了对话

-

对后者的

权力理论

进行回应

-

如果福柯描述了一个

强大的无处不在的

权力体系及其

对他者所实施

的霸权性压迫

-

那么德舍尔多

描述的是个人和团体

对这个权力体系的反抗

以及反抗的策略和技巧

-

第一章“压抑者的归来”

-

暗示被放逐的

他者重新回到了

人们的视野之中

-

1994年,米勒在

《表面》杂志发表

《人文话语与他者》

讨论了他者的定义

及其对美国大学

英语系课程设置

的巨大影响

-

同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召开了一次圆桌会议

-

专门

讨论米勒

这篇论文

-

参加这次圆桌会议的有:

德里达、伊瑟尔、

克里格、亚当斯

等著名学者

-

“他者”

作为一个概念越来越受到

当代批评与理论的重视

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

可以看出,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

主体的能动性和自由意志遭到了

各种限制性力量的制约

-

主体不能自主

甚至书写的主体“作者”

对自己的作品也失去了

控制权和所有

-

他成了语言的助产士

在语言生成话语之后

就消失了

-

用巴特的话来说

就是“作者死了”

--

这样的逻辑

拉康逆转了

笛卡尔名言:

-

宣称,不是“我思,故我在”

而是,我在,我不在之处,思维

故而,我在,我不思之处,存在

-

正是

在这样一个

主体被消解、

他者被发明

的大背景下

他者的作用

被凸显出来

-

从而便即受到了

后结构主义思想

的追捧

-

成为了一个

西方哲学和

文化批评的

重要命题

--

他者诗学:

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

生态批评

--

他者概念

首先,被女性主义,运用到

对于,父权社会的,批判中

-

即批判父权制

将女性建构为

他者

-

男人(man)

即就是全人类

女人(woman)

只是男人的附庸

--

《圣经》:

男人(亚当)

是由上帝

直接创造

-

而女人(夏娃)则是

从亚当的肋骨变来的

-

亚当说:

这是我的

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她即女人

-

旧约如此

新约亦然

--

《哥多林前书》:

女人需要

闭口不言

她们没有

获准说话

-

正如法律所说

她们总要服从

-

她们若要问什么

应该在家里请问她们的丈夫

女人在教会说话那是可耻的

--

上帝,把人类确定为世界的主宰

同时也把男人确定为女人的主宰

--

密尔顿在《失乐园》中

即把亚当和夏娃的关系

视为主导与从属的关系

-

认为古代社会应建立在

某种等级秩序的基础上:

-

“两人不平等

正如他们的

性别不平等

-

/他为思考和勇敢而生

/她为温柔和优雅而生

/他对上帝负责

-

她对于

他心中

的上帝

负责”

-

传统

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很大程度上建立在

男女身体的差异上

--

亚里斯多德说:

“女人之所以是女人

是因为她们的身体

缺少某些性质”

--

圣托马斯·阿奎纳:

女人是一个“构造

并不完整的男人”

--

法国作家

奔达认为:

“男人和女人

身体构造不同

那是有意义的

-

女人的构造

缺少重要性”

--

因此:

没有女人,男人,能独立思想

没有男人,女人,就无所适从

--

波伏娃:

这些都是因为:

男人不就女人的

本身来解释女人

-

而是

以他自己为主

相对而论女人

--

弗洛伊德

将象征权力

和终极意义

赋予了阳具

-

女性由于

缺少阳具

而有一种

阉割情结

-

同时也有

一种阳具

崇拜情结

-

女性性具不可见

因此女性是一片

“黑暗的大陆”

-

等待着

理性之光

把它照亮

--

埃兹拉·庞德

-

甚至

把女性

描述为:

“一个元素”、

“一团混乱”和

“一个生物过程”

-

正如伊利加雷

所指出的那样:

“女性性征的

理论化一直是

基于男性参数

进行的”

-

男性的性,得以能运作

女性即是,必要的补充

常常即以

负面形象

示人

-

而是总为

男性的性

提供具有

阳具意义的

自我再现”

-

这些传统的本质主义女性观

遭到女性主义者的坚决拒绝

--

波伏娃认为:

所谓的“女性特质”

女性的生物学构造

无关

-

而是一种

文化建构:

“女人

并非生来

就是女人

-

而是变成女人”

-

男性的自我意识

总是“以他

自己为主

而论女人”

视女性

为他者

-

“他者性

是人类思维

的基本范畴”

-

“他者这个

范畴与意识

一样的原始

-

最原始的社会

最古老的神话

-

都可发现

二元性的

表达方式”

-

二元对立法则

曾经帮助

人类区分:

阴阳、日夜、

太阳和月亮

--

以同样方法看待两性:

男人认为:

男人是的

女人不是

-

相反

男人不是的

女人肯定是

-

男人是太阳

女人是月亮

-

男人是日

女人是夜

--

波伏娃:

“任何一组概念

若不同时树立

相对照的他者

-

也就根本

并不可能

成为此者”

--

因此,两性关系

逐渐,被定位为:

充实与亏空、力量与温柔、

主动与被动、理性与感性、

光明与黑暗、逻辑与混乱

等二元对立关系

-

性别之间

的不平等

也逐渐被

理论化、

制度化

-

女性主义要揭露

这种不平等关系

-

改变女性的

“他者”地位

-

从而在女性中

树立解放意识

--

在女性主义发展

的第二阶段

(1960—1980)

-

用他者概念来分析

女性地位和两性关系的做法

已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常规

-

见于主要

女性主义

批评家的

著作当中

-

米利特(Kate Millett)

在《性别政治》当中认为

性别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

-

即是霸权和支配等因素

组合成的权力结构关系

-

但是由于

女性内化了

男权社会的

价值体系

-

她们

以为这一切都是

应该的和自然的

-

以至不能够

认清压迫的

实质和根源

--

格里耶尔《女宦官》:

女性

在心理上

有着一种

宦官意识

觉得缺少

某种东西

-

这种自卑感

其实是一种

社会建构

-

女性

的解放必须首先彻底揭露

导致心理自卑的社会原因

-

到女性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

(1980以后)

所谓的“后女性主义”时期

-

女性的“他者性”

又有了新的内涵

-

由于种族、地域、阶级

等因素的介入

-

女性主义变得更复杂

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回归到了个体

-

没有整体性的、普遍的妇女权利

只有个体的、差异性的妇女权利

-

西方

白人女性

即被视为

特权阶层

批评实践

更加关注

黑人女性和

下层女性的

双重压迫状况

--

克里斯蒂娃

《我们自己的陌生人》:

他者不是外在的人或物

而是我们心理的一部分

-

当一个社会将某一个群体

定义为他者而进行排斥时

-

它想要

拒绝和排斥

的不是别人

-

而是

自身的

内部的

一部分

-

即那一些它

无法理解的、

无法接受的

能量和冲动

-

任何的社会

正如任何人

都不可能是

完全统一的

其内部充满

矛盾和冲突

-

它们会给社会和心理造成

一种不安、焦虑和危机感

-

因此社会往往

就会区分自己

想要保留和尊重的部分

想要排斥和压制的部分

-

而这后一部分

就构成了他者

-

当人们

歧视、侮辱

他人的时候

-

人们

实际上是在拒绝

自己的一个侧面

-

而当人们

认为他者

构成威胁

并对他者

实施暴力

-

是因人们

无法面对

内心的

“陌生人”

-

因这个陌生人

像无意识一样

-

无法被我们

理解和控制

-

无法预测

无法确定

威胁着我们

的主体意识

-

“面对这个

我既拒绝

但又认同

的陌生人

……

我失去了安宁

-

我感到

迷茫,模糊、朦胧”

-

这样的思考

实际上已经超出

女性主义的范畴

-

其内涵构成了

对于社会和

人类关系的

普遍性思考

-

很大程度上,它适用于

对于东西方关系的描述

-

的确,他者概念被后殖民

批评广泛运用于分析帝国主义

以及帝国与殖民地的压迫关系

--

萨义德《东方学》:

-

帝国主义

不仅仅是武力

的侵略和征服

-

同时也是一种

西方优越论的

话语建构

-

西方殖民主义至少

文艺复兴时期开始

就将它的武力

逐渐伸向东方

-

从远征到战争

这些遥远的、甚至是血腥的碰撞

使西方获得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并对殖民地实施残酷的掠夺

-

同时,这些行动

也为西方提供了大堆关于东方的

想象性、刻板性和不真实的知识:

-

东方代表:

沉默、淫荡、女性化、

暴虐、独裁、落后

-

而西方则代表:

文明、开放、男性化、

民主、理性、道德、进步

-

这些

知识的积累

逐渐形成的

“东方学”

-

西方学术界

主宰着关于

东方的知识

-

但如萨义德

指出的那样

-

东方主义

话语当中

-

“东方并不是

自然的存在”

它是被西方人

为建构起来的

概念

-

东方是

一套关于东方的知识

而与实际的东方无关

-

东方的他异性

与西方的欧洲

中心主义观念

密不可分

-

欧洲中心主义

也是一种不停地

将“我们”的欧洲人

与“他们”非欧洲人

区分开来的

“集体观念”

-

欧洲文化的核心

-

萨义德说:

正是使得

这一文化

在欧洲内

和欧洲外

也都获得

霸权地位

的东西

——

认为,欧洲民族和文化

优越于

所有非欧洲民族和文化

-

在这种观念

的支配之下

-

东方不仅与西方

相对峙而作存在

-

且为西方

而作存在:

-

“东方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

一个思想和行动的自由主体”

-

东方是西方殖民者

评判、观察、认识

的对象

-

认识这样一个对象即意味着

“去统治它,对它施加权威

……

否认它具有

自主的能力”

-

西方人了解它

即就意味着:

“它按照我们

[西方人]

所认识的方式

而存在的”

-

这就是说:

东方学暗示

的一种霸权

和支配关系

以及对东方

的物化过程

-

吉尔伯特指出:

东方主义帮助西方

建立对东方的霸权

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推论东方是

低于西方的

'他者’

-

并且主动强化

——

当然甚至部分

即是建构西方

-

作为一种

优越民族的

自身形象

-

后殖民批评往往即是采用

异质性、沉默性和边缘性

等概念来分析

东方的他者性

-

而采用

主权主体性、话语权和优越感

等的概念来去批判西方的霸权

-

这样的分析模式和批判模式

即为众多的后殖民批评学者

所运用

-

存在于大多数经典的

后殖民批评著作当中

-

法农的《黑皮肤、白面具》

即就运用了黑/白、主/奴的

二元对立分析模式

-

对西方的霸权、黑人的自卑感

以及殖民主义在文化和语言上

给非洲人造成的严重心理后果

(“从属情结”)进行了分析

-

斯皮瓦克

《属下能说话吗》:

通过对

福柯和德勒兹的

主体理论的批判

-

揭露了

西方将殖民主体

建构成他者的计划

-

分析了

作为属下阶层的殖民地穷人和妇女的

沉默、声音被剥夺、主体性和话语权

遭到搁置的问题

-

阿什克洛夫特等人在

《逆写帝国》一书中

同样表达了一种

让无声者发声的

意图

--

帝国主义,通过强化

英语文学的优越地位

来维护

其霸权

-

而殖民地的

作家要达到

去殖民化的

目的

-

必须用他们

自己的文学

-

来挑战

英语文学的权威

书中多次使用了

中心与边缘、

帝国与殖民地、

都市与外省的

概念来分析

英语文学与

殖民文学的

权力关系

--

萨义德

《文化与帝国主义》:

帝国的文化与帝国主义

存在着某一种共谋关系

-

因此挑战英语文学的霸权地位

就是挑战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

这里特别

值得一提:

斯皮瓦克

《三个女性文本

与一种帝国主义

批评》

从后殖民和

女权主义的

视角分析了

《简爱》、《藻海无边》和

《弗兰肯斯坦》三部女性小说

-

把《简爱》视为

对“帝国主义公理”

的复制

-

和“帝国主义

一般知识暴力

的寓言”

-

具体说来,就是

将《藻海无边》视为它的续篇

将《弗兰肯斯坦》视为对它的解构

-

显然,前两部小说与大英帝国

在加勒比海的殖民活动密切相关

-

然而

后者与帝国的关系

似乎有点模棱两可

-

弗兰肯斯坦

用科学手段

创造的怪物

反过来去对人类

进行报复的故事

-

似乎更多地暗示

人与自然的关系

-

的确,玛丽·雪莱的小说

对90年代兴起的生态批评

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

贝特《大地之歌》:

怪物

既像是“一个未被发现的小岛的野人”

也像是“一种原始状态、自然状态”

--

换句话说:

既像是后殖民文学的凯利班

也像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状态

-

其实在人类社会当中

帝国主义与科学主义

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

贝特:

“生态剥削

总会是与

社会剥削

相互配合”

-

生态批评层面

小说寓意的是:

人类的

智慧可以绕过自然规律

对自然进行改变和控制

-

然而自然

也可能以

某种形式

来对人类

实施报复

-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即是最古老的关系

-

《圣经》中

上帝赋予人

以主宰自然

的权利

-

使他,成为

万物的灵长

-

以至于人类

很自然地将自然界

视为工具、资源

和索取的对象

--

《圣经》:

不仅建立了

人与自然的

二元对立关系

-

而认为人为了自己的目的

而开发自然是上帝的意志”

--

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

西方对《圣经》的理解

更强化了人们对自然的

工具性认识

-

使得人类

对自然界的

科学探索、

技术管理、

经济开发

合法化

-

被尊为现代科学之父的培根

就曾经以《圣经》作为依据

-

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视为上帝的合法授权

--

笛卡尔的主/客体的二元区分

更是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

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

使自然界成为人类

认识、探索、控制

的对象

-

这种认识

在西方的

历史长河中

进一步上升

为广泛流传

并逐渐获得真理性地位的

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思想体系

-

即认为自然,即为

人类的利益而存在

-

它的价值在于

对于人类有用

-

人成为衡量

自然价值的

最终标尺

-

生态批评的目标

就是要揭露

人类与自然

的关系中的

压迫性实质:

-

处于“他者”

地位的自然

一直被人类视为

无声的、被动的

接受者

-

人类有权

探索它的秘密

征服它的野性

索取它的资源

-

不仅如此,在西方传统中

自然还常,被想象为女性:

-

它的作用

与女性的养育功能类似

“大地”常常称为“母亲”

-

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

更是将自然妖魔化为

一个女巫

-

在男性

科学家拷问之下

被迫袒露其隐秘

-

培根将科学探索描述为

“穿透”自然的“子宫”

--

伊·达尔文

赞扬,科学和工程技术

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

“机械的精灵”刺穿了

大地母亲的“深井”

运河工程师的

“铁锹刺进了

骚乱的泥土”

--

汉弗莱·戴维爵士

告诫自然哲学家要用

“强力”来“拷问”自然:

-

“不能

仅仅像一个

学者被动地

寻求对她的

运作方式的

理解

-

要像

一个主人

拿起工具

主动出击”

-

西方

科学传统

对待自然

的态度

-

充满了类似

性别主义的

暴力语言

--

正如哈钦斯指出:

对于生态女权主义来说

“自然的社会建构

与女性的社会建构

有着深刻的联系”

-

人类文明的历史

即对大自然进行

巧取豪夺的历史

--

本雅明说:

没有

一份关于

文明的文件

不同时也是

一份关于

野蛮行径

的文件

-

自然环境的退化与

人类文明的发展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

人类的文化产品

无不以大自然

为代价

-

近现代

西方科学的发展

赋予了人类更加

强大的开发工具

傲慢和贪婪加速了

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

以至于违背自然规律

和可持续性法则

-

造成包括:

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物种灭绝

等在内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

为人们描绘的可怕未来

似乎正在,向我们逼近

-

生态批评

正是一种

为无声

的他者

即自然

争取公平正义

-

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进行批判的话语

-

通过

批判人类

沙文主义

-

和提高生态意识

--

它希望改变人们将自然

他者化、客体化的做法

-

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以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

生态危机

结语:

他者的形成

必须,发生

在二元对立

的关系之中

-

而且对立的双方存在着

某种不平等或压迫关系

-

同者利用

武力、语言、意识形态

对他者行使霸权

-

对其进行排挤、支配和控制

-

他者往往由于各种

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被边缘化、属下化

-

失去话语权

产生自卑感

-

在文学批评中

各种后现代的

“他者诗学”

都旨在分析和揭露

他者化过程中形成

的霸权和压迫

-

揭露同者在

身体、性别、

语言、文化、

意识形态方面

对他者实施的

暴力

-

分析他者的属下的地位

分析他者对霸权的反抗

-

以及

这种反抗

所采用的

各种各样

的策略

-

通过揭露和分析:

“他者诗学”旨在

对于压迫性的

二元对立关系

进行颠覆

-

实现他者的解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