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少 - 从心所欲不愈矩】

 MAY的学习簿 2018-11-29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333 - 少 - 从心所欲不愈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333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333 - 少 - 从心所欲不愈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333

每日一题

    “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遵循周公之礼。截至二王时期,草书已经基本定型。晉唐时的规则后代必须遵守。孙过庭《书谱》:“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藉甚不渝,人亡业显。凭附增价,身谢道衰。”会通精化。

每日一字

    学写少字。第一笔起笔的时候不要坡度太大,要平起。长横长竖都不要坡度太大。左边的点稍稍往上挑一下,并且稍低一点。右边的点离中竖稍远一点,高一点。因为有一撇,撇基本上和中竖平行起。写撇的时候一定要先慢后快,因为这笔是主笔,一定要写到位。在行书当中一撇也要高起,甚至夸张了写,就比中竖还高。草书的少就是一竖一拐弯,但这个竖不要太直,稍微有点歪,拐过的弯还是不能挨着那个转了的圈。这个字要写得有味道比较难。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wbr>- <wbr>少 <wbr>- <wbr>从心所欲不愈矩】

 少,不多也。从小丿聲。      ——《説文》

 少,不多。字形采用“小”作边旁,“丿”是声旁。          ——《象形字典》

 少,会意。小篆从小。丿( piě)声。本义:不多。——《汉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wbr>- <wbr>少 <wbr>- <wbr>从心所欲不愈矩】


  少shǎo—甲骨文是四颗沙粒的象形。金文和小篆变为一条河和三颗沙粒。本义是沙粒。引申义有数量小,短缺,稍微等。如少数,缺少,少等。
 
  少shào—年纪轻,如少年。军衔中有少将,少校等。
 
另:
 
   【构造】象形字。少是小的分化字,在甲骨文中都是细小的沙粒形,故古时少、小通用。为分化字义,金文稍变其形。篆文承接金文并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少。

   【本义】《说文·小部》:“少,不多也。从小,丿声。”析形不确。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细小沙粒。

   【演变】少,本义指细小沙粒,从“小”分化出来,专用以表示①数量小:邻国之民不加~,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见多怪;~许;~数;多~。引申指②时间短,不久:始舍之,圉圉焉,~则洋洋焉;~时;~刻;~候。用作动词,引申指③缺少,短欠:周勃重厚~文;~一人;每斤~一两。进而引申指④丢失:~了一本书。用作意动,表示⑤轻视,贬低: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陆深)颇倨傲,人以此~之。又用作副词,表示⑥稍微:今予病~痊;东道~回选。又读shào,由时间短,引申指⑦年轻,年轻人,少爷;陈涉~时,尝与人佣耕;王氏诸~并佳;~年;~壮;恶~;阔~。又引申指⑧在同类中等级较低的:吾闻二世~子也,不当立;~师、~傅、~保曰三孤,贰(辅佐)公弘化;~牢;~司命;~将;~尉。

   【组字】少,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小部。凡从少取义的字皆与细小、不多等义有关。
   以少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沙、砂、纱、妙、杪、眇、秒。
   以少作声符的字有:抄、吵、炒、钞、耖。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wbr>- <wbr>少 <wbr>- <wbr>从心所欲不愈矩】


   表意,甲骨文、金文1与“小”本为一字,后分化;小篆与金文2字形相近,隶定为“少”。本义读shǎo,数量小,不多,引申为缺少、遗失、亏欠、时间短等;又读shào,引申为年纪轻、年纪轻的人、少爷等。少爷,旧时称主人的儿子,旧时对别人的儿子的尊称,称有钱有势的人家的男性青少年。

   【辨析】①以“少”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chāo:抄、钞∣chǎo:吵、炒∣chào:耖∣miǎo:秒、眇、杪∣miào:妙∣shā:沙、砂、纱。②少/小 “少”由“小”分化而来,这两个字的基本区别在于:“小”表示个体自身在体积、面积、数量、声音、力量等方面不及比较的对象,如“孩子小”指孩子的年龄不大,“房间小”指房间的面积不大;“少”表示群体中所含个体的数量不多,如“孩子少”指孩子的个体数量不多,“房间少”指房间的个体数量不多。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一)本义指数量不多。字形当是由小字改造而成。(二)引伸义为缺少,遗失,稍微等。又为老少的少,读去声调。

   ○《说文·二上·小部》:少,不多也。从小,丿声。段玉裁说,少之形声盖于古双声求之。○《说文·十二下·丿部》𠂆,右戾也。象左引之形。[注]丿,今音piě。 ○于省吾说,甲骨文少字系于小字下附加一个小点,以别于小,而仍因小字以为声。○《汉语大字典》说,小象尘沙小物状,与少本为一字,后分化为二字。 ○黄侃说,少引伸为老少之少,今读去声。伯叔本作少。○《玉篇》少,幼也。


资料主要来源:
   翟惠林《基础汉字形音义说解》(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wbr>- <wbr>少 <wbr>- <wbr>从心所欲不愈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个“少”字本为指事字。上古“少”与“小”通用。①是甲骨文,仅四个小点,表示不多。②是金文的形体,是在“小”字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撇(指事符号),仍表示不多。这一撇是撇向右,在甲、金文字中左右反正往往无别。③是小篆的形体。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少,不多也。”这个“不多”正是“少”字的本义,如《孙子兵法·谋攻》:“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大意是:敌我兵力相当,就能打败它;我们兵力少,就要避开它。由“不多”义可以引申为“稍微”,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也就是说:太后的怒色稍微和缓了一些。

  请注意:“少”字是个多音多义词,当读shào(哨)时,一般是指“少年”、“青年”,如孙过庭《书谱》:“老不如少。”即“老年不如少年”的意思。至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说的“少腹痛”,那是指“小肚子痛”。可见,“少”可做“小”的通假字,在“大小”的意义上,“少”可代“小”而用。
——(左民安《细说汉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wbr>- <wbr>少 <wbr>- <wbr>从心所欲不愈矩】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wbr>- <wbr>少 <wbr>- <wbr>从心所欲不愈矩】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333 <wbr>- <wbr>少 <wbr>- <wbr>从心所欲不愈矩】

【333 - 少 - 从心所欲不愈矩】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9/05/21/004040338.shtml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