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 铁琴铜剑藏书地

 星河岁月 2018-11-29

声音是唯一可以飞翔的爱

看到上面蓝色小字云轻听了么?关注下吧!

一起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主编寄语

云轻听新推出百城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因为故事,不是史实,所以一听之余,仅供消遣。百城故事的空间是我们的百座历史文化名城为线索。时间则不受限制。而内容,则发生在城里城外的故事,传说,神话,美食等等。故事播发时间或是一周数篇或是一周一篇请大家谅之。百城的名称顺序会在文后列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织文投稿。山海关外的所列的城市都可以投稿。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沈玄《过海虞》

 


常熟,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是一座三千多年的古城。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在南沙城(即今福山),这是有常熟县名的开始。

常熟市东郊的“书香古里”有一座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这座藏书楼坐落于江常熟市古里镇区中心。始建于清朝乾隆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与山东聊城的海源阁、归安陆氏的皕宋楼、钱塘江丁氏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乾隆年间,为瞿氏住宅。1792年瞿氏后代阳湖训导瞿绍基定居古里后,取'引养引恬,垂裕后昆'之意。将靠东,四进院落的后两进藏书楼取名为'恬裕斋'藏书楼。清同治十三(1874)年,因避光绪帝载恬之讳改称'敦裕堂'。绍基与其子瞿镛收藏到铁琴1张、铜剑1把后,即把铁琴铜剑放于后楼,并把藏书楼改称为铁琴铜剑楼。  

楼内的唐代铁琴,木质铁衣,扣有七弦,背孔内篆刻“金声”两字。铜剑是春秋时代的青铜古剑,保存完好。馆内还有许多珍贵字画,名人书札,金石拓片等。楼内有一副清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为瞿氏藏书楼所题的对联: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该联确切真诚,让人喜欢。充分反映了常熟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积淀。



   兴
福寺,号称江南四大名刹(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常熟兴福寺)之一。位于常熟市虞山北麓,南齐延兴中兴年间(494-502年),郴 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在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唐懿宗御赐'兴福禅寺匾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兴福寺内,至今仍完整无损。

兴福寺山门前有三株枫香树,金刚守卫。门前破龙涧在大雨后,水势奔腾,回音隆隆。过涧上石桥,入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涧边对着山门有两根高大的石经幢,一古一新。到大殿,佛像后有高大的善财五十三参群塑。中轴线东有纪念兴福寺祖师的四高僧殿及藏经楼等。方形的白莲池中有千叶重萼白莲,芳色异常,池旁一株白玉兰树斜伸入池,与莲叶相映成趣。池后有救虎阁,再东面是米碑亭,内有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唐代诗人常建的名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明)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都)寂,惟闻(但余)钟磐音。'米芾书碑时,对原诗作了改动(括号内的字),使诗与宋代兴福寺景点更贴切。  

米碑旁园内两株桂花飘香,一丛芭蕉阴绿。碑后有竹香书屋,推窗但见青竹成海,竹香扑鼻。书屋东有空心潭,清澈可以烹茗、潭中桥作九曲,周围黄石堆砌如峭壁,潭边空心亭飞檐凌空,亭北一株金钱松高大劲拔。空心潭北的葫芦潭中,曾产一种别处所无的无尾螺,还曾有绿毛龟生长于此。



  相传,五代梁朝萧衍为帝的时候,常熟城外兴福寺里,有个大和尚名叫彦偁。这彦偁方丈从小出家,他精读佛经、严持戒律,是一位有道高僧。有一日夜里,他正准备脱鞋睡觉,忽然寺庙外头传来“呜——呜——呜——”的虎啸声。彦偁方丈慌忙叫弟子去看看。几个弟子心里害怕,又不好推托,就拿了蜡烛,来到前院,从门缝缝里窥探。只见不远处有一只老虎,体大如牛,前爪屈着,卧在山石上,不停地哀啸,仔细察看,见虎腰里插着一支箭,原来这只老虎已经受伤了,急忙奔上楼阁告诉彦称方丈。彦偁方丈一听,心里想这虎既受箭伤,哪能不离开,又为何哀啸不止,莫非是有求于我?彦偁方丈对小和尚讲:“快点打开门,放老虎进院。”几个小和尚简直不敢相信彦偁方丈的话,劝方丈说:“师傅,虎是兽中之王,食肉无量,不通人情,不能放虎归山,应该叫猎人来驱赶它。” 彦偁方丈听了喝一声:“胡涂,出家人怎么动杀生之念,如此修行何时能积德成佛?”讲完就着穿上鞋子,准备下楼,可几个小和尚拉住他,连说:“方丈莫去,方丈莫去!” 彦偁方丈被小和尚拉死活不放,没有办法,只好又回到房里。众小和尚见方丈安歇了,也各自回房睡觉。


又过了一会,外头落起雨来,那老虎伏在前院外头,“呜呜呜”好似婴儿的哭声,叫个不停,在深夜听来更觉悲切。彦偁方丈听了良久,又起怜悯之心,到了半夜,众和尚睡熟了,他就一个人悄悄起床下楼,到佛殿上点了一支红烛,拉门后第抄起斗笠,戴在头上,轻步来到前院,打开院门。那老虎见彦偁方丈开门,马上停了哀啸。彦偁方丈见虎伏着,推想这虎定然不会伤害他,就又合掌举烛,慢步来到老虎身边说:“虎呀,虎呀!你在我寺后哀啸不停,不知何故?”老虎听了,眼里滚出眼泪来。彦偁方丈又说:“你如果有求于我,就叫三声”。方丈刚说完,那虎果真摇摇尾巴,“呜呜呜”轻轻里叫了三声。方丈见老虎通人语,就轻步来到虎旁,拍拍老虎的头说:“别怕,别怕,我来给你治伤。”彦偁方丈一边说一边弯腰,把红烛放在旁边大石上,一手按住虎腰,一手抓住箭杆,轻轻把箭簇拔出。箭簇一拔出,那虎“嘘”的一声慢慢站立起来,摇着尾巴,伸出舌头亲亲热热地舔着彦偁的手。

彦偁方丈见虎伤口处还在流血,就到禅房里抓点药,给老虎止血。不想刚把药敷上,忽然听到“咚咚咚”的脚步声。从山岗上走下两个身披兽皮的猎人来,月光里从开着的院门外看见庙有个老虎,慌忙躲到树后,拉弓搭箭,对准那虎就要发射。正好被彦偁方丈看见,忙跨前几步,拿头上那顶斗笠护住老虎,说:“客官,慢着,这个老虎是我养的看寺虎”。“啥!”两个猎人听了很惊奇。其中一个说:“虎是野兽,哪有人驯养得了!”方丈说:“不是我养的,老虎为啥戴我个斗笠;不是我养的,半夜三更,老虎为啥不吃我呢?”猎人听了,再看那虎,头戴斗笠,伏在方丈背后摇头摆尾,显出亲热的样子,就信以为真,各自收起手中的弓箭、铁叉,下山回庄子去了。

等猎人走远,方丈就拍拍老虎的头讲:“虎呀,你险期已过,赶快离去吧!”方丈连唤几声,那虎就是不肯离去。彦偁又猛喝一声:“恁匝胡涂,既已救你,还不赶紧离去!”那虎见状,开始慢慢离开,跑到寺前破龙涧旁,又回头朝彦偁方丈“呜——呜——呜——”长啸三声,跃涧而去,消失在黑夜里。后来,大家就拿白莲池后彦偁方丈救过老虎的楼阁叫做“救虎阁”。

 


 兴福松树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这种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最早只是常熟兴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后来得到了食客们的青睐19471019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畅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餐,一碗兴福蕈油面端上桌,清香扑鼻,色泽诱人,宋氏姐妹品尝后觉得名不虚传,更是赞不绝口,连声道:“好、好、好,想不到小地方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

吃罢蕈油面,您若是还有时间就到沙家浜风景区走上一遭,看看阿庆嫂和胡司令和刁德一智斗的所在地,是何样的风景如画的江南鱼米之乡。


读一座城市,几多辉煌,听一段往事,几多传奇;

这里是百城故事,我是云少白,我们下城再见。



本期作者,主播:云少白  

一个用声音飞翔的诵者。

个人微信: hja-751223。公众号:yqtyunsaobai



顾 问:渤海居士

总 编:云少白  

执行主编: 道玄斋主~凤凰菩提

平台主播:云少白

平台后期:云    耕

合作平台:云水禅心菩提文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