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阅读,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睁眼瞎

 博书润雅 2018-11-29

阅读有着怎样的神奇呢?比如我们人生只有一辈子,通过阅读你可以获得几个一辈子。我们今天在黄鹤楼,正好可以从黄鹤楼说起。


大家都知道崔颢的《黄鹤楼》诗写得非常好。李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写得非常漂亮。


我们虽然只能有一辈子,但是通过阅读,还可以体验李白的一辈子,崔颢的一辈子。人类没有翅膀,阅读会为我们插上翅膀。阅读就是给你一个非常丰满的想象力,这就是阅读的神奇。


阅读很神奇的就是想象。最美的东西总是存在于想象之中。人生是多苦的,世道艰难困惑重重。我们今天物质很丰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困惑。我觉得焦虑、矛盾、困惑、内心的痛苦永远是存在的。痛苦是永恒的,幸福是短暂的。在一个困惑痛苦又迷惘的人生里,我们靠什么让自己得到解释、安慰与安宁,靠什么使整个精神状态昂扬和提升?我个人的体会是,靠阅读。一个人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善思明辨。


要说阅读的神奇,这不是任何金钱物质能够做到的。比如我,我通过自己的奋斗,金钱和物质的收获已经大大超过预期,有住房,衣食无忧。


但是严重的是,我也会遭遇某些时刻极端灰暗沮丧的时刻,会忽然觉得生寄死归,活着不过是寄宿而已,死亡才是彻底回家。


因此我要告诉大家,物质对人的安慰是极其有限的,尤其现在这种物质时代,它的消费周期非常快。因为物质代谢太快,给你带来的荣耀满足飞快凋谢。那么能够让你精神饱满,成为一个从内在到外在都有精神鼓励、精神灌溉的,还是阅读,还是书籍,还是精神世界。


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说:“一个人任何时候放弃偏见都为时不晚。”我们有一句古话说,不识字的人就好比睁眼瞎。其实你识字不阅读还是有眼如盲。


一个人任何时候开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都不晚。印度古老经典《吠陀经》说:“一切智慧与黎明同醒。”人要有光,阅读就是光;当你阅读,当你心灵有光,眼睛有光,你的智慧就会来到,就会对生命有着积极昂扬的理解。


阅读的神奇还在于让人类不断进化。进化不是推倒重来,当我们安详的、丰满的心灵和精神跟随时代一步步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就叫做进化。


最近在读一位著名科学家谈进化论的书,他认为进化论除了达尔文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理论外,还有5种合作方式。人类进化更多是包容与合作的结果,不仅仅只是你死我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赶尽杀绝。人类从现代开始至今,更多选择的是既往不咎、互相包容、宽容忍让的合作方式。


这也是我们要通过广泛阅读才能获得的知识,并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可以直接指导你走出工作和生活的困境。



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我们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许多人有钱了就去买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积昂贵的东西,人人争先恐后,比如路易威登包,硬是被大家争相使用得非常普及,连马路边贩卖假证的女人都背着,完全变成了劳动阶级的工作包。


高贵与优雅到底是什么?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优雅”。因此,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东西,比如一个LV包、一辆豪车、一栋别墅,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的定力,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坚持阅读就是获得这种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阅读我以为是越早开始越好。李白是5岁发蒙。在座的很多为人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定要让他们尽早开始阅读。活在当代社会,不学会阅读,就是物质生活再丰富,人也是没有光彩的。


我推荐方式:最初开始阅读,宁可“打屁股”。几乎是强迫阅读,打屁股当然是开玩笑。受生命觉醒方式的启发:嚎啕大哭。一个人出生都要嚎啕大哭,都要打开肺泡,血液开始循环,大脑开始吸氧。对于出世不哭的孩子怎么办?必须打屁股,让他哭起来。


阅读也是一样。一定要主动积极而带强迫性,你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务,不被信息、手机、电脑以及还有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信息所剥夺。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


当你非常苦恼、非常沮丧、甚至想自杀的时候,这时,你一定要打开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比什么东西都能救你的命。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生命本身”。


我是读了他以后,发现我自己的许多错误。年轻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没日没夜地写,永远都不休息,后来发现我错了。当然,人年轻有身体本钱的时候是可以去拼搏,但是,不能以名利为终极目的,一定要在你人生不同的阶段有由浅入深的转换,有思想的进步,有对生命更清晰与客观的理解


我们很多人不顾现实沉于遥远的梦想,这是一种很致命的幻觉。还有现实中的是非判断,比如伤害他人是绝对的罪过包括是对自己的罪过,这个问题并不是人人都懂。


因此,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活个明白。阅读是为了你自己,为自己理解并尽享生命。



推荐一种做减法的阅读方式


中国有句成语叫不求甚解,是说有些人读书很多,但都囫囵吞枣没有读懂。小孩子我们可以强迫他们进入阅读,那么成年人除了强迫自己以外,还有一个选择书籍的问题。这个方法叫做:读己所喜,多求甚解。


你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本书呢?做减法:一本书,看第一页;再看中间一页;再看最后一页。就看三个地方,喜欢就读,不喜欢放下,就这么简单。


阅读切忌人云亦云。你必须喜欢,这才最重要。你要跟这本书有缘,这个最重要。读书就跟找爱人一样,要有眼缘,第一眼就喜欢,你才读得进去。


读书哪怕只读一段、一部分,也要多求甚解,要读懂它。懂了就是作者把他的感悟传达给你了,你就可以拿来运用到你的生活状态中、精神状态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中。这个非常重要。


减法之二:有几类书籍你可以避开。


第一类,“心灵鸡汤类”,不碰。心灵鸡汤类的书几乎都是泛励志和滥抒情,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你加油和坚强,要你开口先说感恩我的爸爸妈妈。这些肉麻文字的杂乱纠合,就是书籍里的地沟油。


第二类,“成功学厚黑学教你一招类”,不碰。一个人根本不可能靠一本书列举出机械几条方式,就可以成功,就可以搞定你的老板,人事多复杂啊,老板多狡猾啊,你做梦吧!


第三类,“伪宗教的虚无玄妙迷信类”,不碰。


第四类,可以叫做最值得警惕的一类书:名人传记。我不是说这类书不要读,但要慎读!大家想想,失败者是没有传记的,传记全是成功者,是极少数天才,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有那种天分和机遇的。有些人看多了名人传记,容易得病,这个病就叫做“传记选择偏见”,这种偏见会固执地影响人的行为,老以为自己是天才,老以为自己是特殊的,是被上帝选中的。甚至有人会严重脱离现实而误入“现实扭曲场”,还认为自己是接受了励志,在做很正确的事情。那其实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蠢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