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种中药,降蛋白“身手不凡”,别再进死胡同了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18-11-30

很多肾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一个疑虑,“既然中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上一直争议很大,那我们还能不能用中药治疗肾病呢?”

其实对中药持怀疑态度的患者无非有这么两点原因:

一是某些中药含有肾毒性成分,比如马兜铃酸。对于肾脏已经遭受损害的患者来说,这种成分不仅会增加其肾脏排泄负担,如果长期使用,原本伤痕累累的肾脏还会受到二次损害,病情也会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二是中药中的很多成分缺乏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其安全性。

但我们不能进了“一棒子打死”的死胡同,毕竟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只占中药的一小部分比例,不少中药在临床应用上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比如下面这两种药物在降尿蛋白方面就“身手不凡”:

1、黄芪

黄芪在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及其他各个中药典籍中都有提到过,对黄芪的性状描述大体为:性平,味甘,无毒。而且目前也没有关于黄芪肾毒性的研究报道。

有研究认为,黄芪能够减轻组织学损伤和肾功能恶化,黄芪在利尿、降尿蛋白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还具有护肾的功能。

2、雷公藤

大部分肾友对这个药都不陌生。在治疗肾病方面,雷公藤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以及免疫抑制作用。

比如一些患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如微小病变、IGA肾病),或者患有继发性肾炎(狼疮肾炎、紫癜肾炎等)并且有尿蛋白的患者,会用到雷公藤。

同时它也具有副作用-性腺抑制。年纪较小的患者,服用半年以上,50%的女性会出现闭经,并且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发生的几率越大。男性患者会出现精子减少或患无精子症。

因此在给儿童或者未成年人用药时最好不要超过6个月。

“越是好的东西,越有争议,也证明了越有价值”。即便一些中药存在副作用,但它们特有的功效也是不可磨灭的。

相信我们的中药在治疗肾病上也一定能够不断突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