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导自主创业的时代里,各门各派的创业者纷纷涌现,像00后开网店、90后创业月入百万...... 人生长路漫漫,有人朝九晚五工作,有人通宵达旦创业,人各有志,我们不足为奇! 今天,无忌哥要跟大家聊聊一位年轻的创业小伙: 21岁休学创业 一路东闯西拼 什么流行就做什么 在30岁那年 赚了300万 后来 因为想吃“大蛋糕”, 赔了几百万! 现在, 因为一碗面, 一年狂赚35亿! 他就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 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临河的贾国龙,原本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下、浩瀚无边的大草原上、和其他孩子一起欢呼狂奔,却因为身体弱的原因,只能坐在凳子上观看这一切。 在13岁那年,一次,妈妈带着刚上初中的贾国龙去呼和浩特做身体检查,让他看到了什么是车水马龙,让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 从那以后,贾国龙就开始立志好好读书,走出大草原。 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在1986年,贾国龙如愿以偿考上了大连水产学院。 在这个滨海城市,贾国龙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海鲜产品,于是,在大一的暑假带了一大堆海鲜和大重九香烟回家。 没想到家里的乡亲父老对于大重九香烟十分的喜欢。 第二年,他直接买了一大箱大重九香烟带回家,卖给乡亲父老,竟然赚了一年的生活费。 但是,由于水土不服,大二时候的贾国龙就开始暴瘦下来,被迫无奈,1988年5月,贾国龙只好退学回家休养。 没过几年,在父母的赞助下,贾国龙和姐姐开了一家小吃店。 两人白天做肉皮冻、拌拉皮、拍黄瓜,晚上推着手推车早街上叫卖。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身穿西装的顾客买了两份炒粉,因为忘了带钱,贾国龙免费送他尝尝。 那位顾客看他为人友善,便干脆叫贾国龙每天给他送饭,就这样,变成为了贾国龙的老顾客。 时间一久,顾客越来越多,贾国龙决定开一家餐馆,并取名为西贝(贾字的拆分)。 由于为人真诚,味道正宗,西贝的生意越来越好,很快,贾国龙便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后来,算命大师一句:遇海必返,逢京必发,让他想起了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确实有此事。 于是,他决定放手一搏,带上老家的筱面和羊肉,直奔北京。 来到北京后,贾国龙来到一个酒店当学徒,跟着师傅学厨艺。 直到1997年,贾国龙终于学有所成,被一个朋友挖到深圳的一家大酒店,让他当负责人。 贾国龙立刻从内蒙古请来几位海鲜名厨,但是,最后却亏了几百多万。 眼看海鲜做不下去,贾国龙决定收拾行李,重返北京,开了一家专门卖蒙古菜的饭店,取名为西贝莜面村。 为了快点让生意火爆,贾国龙请来一支蒙古歌舞表演团队,为的就是让顾客边享受蒙古美食,边观看蒙古文化。 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店里的日流水账达到4.5万元。 见到生意有起色,贾国龙干脆在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投放了500多万广告。 随着知名度的打开,加上产品的美味和歌舞的助阵,2004年,西贝莜面村的年收入突破了1个亿。 次年,贾国龙还增加了5家西贝直营店。 等生意稳定后,贾国龙便将西贝莜面村交给姐姐搭理,自己就和朋友开上越野车去大沙漠。 2006年,贾国龙恰巧认识了全球有名咨询公司翰威特的培训总监。 眼见高人在身边,贾国龙花了高价请他提点提点。 于是他便带着贾国龙来到西贝总部兜了一圈,让他将定位放在西北民间菜,因为这里的90%的原料来自西北乡野与草原。 此外,他还告诉贾国龙,这里有3000多户牧民西贝养养,都是农户亲力亲为...... 贾国龙在高人的提点下,吸取精华,直到2011年,西贝筱面村开了17家门店,全年营业额高达8个亿,净利润超过1.2亿。 之后几年,贾国龙不断精益求精,贝筱面村生意越来越好。 2013年,西贝筱面村在全国开了60多家分店,营业额翻了一倍,超过16亿。 2014年,西贝筱面村更是像开了挂一样,年销售额突破19亿。 贾国龙的创业之路,靠的是什么?既少不了折腾,又少不了勇气。 面对别人访问自己为什么能成功,他是这样回答的: 做餐饮的人很多,因为门槛低,想要在餐饮界立足,就要找准自己餐饮的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