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后血糖总是控制的不好?可能是你的吃饭顺序不对!

 精核生物 2018-11-30

大部分人吃饭是怎样呢,饿了在餐桌前坐下后赶紧扒几口饭;桌上有可口的肉菜,作为肉食动物的你就忽视了青菜,大半肉菜都落了肚,最后来碗汤,再吃个水果,完美!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进餐顺序可能导致一吃就容易吃多,对于糖友来说,这样可是对餐后血糖极为不利的。

那,怎样的进餐顺序对于糖友来说才是合理的,才有利控制餐后血糖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营养学家发现,人体消化食物的顺序是严格按照进食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你先吃进去什么,胃肠就先消化吸收什么。

来看看这个有趣的实验

国外一组研究人员对一群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都在服用降糖药。研究人员规定参与者的食谱是:鸡胸肉、奶油蒸花椰菜、莴苣、西红柿沙拉配低脂色拉酱、面包、柳橙汁等含蔬菜、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第一轮实验开始了,研究人员记录下患者的饭前血糖,然后让他们先吃面包等碳水化合物,15分钟后,再吃其他蛋白质、蔬菜和脂肪类食物,饭后再记录30、60、120分钟的患者血糖。

一周后,研究人员再让患者重复上述过程,只是这次饮食顺序做了调整,患者先吃蛋白质、蔬菜和脂肪类食物,15分钟后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饭后同样记录30、60、120分钟的患者血糖。

结果是——

最后吃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顺序,让患者饭后30分钟的血糖下降了29%,60分钟的血糖下降了37%,2小时的血糖下降17%。效果简直显著!

这样吃能控好餐后血糖

很简单!按照蔬菜→豆制品、鸡蛋、鱼和肉类→主食淀粉类的顺序吃饭,餐后血糖能够控制得更平稳。

 
 在这个吃饭的顺序中,如果要喝汤,则视汤的内容来定。蔬菜汤与蔬菜相同,最先吃更好,如果是肉汤,则放在吃完蔬菜后再喝。

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

❶ 因为蔬菜里面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时间,进而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❷ 饥饿时人们会吃得多,所以先进食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会更好。

❸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并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安排在蔬菜之后吃比较合适。

❹ 主食配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起吃,能稳血糖,且吃得更少还更容易觉得饱。

没想到这样做,不仅吃的比以前一点没少,反而吃得更饱了!

改变进餐顺序就可以改善餐后血糖,简单易操作,还不行动起来?!

记住了吗:先多吃些蔬菜,最好是加少量油煮熟或快炒的绿叶蔬菜。然后,就着肉、鱼或豆制品,大口菜,配小口主食。最后再将主食吃完,一顿饭就完美结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