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1.0迈向2.0的本科教育有哪些基因特征?

 愚然楼 2018-11-30

改革春风吹满地

吹满地,春风吹满地

中国人民真争气

真争气,人民真争气

这个世界太疯狂

耗子都给猫当伴娘

……


最近,赵本山演唱的一首《念诗之王》在网上突然大热,歌词大意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信听完这首歌的老师,能打鸡血一整天。

                                 

             

改革开放四十年,除了吃和穿的变化,各位老师也一定能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质的飞跃。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作为一项政策,该计划的提出,既体现了政府对本科教育“关注点”的变化,也说明了现实中的本科教育有明显的1.0特征。


因此,厘清当下本科教育中的做法属于1.0版,对于2.0版计划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从专业设置看“第一代”特征


根据139所已接受审核评估高校的专业设置统计,2017年我国139所高校的平均专业数是60.2个,专业覆盖学科门类数是7.3个,占学科门类数的60.8%。这一数据说明,我国传统的单科性院校基本消失,各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专业体系。


从大类专业设置看,根据141所已参加审核评估高校的数据统计,有56所高校按专业大类招生,涉及2045个专业,占高校本科专业数9403个专业的21.7%。


再根据2017年397所高校教学状态数据统计,397所高校大类专业数是2045个,本科专业数是9403个,大类专业占本科专业总数之和为21.7%。


这些数据证实,专业设置过窄过细是许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且延续至今。这既是本科专业设置的“通病”,也是当前亟待解决而又难于破解的一个问题。


之所以出现专业划分过细的问题,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体制有关。众所周知,受苏联教育模式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集中管理的计划模式,二是高度专门化的教学体系。


总之,在很大程度上,专业教育沿袭着苏联模式,带有顽固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和烙印。


从教学管理制度看“第一代”特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分制就一直被视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但进展缓慢,真正做到“完全学分制”的高校凤毛麟角。


从选修课比例看,在我国不同类型高校选修课的比例中,选修学分比例平均约占20.46%,明显偏低。除选修课比例之外,本科生转专业的比例明显较低。根据718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转专业统计,平均学生转专业占在校生人数比例仅为1.9%。


再从学生弹性学习来看,根据有关统计,各高校平均毕业率为96.7%,平均学位授予率为96.4%,且不同类型高校间呈现差别细微,再根据2002年—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情况统计,本科生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的“剪刀差”现象逐渐消减,自2012年起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接近持平。


上述现象说明,尽管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推行学分制,但学分制只是发挥了作为计算“学习量”的功能,与学分制的本质名不副实。


这种现象难以改变的真正原因是,当以计划和管理以及专业教育为目的的教学体系没有突破时,任何实现学分制的措施只能是浅尝辄止。


从课堂教学看“第一代”特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技术正在改变课堂教学范式。当前国内学界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却似乎远远没有跟上。


另外从课程班级规模看,我国无论是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的班级规模均在50人以上,大班授课成为“第一代”特征的“传统”延续显而易见,当班级规模庞大时,就会导致批量生产,这无疑会降低个性化培养,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此外,课堂的“沉默”也是我国本科教育“第一代”的典型特征。在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有国外专家就指出:“无论是在中文教学还是英文教学课堂,学生都比较安静被动,学生很少做笔记、提问或举手,这点让我很惊讶。”


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学生将完全无法适应工作环境,更不可能适应一个重视思想交流的国际工作环境。课堂上应该为学生创造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机会。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提出批判,使得这个课堂变成一个思维碰撞的舞台。


以上现象说明,“知识导向型”的教学在课堂上占有压倒性地位,学生的归纳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我国课堂教学的软肋。


从通识教育看“第一代”特征


从实践层面看,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仍然呈现出“第一代”的特征。根据111所高校培养方案的分析,88%的高校把公共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相当一部分工科院校把通识教育理解为素质教育,把专业选修课作为通识课程。


从表面上看,课程结构的不同设计反映了对通识教育的不同理解。但从内在本质而言,则反映了人们对于通识教育核心概念的混淆,这也是我国本科教育“第一代”特征导致的结果。


因为长期以来,专业教育的制度基础与文化基础已经根深蒂固,这使得我们不仅缺乏通识教育的思维,而且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相对狭隘。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通识教育呢?


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基于“增值”和“能力”的理念,应该交给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为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做准备。


从毕业率、就业率看“第一代”特征


在我国,是坚持高的毕业率和就业率还是降低毕业率和就业率,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根据2016年的统计,专业平均毕业率全国平均值为89.2%,全国高校总体就业率也为89.2%。


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在本科就业率持续走高的态势下,其专业对口率则持续下降。


根据2012—2016届工理农医类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变化趋势,医学、工科专业与就业对口率相对较高,前者均在80%以上,后者均在70%以上;而农学、理学专业与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为50%多。


从表面上看,较高的毕业率和就业率似乎反映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培养模式,但专业对口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则暴露出就业率存在虚高。


那么,我们就需要反思,我国本科教育的高毕业率是否真正有效,本科教育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需求,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是否让学生有学习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或者说,本科教育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了一张文凭,而文凭背后的含金量似乎并不重要?那么,我国本科教育是否应当从学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



总之,当前,高等教育在坚持“以本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转变的大前提下,需要我们在深刻认识本科教育“第一代”特征的基础上,重塑本科教育的精英意识、突破原有教育观念的藩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