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云台这么多年,它的工作原理你真的了解么?

 太行森林 2018-11-30

11月29日

凌晨3点16分

手机亮了......



原来是大疆发布了灵眸Osmo口袋云台相机






据说

这是大疆迄今为止

最小的三轴机械增稳云台相机

特点是

轻巧、便携、智能

且配备独立屏幕

轻松就能完成传统影像设备难以做到的

智能跟随

轨迹延时

和自动全景等多种效果




追云台追了这么多年

它的工作原理你真的了解么?


身动,头不动。


正宗的光学防抖摄像鸡

摄像鸡中的战斗鸡!



小编想说:“我都替这只鸡揪心!”


在鸟类当中,头部“防抖”是非常普通存在的现象。除了鸡头,鸟头“防抖”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那些一边行走一边“点头”的鸽子。为了让自己的头部在行进中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稳定,鸽子在行走的时候,总是先伸头,稳定视线后才移动身体,由于速度快,看起来很像点头。



我就是不动!


行走中的鸽子头部在“稳定期”的位移能控制在0.5毫米以内,而那些特别依赖空间判断的鸟类物种,比如蜂鸟、翠鸟以及茶隼,它们的“防抖性能”还会更高。



鸽子行走时的头部运动



保持视线稳定对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稳定视线帮助这些鸟类寻觅食物或者躲避捕食者,我们其实也一样有调节视线稳定的机制,只不过人类的“视觉防抖”更多依靠灵活转动的眼球。因为飞行对视觉的依赖性,鸟类的眼球十分发达,以至于几乎挤占了眼眶内所有的空间,这就是 为什么鸟类都有一双和自己脑袋不成比例的大眼睛。而与此同时,它们的眼球运动则会受到限制。所以当鸟类想要调整视线时,它们就要依靠灵活的脖子了。



机械防抖云台(斯坦尼康系统)


为了实现视野的稳定,视觉系统和平衡系统都会在其中参与调节。研究也发现,像蜂鸟这样格外擅长保持空中稳定的鸟类,它们也拥有比其他鸟类更大的相关脑区。


直接在鸡头上绑摄像机并不是什么好主意,不过从鸟类身上,研究者们确实能找到提升防抖性能的灵感。


靠脖子来尽可能维持视觉稳定,这招人类也用得上—看看那些转圈的舞蹈演员


不管怎么说,鸟头确实是视觉系统稳定性的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或许有一天,我们手中的相机也会像它们一样稳如泰山呢。


我们聊回Osmo,你准备入手了吗?追新不是网校君的风格,我暂时选择观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