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喜欢孩子选的朋友,要干预吗?如何干预?

 长沙7喜 2018-12-01

悠悠妈原创,来自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

1

有很多父母问我:“我不喜欢孩子自己挑的朋友,要干预吗?”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一直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因为我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着。最近我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小突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悠悠的好朋友小G,和悠悠一起从一岁半就开始上幼儿园,两人一直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几乎每天在幼儿园都形影不离。


小时候还看不出来问题,越长大小G变得越来越爱控制别人,她的口头禅是:


你不把这个玩具让给我玩,我就不跟你玩了!


你不听我的,我就不跟你做朋友了!


通过跟小G的爸爸妈妈聊天,我发现她的口头禅是跟她爸妈学的。小G在家如果不听话,她的爸爸妈妈就喜欢这么威胁她:“你不XXX,我就不喜欢你了/不陪你玩了。


这种威胁孩子的方式叫“爱的收回”,很多父母不经意间都会犯这种错误,尤其是控制型父母


这种爱叫有条件的爱:你听我的,我才爱你;你不听我的,我就不爱你。这么养出来的孩子容易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小G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争强好胜。当她的好朋友和她抢玩具,或者不按照她的想法做时,她不懂得通过社交技巧来和朋友协商解决矛盾,只会用威胁别人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强势自信,但如果你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学,就不难发现,很多这样的孩子不过是用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就好像一个鼓足了气的气球,看起来很大,一戳即破。


两孩子一起玩,小G总想当那个做主的人,悠悠的提议经常被小G否决,并且小G永远要当第一个。


悠悠年龄比小G小半岁,性格随和,心又和我一样大,面对小G的威胁,她总是选择委曲求全,因为不想失去小G这个朋友。


有次回家悠悠高兴地说起小G:“妈妈,小G今天好nice啊,她一整天都是我的朋友!” 听得我哭笑不得。


2


面对悠悠挑选的这样一个好朋友,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试着旁敲侧击来了解孩子的想法。


你们幼儿园还有很多小朋友啊,小R, 小T、L都比小G人nice,他们也喜欢和你玩,你为什么偏偏最喜欢和小G玩呢?


因为我喜欢她呀!” 


我发现,直接告诉孩子不要和XX玩,基本没用。我也不提倡这么做。


孩子自己选择的朋友肯定有她的理由我眼里看到的是小G的缺点,是她对我女儿的“欺压”,而悠悠看到更多的是小G的优点,并且愿意为了朋友的优点去包容她的缺点。


如何交朋友和挑选朋友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社会课”。


然而,这种能力的习得只能通过孩子自己在实践中去不断摸索和试错,总结人生经验教训,才会变得越来越会“看人”。


这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做人的过程。然而,光听家长纸上谈兵是没用的,道理如果不是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别人说再多我们也不会把它当回事。


我决定放手让悠悠去实践摸索,不过多干预她的决定,反正她还小,有的是时间试错,止损也很容易。


我并不直接告诉悠悠“不要和小G玩”,也不会在她面前直白地说小G的坏话——这相当于在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相比之下,我选择教她如何应对令她不悦的冲突,并且在日常对话中潜移默化地让她明白真正的好朋友是怎样的。


  • 如何应对人际冲突,是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培养。


  • 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好朋友”的样子,是在设立标准和价值观。


——这是在传授孩子解题的思路,比直接告诉答案重要100倍。


3

有一次,悠悠说想去蹦蹦床,小G马上提议去荡秋千。等看到悠悠跟过来爬上秋千了,小G马上又说她要去玩蹦蹦床。


其实我看出来小G一开始就和悠悠一样是想玩蹦床的,但她觉得这个提议必须由她提出来才行。类似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N遍,单纯的悠悠被小G耍得团团转。


回到家,我和悠悠聊天:“我看到你本来想玩蹦蹦床的,为什么小G一说她想荡秋千,你也跑去跟着荡秋千了呢?你明明就想玩蹦床啊。”


“可是我想和小G一起玩啊。”


宝贝,你知道吗?其实你不用每次都跟随小G的提议,小G也很想和你玩,就像你想和她玩一样,你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啊。对于你喜欢做的事情,你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坚持了,小G也会跟随你的。


然后我和悠悠在家玩了模拟游戏,这是我经常用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不知道如何应对或没有足够勇气去应对的场景,我都会在家和她模拟场景,反复练习。


后来有一次在游乐场,小G又一直拉着悠悠荡秋千滑滑梯,而我知道悠悠最喜欢玩的攀爬是小G最讨厌的,于是我小声提醒她:


“快到时间了,如果你想玩攀爬的话,就赶紧去哦。不然我们马上要回家了。”


这时小G又对悠悠“发号施令”去玩跷跷板,我听到悠悠牵着小G的手商量着说:“我现在跟你去玩跷跷板,但你等下也跟我一起去攀爬,OK?” 


小G嘴上答应了。我在心里为悠悠的进步暗喜。


玩完跷跷板,当悠悠提议去攀爬时,小G却反悔了。她一定要做那个做主的人,所以她又招呼悠悠去滑滑梯。


这次悠悠没有听小G的话。小G大声呼唤了好几声未果后,也跑过来攀爬了。


她一来就插在正在排队的悠悠前面,因为她总想做第一个,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可是小G的攀爬能力远不如悠悠,她自己爬不上去,这时被插队的悠悠不但不计较朋友的插队,反而友善地帮助小G,她告诉小G手和脚应该放哪里,托住小G的小屁屁往上顶,帮她爬上去。


4


说实话,我挺为女儿的善良感动的。我不知道她是真的心大不计较呢,还是害怕拒绝别人。


回家后,我和她聊了起来:“你看到没,今天你坚持玩你想玩的攀爬,没有跟随小G,后来小G不也跑过来和你一起玩了吗?


“耶耶!是的!” 悠悠露出天真的笑,似乎我不说出来她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以后你也要继续这样哦,你不需要什么事都听小G的,你可以为自己做主。你们可以轮流提议玩什么,有时玩她想玩的,有时玩你想玩的。你不用担心小G不和你玩,其实她也很怕失去你这个朋友。你坚持自己的想法,她也会听你的。”  


当下指出孩子的正面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使这种行为得到正面强化。反馈一定要及时才有效果


另外,作为老母亲,我当然看不惯孩子总被插队还不抱怨:“我看到每次排队小G都要站在你前面,即使她是后来的。你为什么总让她插队在你前面呢?


“因为她喜欢在我前面。我不让她的话,她就会生气。” 悠悠解释道。


那她插你的队,你不生气吗?” 我试图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


我生气呀!可是小G一生气就不跟我玩了,我想跟她玩啊。


原来悠悠还是被小G的威胁给控制了。


又到了我给娃支招打气的时候:“她不跟你玩,你可以跟别人玩啊,你又不止她一个朋友,你可以去找L、T和R啊,他们都很喜欢跟你玩。你不要怕小G不跟你玩。她还怕你不跟她玩呢。


我接着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满足,有时你迁就她,有时她迁就你。如果总是你让着她,总是玩她想玩的,而她从来不按照你想的做,那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应该互相关心和认可。” 我浅显地和悠悠聊了一下友情,希望能让她对朋友的意义有所思考。



关于被插队一事,我不会放任不管,做父母的有必要加强孩子这方面的权利意识并给予她反抗的力量。(我以前写过《孩子被欺负了,比教“打回去”更有效的是教会孩子这样做》)


我继续对悠悠说:“如果别人插你的队,你应该勇敢拒绝,让TA到后面排队去。这是规则,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小G也一样,你没有必要总是无条件让着她。来,我们来演一遍。


我和悠悠玩起了假装排队的游戏,而我则淘气地扮演成插队的小G,“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说呢?”


悠悠看着我,有点害羞地笑着说:“你不能插队,你要在后面排队。” 


对了,就是这样!以后不管是小G,还是其他小朋友插你的队,你都应该这样拒绝。这是你的权利,你不要怕,知道吗?” 对于一个比较害羞的孩子,我必须经常给她鼓励和打气。以前我可以帮孩子拒绝别人,但现在她四岁了,也需要学着自己为自己站出来说话了。


悠悠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反复跟我练了几遍。平时她没有拒绝小G的勇气,但在游戏中,她可以放心地拒绝小G,并有机会在拒绝中感受自己的力量。


让我欣慰的是,这周的运动课上,就在快要轮到悠悠走平衡木的那一刻,一个小男孩突然冲到了悠悠前面。


我以为她又会像以前一样不抵抗地让给别人,或者光哭不行动,没想到这一次,她大声地拒绝了男孩,说了一句“你插队了!”,同时又迅速地抢回了小男孩前面的位置,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利。


看到我的引导总算有了点效果,我赶紧上前肯定悠悠的进步:“你刚才做得很棒啊,你勇敢地拒绝了插队的小男孩,而且不光嘴上说说,行动还很迅速。妈妈都佩服你了!以后也要这样哦!


5


看了我前面的描述,有读者可能会担心跟小G这样强势的孩子交朋友是否会对悠悠产生负面影响。这点我倒不担心。


对孩子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只要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价值观引导做到位了,大可不必担心孩子被带坏,或造成什么心理伤害。


其实,悠悠随和的性格给她带来了许多好处,她在幼儿园人缘很好,小朋友经常邀请她去家里玩和参加生日会。小G并不是她唯一的朋友。


虽然在小G面前悠悠显得很没主见,但在别的比她小的孩子面前,她又常常表现得很有主见。这跟有没有主见关系不大,而是一场力量的拔河游戏。通常年龄更大的孩子气场更强。主见,不是通过威胁和命令别人来培养的。


趁着孩子还小,让TA多接触不同的人,尝试与各种类型的人做朋友,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并认识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友善的孩子会在摸索中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体味和领悟友谊的意义。


这个过程必定有磕碰,会走一些弯路。引导是父母的职责,但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法律等严重问题,并且孩子自己对挑选的朋友满意,我们不能擅自阻扰孩子的决定。


人生的路是要孩子自己走出来的,弯路也并不都是白走的。很多时候,经历过弯路,才能确信哪一条是正路。否则,心永远在弯路上。

 

作者悠悠妈,坐标德国,曾经的学霸,留过学,做过外企经理。有了女儿后,爱混德国亲子圈和幼儿园,深度钻研德国早教与教育。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分享在德国学到的育儿知识、先进教育理念和女儿在德国的真实成长经历,已出版《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英国养娃那些事儿”(微信号:ukkids)综合编辑,喜欢就转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