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四十四: “文化遮蔽”和“形而上学的禁闭”之区别

 陶泰丰 2018-12-01

“文化遮蔽”和“形而上学的禁闭”之区别


因为在一些大课和学友的分享中经常发觉有混用 “文化遮蔽”和“形而上学的禁闭”这两个概念的情况,所以特以此文来澄清二者的区别。在最新的喜马拉雅APP上的王东岳先生的演讲音频中,先生更是直接把“形而上学的禁闭”通俗化为“感知禁闭”,或许也是先生意识到大家的这种混淆后有意或无意的对“形而上学的禁闭”在概念上的澄清。但毕竟是通俗的演讲,演讲中为了说明唯心与唯物的关系,只涉及“形而上学的禁闭”,所以没有特别说明“文化遮蔽”和“形而上学的禁闭”的区别。而我正好就这个问题做过分享,特此整理成为以飨读者。


 

          (一)二者的概念


任何一个需要说明的对象,概念是最本质的表达,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澄清二者的概念。概念明确了,差异自然也就明确了。

 

              1、文化的概念

 

要弄清“文化遮蔽”的概念,我们需要先弄清“文化”的概念。

先生在讲课中的通俗化的“文化”概念是指在特定自然物候条件下特定人群基于谋生的全部行为反应系的总和。物化了的文化就是文明。《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六章的文化的概念是:

文化──就是智质性状化表达。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外延:广义地讲,它与“文明”一词没有分别,即它所涵盖的是整个自然衍存区间晚近代偿阶段的人类实存状态或“社会结构状态”;狭义地讲,它仅指智质感应属性尚未实现为物化性状以先的虚存状态或“精神预应状态”

 

简单的说,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社会这个实体存在的感应属性或“文化子系统”(在《物演通论》中把整个社会系统分为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广义的文化是这个感应属性连接并缔造的整个人类社会实体。如农业文明阶段的专制文化缔造了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状态,工商业文明阶段的资本主义文化缔造了工商业社会的社会结构状态。前者“专制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文化”是狭义文化,后者的“社会结构状态”是广义的文化,即智质物化为人造物(包括工具、语言及高楼大厦等所有人造物)以后的文明。

 

因为《物演通论》讨论任何概念都是基于整体而非个体的。所以,文化也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指特定人类社会的文化。东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整体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在横向上始终同时存在,但二者在纵向上是有存在度的差异的。人类的文化从前神学、神学、哲学、科学一脉衍存分化发展,国学作为前神学文化存在度比后衍的西方的哲科文化要高的多,以致于今天的国人虽然全面的学习着西方文化,但国学作为国人的文化之根始终未彻底断掉,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前神学文化。



          2、“文化遮蔽”的概念

 

“文化遮蔽”这个概念是王东岳先生通俗化讲解文化、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形成时提出的,但它更详细的表达的是《物演通论》第160章中论述智质的DNA余绪(即文化类似DNA的五个特点)时对智质的遗传性的论述。智质的性状化表达即文化,故“文化遮蔽”就是智质遮蔽,就是智质的遗传性。王东岳先生通俗化讲课的重点是说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以及文化早期的维护性、晚期的戕害性,这些主要和智质的遗传性相关,所以没有更多论述智质的其他特征如操纵性、变异性、重组性和适应性等,此处也不涉及,希望深入了解的可以阅读《物演通论》第160章。

 

先生讲课说明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是从横向(即空间范围,即不同地理环境)上来说的,说明东西方文化形成之初源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物候条件,针对特定自然物候条件下的特定人群,这是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关键。而“文化遮蔽”使得这两种文化延续至今而无法各自突破。其实《物演通论》就是打通二者各自遮蔽的巨著,即在哲学深层兼容了东西方文化,只是尚未成为主流文化,所以在社会事实上还不算打破。

 

汤因比推测,人类的远古文明类型约有六百余种以上,但延续至今的只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的拼音文字之前也有象形文字,因为世界各地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只不过在后来频繁的交流发展中被拼音文字逐渐替代而中断了。但西方文化形成了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延续至今的另一个体系的文明,因为它表达的精神结构和社会结构是一脉相乘的,始终没有遭到彻底的颠覆,所以才被几乎所有史学家视为社会文明体制的一个系谱(见《物演通论》第160章)。国学或东方文化作为农业文明的典型的代表早已无法匹配不断发展的时代,所以才在工商业文明成为主流的时代被抛弃;西方文化作为工商业文明的典型代表在信息文明的今天,早就展现出其巨大的戕害效应而无法匹配人类的求存态势了。所以,打破既往人类文化的遮蔽,缔造新的匹配人类当下生存态势的新文化是人类社会求存的必须,而哲学巨著《物演通论》作为基础理论,必然是这个新文化的奠基。

 

我们可以选用《物演通论》160章对智质遗传性的表述权且视为“文化遮蔽”的概念:

意识形态的定格或僵化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必要基础,因此,即使智性的认知成果逐代积累,在相当一个演进阶段,一般也不突破社会既成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

 

也就是说,文化遮蔽或智质的遗传性是人类社会求存的必要基础,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维系自身存在度的自我保护。但当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乃至文化也需要同步变化才能维持存在时,文化遮蔽才对文化载体造成戕害,如清末的西方已经因为哲科文化的巨大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格局完全改变,中国国门也被迫打开,这时候的中国文化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只有迅速的文化转型才能维系自身的生存。所以,任何文化的前期都是维护文化载体生存的,但在需要改变的时候未能改变,就是变成戕害性文化。

 

另外,文化遮蔽是就特定人群的特定文化而言的,是整体性的概念。但如果把“文化”这个概念换成个体也适用的“认知”,则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认知遮蔽”。也就是说,“文化遮蔽”具体到个人,也是存在的。事实上,整个群体的文化遮蔽也正是通过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认知遮蔽共同来实现的;要打破群体的文化遮蔽,也只有从具体的个体的不断打破认知遮蔽入手。

 

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文化遮蔽表现在人类整体文化内部彼此的差异上;就个体而言,因为人类知识的体量越来越大,而个人能继承的知识有限,故当下的每个人都是在学习完最基础的知识以后分专业继续学习。

 

也就是说,人类的知识是由不同个体分别继承的。每个人因为彼此的专业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同,彼此的认知差异构成每个人不同认知遮蔽。如同样的一个人,画家看到的可能只是五官的形状、身体的线条,是比例是否和谐,是美或不美;心理学家看到的是你的表情、肢体语言等表达出的内在情绪;而医生看到的是皮肤下面的五脏六腑,是血管、骨骼搭建起来的整个内部结构等等……面对同样的人、事、物、乃至世界,我们认知的差异会导致我们能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陈铭在《奇葩说》举了一个例子,美剧《越狱》中,麦克要救出他的哥哥,因为他是个建筑学家,麦克看到的监狱和陈铭通过电视看到的监狱因此完全不同。陈铭看到的是囚牢、操场、犯人和移动的狱卒,而麦克看到的是墙壁后面的通风管道、下水管道、紧急通道,也就是说他看到了墙背后所有的东西。建筑学家因为和我们的知识背景不同,就能看到和我们截然不同的世界。

 

所以,个体的认知遮蔽更确切的说就是分工分科下的分化遮蔽。我们的知识结构就是我们“看”世界的“眼睛”,专业不同造成各自的知识架构不同,看待世界的眼睛或方式自然就不同。


 

而且,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学习过程和认知遮蔽的形成过程是同一过程,我们的文化认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就是不同的认知遮蔽或文化遮蔽。《物演通论》160章明确指出:

一切学习过程总是表现为使智性创造活动遭到屏蔽的效果,即无论学习的内容正确与否,任何人都很难无条件地改变对它的确认和固执,这种情形正是动物从本能过渡到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叫作“印随”或“仿随学习”:“刚孵化出来的小鸟,跟着它的母亲学习,实际上也可以跟着它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第一个行动中的东西学习。例如,假如一只小鸭在一个绿色的盒子旁边孵化出来,而绿色盒子走动,小鸭就会跟着它走。假如它在盒子旁边呆过一个时期,它甚至会永远跟着盒子,而不跟着它的母亲或同伴一同行走。这个行为对于以后的行为也有影响,例如它长大了在求偶时会追求像早期引随时那样的对象。”(引自《普通生物学》 张宗炳撰章)

 

也就说,鸭子终身追随母亲学习和人类执着于社会赋予自身的或从小耳濡目染的各种善恶美丑的理念终身不改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用书中的语言说就是“此项智性学习活动几与本能反射活动无大区别”。许多人小时候的经历或伤害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潜意识,即使在理性反思中意识到了,也无法改变。如《奇葩说》中的黄执中小学时被同学欺负,以致于一直不喜欢小孩,尤其是小学生时段的小孩。如有些小时候本来开朗活泼的小孩因为转学没有被新环境善待,以致于从此变得孤僻内向。如有些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那种伤要么是在自己极小的时候进入潜意识了,要么伤的深入骨髓,奠定了此后很多本能的反应。

 

《物演通论》160章还指出:

另一种原始的生物智性经验状态叫作“惯化反应”,亦属于学习行为中不可摆脱的基本定式:“这就是在用一个刺激重复处理时,动物的自然反应逐渐减弱,最后可能完全消失。例如,动物对于一个不很强的声音会转过头来对着声音,但是它在多次听到这声音后,它转向声音的反应就越来越少,最后就完全不转向声音了。蜘蛛对于音叉振动的强声有逃避行为,但多次处理后,反应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躲避。……小鸭对于鹰的模型的逃避行为也是如此,但是对于鹰的侵袭,因为各次的刺激有所不同,就没有习惯化……。习惯化不是由于疲劳,也不是感觉适应,因为反应随着刺激处理的天数增加而减少,并且在刺激停止以后一段时间内,它还保持习惯化。”(引文出处同前)这种学习行为模式导致学习的“失学”状态,即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反而自动处于熟视无睹的“失察”情境之中,一旦有人指出它最表浅的某个属性,常令众人讶异其简明中的深奥。

 

简单的说,动物对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消极影响的无关刺激无动于衷或不予反应就是“惯化反应”。例如:小鸟对反复从天空掠过的老鹰不再逃避;小鸟对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大街上的马不再害怕往来车辆等等。“惯化反应”可以使动物对无关刺激不予反应从而节省精力,避免无畏的能量消耗。

 

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的惯性化过程,即通过学习过程把理性反应转化为本能反应,对于纯智质或身体都是如此。无论体操、跳水还是舞蹈,任何一个动作的完美都是在重复一万次以上形成了肌肉记忆即本能以后。智质学习,也是不断重复以实现把显性意识(即理性)沉淀为知性的本能。小时候背的古诗形成终身记忆即本能以后无论何时不用思考只要一起头,就会惯性的背出来。对于思维模型的反复练习、对于专业学习的反复强化都是为了使之成为知性本能。如卖油翁滴油入铜钱、如庖丁解牛对牛极端熟悉后的整体感、如哲学家阅读哲学书训练出来的哲学感等等都是学习后形成的本能。这都是后天训练出的模式化反应。但如果换一组新的体操动作、一种新的舞蹈,换一首新诗,或让庖丁解羊,让哲学家画画、唱歌,都是去惯性化的学习,可以打破旧惯性,建立新惯性。

 

总之,认知的形成就是认知遮蔽的形成,区别只在于遮蔽的多与少以及你是否意识到了。正如许知远说的“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3、“形而上学的禁闭”之概念

 

《物演通论》在卷二开篇的61章就明确了了“形而上学的禁闭”之概念:

即使我们只是在讨论具体的“某物”, 那某物也早已是现象在精神中的某物了。即是说,“物的存在”或“非精神的存在”是不可直接指谓的存在,凡指谓为“存在”的存在均不免当即呈现为“观念中的存在”,是谓“形而上学的禁闭”。

 

所谓现象在精神中的某物”就是指“感知中的某物”,而人的感知都是有主观规定性的,如《物演通论》65章证明的感性规定性、66章证明的理性规定性,都说明了人的感应方式是先验的,所以王东岳先生讲课时通俗化为“感知禁闭”,即你的感知不是真空的通道,无法抵达本真的客体。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的禁闭”强调的是感知的非真性,而感知的非真性是先验的,因为任何感知主体的感应方式都是其特定衍存位相下特有的能知方式,是任何感知主体都无法突破的先验规定性。



(二)二者的区别


知道了“文化遮蔽”和“形而上学的禁闭”的概念,二者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

一言以蔽之:“文化遮蔽”强调智质的遗传性,是后天对文化的继承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交流或学习包括不断的深彻的反思来打破的;“形而上学的禁是哲学进入认识论阶段提出的概念,强调感知的非真性,即基因所决定的先验的感知规定性,是无法打破的


虽然,智质分化是对走到尽头的体质分化的接续,文化的保守与创新一如的基因遗传与变异,但文化的继承毕竟依赖每个人后天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基因,所以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如果分别放在文化环境完全不同的国度和家庭,分别使用完全不同的英语和中文,其文化认知差异一定是极大的。所以,文化终旧是后天形成且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而打破的。即使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类似于人类社会的感应属性,其文化的遮蔽性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新增信息量而不断打破。而“形而上学的禁闭”强调感知的非真性或规定性,这种非真性和规定性即使是在人类社会的递弱代偿进程中,也是随着抽象感知的层级增多而愈发复杂和失真,即感应属性代偿的有效性越来越低,直至最后趋于彻底无效。这正是“形而上学的禁闭”无论如何代偿都无法突破的表达。


充分的文化交流是打破“文化遮蔽”的前提,当东西方文化相互阻隔的空间被打通,如中国被西方打开大门,如现在的全球一体化,东西方文化就开始了相互的交汇融合。《物演通论》正是王东岳先生学习西方文化,同时和自身原有的东方文化深层融合、重组的产物。也就是说,思想家如王东岳作为人类文化的特殊载体,或者说代表着人类失存方向的文化载体,不仅起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更起着重组、创新,缔造新思想的代偿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是生存形势。这既是个体认知遮蔽不断被打破的过程,即不断跨学科消解不同专业边界的过程,也是人类整体认知遮蔽被打破的过程,即通过深层兼容东西方文化,建立了新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王东岳先生是无法打破形而上学的禁闭的。而且,人类社会的衍存位相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能知与所知,王东岳先生只是凭借个人的天赋,依靠个人的努力,成为了完成传承与发展的那个思想家而已。任何新思想的建立都是以前衍的知识和当下新增信息为基础的,与当下的生存形势相关联和匹配,不可能凭空建构或超脱个体生存的时代。

 

《物演通论》76章论述感应性三原理,最后一段论述“感应属性增益原理”时更是明确指出:

倘若物的感应性能呈现出某种似乎要突破上述天然限度的递进趋势,则表明该感应物正在逐步地趋近于失存,或者说其存在度正在渐次趋近于极端弱化的境域,因为感应属性无非是感应载体的一种代偿属性,是为感应代偿的增益原理”。【上述所谓的“天然限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感应载体(即主体)自身的依存所需之范围,这是有关对象的量(即信息量)的问题,或者说是有关把客体转化为对象的问题;其二是指感应性能(即主体的能知)本身的感应深度之界限,这是有关对象的质(即信息的含真程度)的问题,或者说是有关把对象还原为客体的问题。所谓“突破”这个天然限度,只对前一种情形有效,而对后一种情形无效。因为它之所以有效于前者,恰恰是由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度下降从而导致其感应属性增强(即主观性增大),而主观性增大当然只能使对象的客观性(或对象的客体性)越发遭到遮蔽和扭曲,亦即使之越发无效于后者。】

 

换成更通俗的表述就是:当作为感知载体的我们因为文化遮蔽导致代偿不足时,可以通过突破文化遮蔽、增加代偿的信息量来实现代偿的有效性以求存;但感知非真的问题,即“形而上学的禁闭”的问题,是无法通过代偿解决的,而且,每一次人类文化遮蔽的突破,或者说人类文化的分化发展,都必然导致感知非真或“形而上学的禁闭”的问题更严重,因为“知”的分化层级越多,耦合后的“真”度就越低。所以,在感性、知性阶段,感应属性代偿不足时,通过增加代偿的突破是有效的,甚至在国学导致我们停滞的状态下,突破文化遮蔽以求存是有效的;但人类晚级社会西方哲科文化迅猛发展的理性阶段,“知”的含真量越来越低,代偿的有效性越来越低,哲科的继续分化只会导致作为其载体的人类社会因为存在度的递弱更快的滑向失存的临界线。也就是说,感知非真的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如科学被证伪的速度越来越快,即“形而上学的禁闭”下的问题愈发严重。

 

总之,一方面,对个体上而言,你后天的环境、学习内容及自我选择的知识结构,形成自我的认知遮蔽,它是后天形成的,也可以通过不断跨学科学习而打破,当然也同时形成新的遮蔽。如果你意识到它的遮蔽,即自觉不认真(指自己通过理性反思明白“知”仅为求存的非真性),比起意识不到的人更容易打破。但形而上学的禁闭是由你作为人的基因决定的,是你先验的感知规定性,是你无法选择也无法打破的。另一方面,对人类整体或不同的群体而言,文化遮蔽的打破的取决于彼此的文化的交流重组、融合创新程度,取决于全球一体化的程度,通过了自然选择的新文化必然引领人类整体或不同的群体更好的求存。当然,新文化的建立也是通过具体的一个个人来实现的。但无论作为个人的思想家还是科研团队创造的“新知”都是人类整体的“新知”,其“知”的含真量都是递减的,“知”的代偿的有效性都是递减的,即“知”的非真问题,即“形而上学的禁闭”的问题都是愈发严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