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省内三本到世界TOP50,我每一步都想着咸鱼翻身” | 第一学历与人生

 人老颠东 2018-12-01

图片来源:lab.getapp.com


本科时期的学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难以避免会被提起,仿佛一个无形的标签。有人选择复读来改变这一标签,有人则始终如一默默努力不被标签盖掉自己的独特;有人以自己的标签为豪,也有人因此受到不公正的眼光。4~5 年不算短的本科时期,到底对我们的继续深造甚至人生之路有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呢?


“科研圈”在上周发起“本科出身是否决定未来”的讨论后,收到了近 300 位读者的见解和故事,有愤恨有无奈,有庆幸也有神伤,更有不屈与坚毅。




真正影响人生走向的不是本科出身,而是后天努力


Shaun我觉得本科出身对未来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能力、意志和信念等等个人特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本科出身的重要作用,正确看待本科出身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以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才能拜托本科出身的束缚。简而言之,就是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


Bruce-袁:本科毕业初入职场 2 年,第一次离开了供职两年多的公司,在近两个多月的圈外活动中,发现职场世界远比想象的大,不同教育背景下都有牛人、成功人士,虽然作为 985 毕业学生,但是我在职场中感受到的是真实能力、经验、人脉的竞争(认识介于一般私企)。并不是像学校时期认识的那样,不同学校的学生在社会有明显的档次分明,当然除非你处在一些学校集群的企业。

最重要还是要凭实力,拼活力。


Drift:我觉得看人,至少我没被影响到。

如果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较好的毅力和抗干扰能力,环境是动摇不了他的。资源上非名校的确和名校有很大差距,在以前可能这是一个痛点,但是现在是信息时代,想要获取资源很容易,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努力成为优秀的人,那什么都阻挡不了你。

如果个人是因为环境好才变得好,不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和目标。那就算大学读了名校他也抵抗不了社会上的诱惑,总要堕落几次才能长大。所以对这种人本科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


少侠你的剑:本科双非一本的学子表示 211 作用已经没那么大了,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能上 211 而且现在双一流  211 只剩一流学科,但是 985 的光环还在 。个人认为一流高校里也有二流的学生,反之也是,但是老牌 985 里更容易遇到大神,气氛的作用是潜移默化非常重要的,身边就有很多例子,能考上普通一本证明是不笨的,但是进入大学没有目标,活得像咸鱼的比比皆是。我觉得决定未来的是自己,歧视你最多的还是自己,本科院校只是 18 岁时的考试结果,有实力的大佬,有很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本科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十几年的努力与能力


匿名: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对“名校出身”有偏见。考进名校几乎绝大多数人靠的是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努力,你总是在意本科四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却不问在这之前他们所做的一切铺垫。不绝对化,本科出身会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觉得决定不了的,那是你没有去了解过那些优秀出身人的命运是怎么被决定的。


金城三:会影响,但是一般而言,本科出身更多会决定眼光,但是考上本科时展现出的能力其实是匹配这样的眼光。眼光太高,能力不足,容易抑郁。



本科时期的氛围和资源会对未来有很大影响


对的:会的了,影响很大,很明显拿我自己举例,本科双非学校,读博到了 985,但是看现在我身边 985 本科的师弟师妹,真的各方面能力、见识等真是比当时我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好太多,而现在他们的平台都是出国名校,好的机会多太多。这些肯定会影响未来,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了,这些真是不能比的,我只能说我努力!


Seraphim:先搞点批评再说我的观点吧,某些人总想着普通本科和重点本科出身都有同样的待遇是种不劳而获的思想。又是喊着不能高考一考定终身,又是喊不能只看文凭用人,高中不努力,大学不努力,全想着浑水摸鱼,这样的人什么出身都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
重点本科相比普通本科最起码在资源上是有着优势的,其次在学习氛围上通常也是普通本科无法比拟的,更优秀的人在更好的平台得到了发展,这样的出身不该被优先考虑吗?但这并不代表我认为本科出身会决定你的未来,决定自己未来的只有自己,只不过为了赶上这四年的差距你可能要付出比这四年的光阴多得多的代价。P.S:本人普通二本毕业还没拿到学位,现在正在努力还自己欠的青春债。


流星永恒:这就好比梁子湖大闸蟹和不知名的湖大闸蟹,同样的价格的话绝大多数都会选梁子湖的,并不是因为它的味道特别好或者营养特别高,只是因为它处在好的环境中!



找工作的时候还是会有本科出身的硬性要求


snaper:我觉得还是会影响到,作为今年国内排名前四高校的毕业的博士,在应聘高校和设计院等企业时,用人单位的 HR 还是会介意我简历上的本科学校出身的不好来问,虽然博士和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超过了系里面的大多数人。


匿名:以前听说某央企招聘隐形条件双 985 硕士,觉得不可思议又暗自庆幸。今年正在申请 phd,发现自己的双 985 已经是个劣势了,别人都要求双清北和华东五校。


小花猫:不管你认为怎样,单位要求第一学历,你有什么办法。


39号:不懂会不会,但是广西某某中医药大学真的是差,比起别人大学,我们科研啊什么的机会都比别人少,而且还强制选修,收着选修课的钱。现在外面已经有医院明确的说不要我们这个大学生了。我们被迫只能考研,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Running tortoise:本科出身人口大省普通三本,虽然后来考上了研究生,但自卑感仍然存在且缺乏自信,不过也有另一种好处就是非常容易知足,不会出现什么心高气傲的现象。不过在就业方面确实会受影响,现在研三,想回老家就业的时候发现好点的工作门槛极高。总的来说,好的影响大于坏的。


ljp.:当然会,在某研究院实习小半年,最后发现就算能留下来也只能是企业用工,明确以后入编的要求之一就是本科得是 211 以上。


鲁小傲:明年国内双非高校博士后出站,目前简历投到四家单位(包括两 211,两 985),其中,两 211高校明确因本科学校拒绝,两985高校目前待定……



来自 HR 的声音


方理华-Emerald:这个命题表述的科学性有待商榷,就着这个命题说结果,本科出身应该是会决定未来。高考有诸多不公平,但广义来看,是对人的(智商特点)的一种分类(筛选)。因此,不同级别的本科学校,总体智商(特点)是不同的,群体性的未来也很大程度上会有明显区别。日常看到的下里巴人出身的成功人士,其比例比阳春白雪出身的成功率应该低不少,可惜目前没有(无条件)进行准备的分析和统计。上述归纳是我们在过去面试了几千号朋友的基础上感受到的。当然,非 985/211 的学校里面情商高的不少,这一点是非常符合社会的需要,也是该类院校学生的福音,如果加以好好学习科学技术,成功的确指日可待。



本科不够好,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翻身


匿名会,但有机会翻身,前提是无视学校的教学和优秀的标准,按照学术界对优秀的标准去自学。本人背景:高中学过竞赛,喜欢物理但是偏科考不上好学校,只能读个双非师范学校的物理专业,研究生凝聚态理论方向。曾经通过北京大学的夏令营,却拿不到保研名额放弃了。本科背景:物理学院做物理的老师不超过五个,其实就是个材料学院,水分大家懂的。这学院完美的阐述了国内科研体制的毛病,教学也惨不忍睹,几乎行外人教物理(老师物理水平不如高中竞赛生你们信吗),对优秀的标准被学生会的人和行政人员瞎定义。考试几乎原题,写法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就莫名其妙掉分。什么都不懂考前背题就能上 90。保研名额就两个。本人做法:一开始打算走保研,发现要高分得听老师的话写才行。为了追求真正的物理,不愿意听连物理都不懂的人给你授课,最后我基本不听课了,考试裸考,网上找最好的英文教材自学,课后题都做。绩点奖学金我也不放在眼里了。自学四年后,物理基础已经很完整了,甚至超越了不少 985 的学生。最后代价就是专业课平均分只有 80 多,第一第二都有 90 多,只能考研了。那些第一第二的,他们的目标只是想混个好学历,当个中学老师,到了研究生学个实验,都被导师喷基础太次。这就是大家看到双非学生基础差的现象。总结:谨慎思考学校定义的优秀对学术上来说是否真的优秀,如果不是就自学。可以厚着脸皮去找外校的老师同学指点。


匿名:自身经历说明不会。本科是省内三本,硕士属于科研院所,博士是世界 Top50。目前博士在读…自从进了本科,后来的每一步都想着咸鱼翻身,什么滋味都尝过。最后想说虽然不会决定未来,但是会影响后来的选择。现在学校认识的博士同学大部分是从国内 985 来的,相比于别人的自信洒脱,我更是小心翼翼,时刻担心被淘汰。每天的经历都在告诉自己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也能自信洒脱吧。总之,既然曾经没努力又想有好的未来那以后就需要更努力!


图片来源:nawrb.com


因为本科出身而受到歧视


002301有sci,就因为学校差,博士面试时考官直接问我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吧?导师带你的吧?我忍……后来入学后知道就是因为我两年比他的学生三年发的文章多而且影响因子高。


Mr.L~YUKI:我认为会,本科出身不是名校,考研调剂时都会有歧视


苗小敏:会,真的会。我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但是师资力量还是很好的,学习氛围也很好。后来觉得读个研开阔开阔视野,去南方的某所学校学习,研究生确实考上了,一志愿报考,所有人都认为可以拿一等奖学金的,爸爸妈妈高兴得不得了,觉得学习学出路了。结果公示名单时是最低等。学校列了硬性条件:985/211/ 双一流一志愿一等奖学金,其他不符合最低等。我分分钟都是想离开这样的环境,学校比不得社会,作为学生,很明显觉得自己被鄙视嫌弃,以后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充满了恐惧不安。这样的条件我觉得影响到了我对未来的心态。


gxx:本科鄙视链的味道在国外更浓厚。



不同本科的群体尺度有差,但还是因人而异


春暖花开:从统计意义上将,会;从个体上讲,比较复杂,跟谁学、学什么、怎么学,都决定这四年的效果,而学校只是“跟谁学”的一部分。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重出身,是统计优化的结果,无可厚非。
统计意义上,抱怨本科出身影响考研和找工作的人,大多数是错误的,只有少数是正确的。


驭风者:一切都分内因与外因,所以如果仅仅因为天才生活的环境不好就否认个人的能力,那是绝对不公平的,再者如果说天才能在这样一种消极怠惰,资源紧缺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心智没有被改变,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那我可以说他可以比大部分好学校的人的意志力等各方面要强的。




不论出身如何,还是要努力呀


匿名:本科出身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但不是决定性的。就比如考研考博来说,我本科和硕士都是普通学校,博士来到了清华。虽然机遇总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我们还是要以乐观自信敢想敢做的态度时刻准备着迎接机遇,这样至少不会在机遇来临的时候后悔曾经荒废的时间。与君共勉。


祥子:非双一流本科生,但这不是让我们止步不前理由。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Prescientist:我觉得很可能今后科研的大门会向双非的本科生关闭了。我高考的时候因为志愿填报不当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被调剂到了一所双非的一本院校,后来通过统考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读研究生。但这么多年过去之后,我发现目前所在研究机构招生的时候,211、 985 保送生占比超过大半,导师们即使在统考生中也不愿意挑双非院校的学生。不过没关系,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用会发光,只是道路比较曲折罢了。


匿名:07 年读的大学,本科是个二本,山东的学校,但录取分数线比一本线高十多分。这个学校图书馆的书无论文理科,都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经典,评论类或考试类的书很少,身边的同学也很勤奋,美中不足就是科研实力一般,是所教学为主的学校。在这种好环境的熏陶下,我后来读博翻了身,现在在某 211 做科研岗老师,感觉虽然是 211,学习氛围还是不如曾经读本科的那个二本学校……



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本科出身的差异的确产生了诸多不公平,但也有一群相信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不论本科院校排名如何,从始至终地用努力和成绩铺开前路。



以上的分享可以给你带来思考和鼓励吗?

还有更多更自己的经历想要一吐为快?

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