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博物馆

 吴奇郭粤吴宏伟 2018-12-01

  天辽地宁,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是一片写满传奇的土地。这里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距今28万年前,人类开始在辽宁大地繁衍生息,逐渐从蒙昧迈入文明。距今五千年前,红山先民创造的文化预示着辽河流域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的方国文明,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基础。秦汉以来,匈奴、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族此消彼长,先后建国,在与汉文化的碰撞交汇中走向融合,创造出丰富的历史与多彩的文化。本展览旨在以丰富的文物资料,为广大观众展示古代辽宁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

30万年前的营口金牛山遗址--- 25万年前的庙后山文化-- --7万年前的鸽子洞文化----4万年前的小孤山仙人洞遗址--8千年前的阜新查海遗址--7000年前沈阳新乐下层文化--小珠山文化(7000-4000年前)--6千年前的西辽河红山文化(6000--4000年前)-- 小河沿文化 (5000---45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100--3500年)--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3000--3500年前)--高台山文化(距今3000年)--商周--战国,东北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满族先祖)、东胡(鲜卑祖先)、秽貊(扶余、高句丽)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斑鹿上下颌骨  鹿角   剑齿虎上颌骨    营口金牛山遗址   旧石器时代(距今28万年)
金牛山出土的石制品用脉石英制成,石核较少,石片较多,以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前者数量多,石器的打片方法、加工方法或类型都与北京人相似。金牛山遗址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

喀左鸽子洞遗址位于喀左县甘昭乡的大凌河西岸,距今约7万年。鸽子洞人主要用石英岩石制作石器,形体趋于小型化。通过洞内灰层中出土的动物烧骨可知,羚羊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狩猎对象。洞内还发现了人工生火的遗迹,这是人类控制自然的一大进步。

穿孔项链   旧石器时代  小孤山遗址出土
仙人洞遗址位于海城小孤山镇,距今约4万年,发现刮削器和用于狩猎的石球等石器多达万件,骨鱼镖、骨矛头、骨针及利用动物牙齿、贝壳做成的装饰品为国内同时期遗址所罕见,说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也显示出辽宁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进步。

刮削器   旧石器时代    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出土(距今40000--20000年)

骨针  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出土(距今40000--20000年)
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保存完好的洞穴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为复原当时人类生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也是认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东北地区发展历史的重要材料。

骨鱼镖 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出土 (距今40000--20000年)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也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骨鱼镖,选用鹿角为料,以锯、切、刮等多种技术制成的,两侧做出双排倒刺,便于插牢猎物。

陶器   查海遗址(辽宁阜新   距8000年)
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片,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兴隆洼遗址中发现红山文化早期、中期房址分别打破兴隆洼文化聚落围壕的地层关系,又具有早期石器文化遗存的特征,经C14测定年代距今7470+80 ——6895+-205年大大早于红山文化,与红山文化前身有关,可称“前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与红山文化分布地域大体相同。这表明兴隆洼文化与红山文化具有传承关系可能就是红山文化的源头。

鼓腹陶罐  桶形罐 陶罐  陶杯  查海遗址出土
查海遗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沙拉乡查海村西五里当地称为'泉水沟'北坡的向阳扇面台地上,距阜新市区25公里。查海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82年发现,到目前已进行过7次发掘,发掘7600平方米。揭露出遗迹、遗物有房址 、陶器 、石器 、玉器 等。经测定,查海遗址年代为距今7600±95年,加树轮较正,已超过8000年,是目前东北 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

蛇衔蟾蜍陶罐    阜新查海遗址出土
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蛇的图像。这件夹砂黄褐陶敞口筒形罐,其一面浮雕单只蟾蜍,另一面浮雕蛇衔蟾蜍,蟾蜍作四肢张开惊恐逃跑状,蛇张口衔住蟾蜍右下肢,作用力摆动尾部状。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蟾蜍装饰
查海遗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沙拉乡查海村西五里当地称为'泉水沟'北坡的向阳扇面台地上,距阜新市区25公里。查海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82年发现,到目前已进行过7次发掘,发掘7600平方米。揭露出遗迹、遗物有房址 、陶器 、石器 、玉器 等。经测定,查海遗址年代为距今7600±95年,加树轮较正,已超过8000年,是目前东北 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

玉匕  新石器时代 查海遗址出土
查海遗址出土玉器全部用全部选选用“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类,器类有孒,匕形器,弯条形器,管,以及斧、锛等工具。造型规整,已掌握了以管钻法钻孔的技术,开启了东北地区制工艺玉先河,对后期红山文化的玉器有深远影响。

陶器   沈阳新乐遗址出土   距今7200年  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

斜口陶器 新石器时代  新乐遗址出土


陶器  小珠山遗址  小珠山遗址又名土珠子遗址,(距今7000--4000年)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中部的吴家村西,为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

玉猪龙高15、宽10.2、厚3.8厘米,是红山文化后期玉器的代表作,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白色蛇纹叶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也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


大勾云形玉配  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前)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第16地点出土
勾云形玉佩长22.5、宽11.5、厚0.5厘米,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器物之一,一般都出土于中心大墓,玉佩青绿色玉,中心透雕,呈卷云纹,四边卷角,佩的正面磨出与纹饰相应走向的线沟槽,背面钻有四鼻孔。勾云形玉佩造型各异,抽象、幻化而神秘,其形状似鸟非兽,令人产生无限暇想.勾云形玉佩的基本形态源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简化玫瑰花卉纹的卷勾,可称为“玉雕玫瑰”。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

勾云形玉璧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玉文化是红山文化的先祖们集体的智慧而集中反映在原始部落首领惟玉而尊的特权之中。65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就是中华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码---系统化了的原始象形符号。
勾云形玉佩也是红山文化代表性玉器之一,它不是一般性的装饰品,也不是对于某种使用工具或具体动物的直接摹仿,而是为适应当时的宗教典礼需要专门制作的。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出土了一件勾云形玉佩,它由浅绿色玉制成,呈长方形薄板状,中心镂空作勾云状回旋,四边出勾角和圆突,有正反面之分,正面磨出与中心纹饰走向相 致的浅槽,反面光素无纹。该勾云形玉佩温润灵动、寓意深刻,是同类器物中形体较大也较规整的一件。从勾云形玉佩通常出土于等级较高的中心大墓,并且多放置于墓主人的胸部等人体关键部位来看,它可能是当时祭司的专用物品,可能被用于沟通祭司与上天或祖灵之间的媒介,具有其它器物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勾云形玉璧  红山文化
红山先祖们用玉器的形状,使用位置,以及排列组合,创造了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这个基本象形原始码先后和中国各地史前文化里的文字因素互相影响融合,最终在夏商之时创造了甲骨文金文石文---中国的象形文字。红山玉文化就是红山先祖将自然界里的形象和现象复制和概括而成的一种人类信息沟通的象形符号。这类象形符号就成了中国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甲骨文金文石文出现在商代。而据专家说商王族系就是红山文化的后裔。


碧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出土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内,玉猪龙被普遍发现,且完全是标准规范模式,玉质好、做工精。截至目前,已发现有大大小小20多件。通常背部都有一两个穿孔,似可作为饰物系绳佩挂。考古发掘告诉我们,玉猪龙多出土发现于墓主人胸前,象征着墓主人的某种权力,应是一种通天神器,在先民祈天求雨、农业丰产、人丁兴旺的祭祀活动中,玉猪龙可能被作为一种通灵的神物,它既可能是氏族部落的图腾,也可能是祭司的法器,执行着沟通天地、沟通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职能,是持有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还可能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那么,为什么这种抽象化的“神灵”是猪首龙身的造型呢?它又说明了什么?研究表明,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在这一时期,猪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它既代表着财富,又象征勇猛,也可能是最早驯化成功的家畜。在现已发掘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和牛河梁遗址中,都曾发现大量的猪骨遗骸,说明红山人除把猪作为一种食物外,还常把它视为一种“通天神兽”。或许正是所谓“在地为猪,上天成龙”的传说,使先民创造出了这种猪首龙身的形象。
其实,远在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龙形象。早在8000年前的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当中,就曾出土过与玉猪龙形体相似的玉玦,玉玦呈环状,一侧有一道窄缺口,看似龙的躯体,据专家考证应是龙的雏形。而红山“玉猪龙”或是同一文化共同体的徽铭标志,有可能是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的族徽。这种抽象化神灵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发达的标志,也是宗教生活的需要。当中国古代文明开始向蒙昧时代告别时,龙的形象便应运而生。

隔着展柜的玻璃拍摄效果不好,去百度上下载了一张,可以将细节都看的更清晰。


双鸮玉佩    挖掘于牛河粱遗址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马蹄形箍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巫人  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第4号墓 出土      红山文化代表玉器之一
在红山文化中,玉器是原始宗教的祀神器,巫师是玉器的持有者;玉器不是当今人们普遍认识中的礼器,而是神器,是以玉祀神的时代产物。玉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矿石,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基因,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进入了以玉祀神的阶段。

绿松石鱼形坠饰  红山文化早期

玉凤  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积石冢墓地。玉凤造型简洁生动,线条优美,出土时位置是枕于墓主人头下的,可见这件玉器对墓主人的重要程度。
玉器产生的原动力在其审美功能。玉器所用的材料为质地细腻、色泽美丽、湿润坚韧的矿物质,即“石之美者”。玉器是由于它美的特性而与普通的石器分离开来,并因此而被赋予很多的象征意义和功能。辽宁省博物馆玉器藏品资源丰富,从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到明清时期的玉器工艺品均美奂美伦。红山文化后期,约距今6000~5000年。是辽西地区空前绝后的玉器繁荣时期,在玉器的器型种类和数量上都有飞跃性的进展。

玉璧 心形玉璧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早期

双联玉璧   新石器时代   挖掘于牛河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

玉玦  红山文化早期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两大玉文化中心。

三联玉璧,玉鱼, 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牛河梁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
玉鸮、玉鸟出土玉阜新胡头沟墓葬。
玉龟   玉龟出土于牛河梁第五地点中心大墓,年代距今5500—5000年。两龟呈黄绿色,龟颈微缩,并雕出口、目、四肢和龟足。龟背微弧凸,光素无纹,做工精致。由于形体大小略有差别,故有人认为是雌、雄各一,或有人认为非龟是鳖。在上古时代,龟和鳖是长寿吉祥物,是人们崇拜的神灵,中国早就有了千年龟万年鳖的说法,把玉龟和玉鳖放在死者手中,希望龟神与鳖神在另一个世界里保佑死者。
玉鸮  出土于辽宁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墓葬,年代距今5500—5000年。
玉鸮于淡绿色玉,表面泛黄,全器作成展翅的鴞形,头部雕出耳、目和喙,尾与翅均雕出羽纹,鴞的形象生动,简练概括。玉鴞即俗称的猫头鹰,它能昼伏夜出,火眼金睛,面对红山地区虎豹豺狼熊等大量的猛兽,红山人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本能地羡慕这种飞行动物,还有玉鸟、玉凤等,被视为吉祥之鸟,并向往着像它们一样远走高飞,达到通天接地的愿望。这些飞行动物应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关,也富有很深的宗教意义。
玉鸟 (左下)淡绿色玉,泛黄白色,外轮廓为展翅状鸟形,装饰极为简略,处头部以极浅的圆雕手法表现五官之外,无其他细部表现。

距今约四千年以后,经过古国时代各地部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进入夏商王朝与周围方国并存时代。辽宁地区既有“与夏为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又有多类型的其他青铜文化,构成商周北土的不同部族方国。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与中原夏商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是后来东北不同系统民族文化的源头。

陶鬲   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距今约4100年至3500年)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相当于中原夏到早商时期。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该文化拥有呈立体分布的城堡群、彩绘陶器、仿铜陶礼器及成组玉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礼制已经形成,该文化雄踞燕山南北,盛极一时,是能与夏为伍的北方强大方国,可能与文献所记商代北土“燕亳”有关。

夏家店文化:夏家店文化是内蒙古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夏家店遗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夏家店村境内)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
时间:下层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上层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300年。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时间:整个二里头文化大约为公元前1900一前1600年

陶豆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连柄戈    夏家店下层文化
这件青铜戈出土于渤海湾北岸,我国唯一的一支青铜连柄戈权杖,不仅具有夏到早商时期铜戈的特征,该戈形制特殊,而且为戈头与铜柄连铸,极为罕见。全长80.2厘米;戈头直援直内无胡无阑,援长20、宽4、厚0.6厘米,柄铸菱格连珠纹,援中有脊,柄端有球形镦,,据说挖出来时戈头上还镶嵌着 ' 小绿玩意 ',不过当时就掉了。专家称应该是装饰用的绿松石。
关于这青铜连柄戈的年代,根据遗址中还共出夹沙褐陶、黑陶,纹饰多为绳纹,而且同时出土的两件陶器也都是比较典型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器物,于是推定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为距今 3500 年左右。此戈规整精细,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已经掌握了一次用上千克溶液铸造的技术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为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之青铜文化,分布地点为内蒙古、西辽河一带。在特征上,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陶器技巧已经明显纯熟,戈、矛、短剑、 镞、饰牌青铜器常常于墓葬品中发现,因此被视为青铜时代的晚期。
西周时期,燕山北麓到西辽河一带活跃着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部落。从考古学材料分析,夏家店上层文化并不是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发展而成的,也就是说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直系远祖并非夏商时期当地氏族部落的后裔。他们之间无论从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还是手工业生产水平上看,都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迹象表明,从下辽河北部地区向东南迁移的一支古老部落,征服并逐渐控制了西辽河流域至燕山一带,在春秋早期其势力已完全统治了燕山北麓。

青铜匕首  夏家店文化   (公元前1000--公元前300年)

饕餮纹彩绘陶鬲  (中上)商(BC1600---BC1046年)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大甸子早期青铜文化墓地出土。器形大敞口、口沿外撇略下沉,弧腹,底承三中空袋装足,通体以红彩绘画变体饕餮纹。

彩绘壶口双腹罐   商(BC1600--1046BC年)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大甸子早期青铜文化墓地出土
唇口外敞、斜直肩,环形小腹、束腰、鼓腹,假圈足略外撇。器物整体造型优美端庄,各部比例协调,通体以黑彩和红彩搭配绘画几何纹和双连体回纹。

马厂沟青铜器窖藏
1955年,马厂沟出土16件周初铜器,其中有鼎、甗、盂、罍、卣、壶、盘和鸭形尊等,盂的铭文为“匽侯作盂”,系燕侯所作的盛食器,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出土的西周 青铜器。喀左所在的辽西大小凌河流域历来是出商、周青铜器的地区,喀左县所出尤多。据传1941年在喀左咕噜沟村曾出土大鼎,1955年以来先后6次在马厂沟、北洞、山湾子、小波汰沟等地发现了铜器窖藏,所出铜器大都为西周初年燕国祭祀山川时埋藏的礼器。种类有鼎、簋、罍、盂、盉、卣、壶、盘、尊等。大部分器形表现出西周初期铜器的特征,间或也有商末的铜器,如所出簋已有方座双耳。有的铜器带有地方特征,如鸭形尊即为中原周器所未见。喀左西周铜器多有铭文,重要的如匽侯盂、斐方鼎、伯矩甗、圉簋等。铭文内容大都与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现的青铜器铭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两地所见都有匽侯,且字体一致,都有“匽侯亚”和“伯矩”以及圉器,证明周初燕国的势力范围已经达到辽西地区。

2014年拍摄于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这件华子尊和华子卣和辽博展出的青铜器(鱼尊,始伐卣)从器形上非常相似,很有一脉相承的味道。

殷商青铜器铭文常用字

商代氏族名见于燕国青铜器铭文中的,有举,戈,亚,史,鱼等30多余种,数量之多,在诸侯国中实属罕,辽宁发掘的青铜器铭文中也有相同姓氏,文字出现。

饕餮纹鼎   商代   喀左马厂沟青铜器窖藏出土
1978年,喀左县境内出土了一件商代早期大鼎,此鼎饰以兽面饕餮纹,双立耳,深圆腹,三足兽面锥状,通高86厘米,重达50多公斤,铸造时间距今约3200年,是我省前所未有的重大考古发现。
经比较研究发现,该鼎铸造时间比殷墟的司母戊大方鼎、妇好墓的大圆鼎要早。在我国商代青铜器的断代研究上有一定的重要性,不失为一件珍贵的标准器。
专家认为,西周时期的“北土”就已经包括今日的辽宁,该鼎的发现证明商代的文化在辽宁“生根”。

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五千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饕餮纹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面纹。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据陈公柔和张长寿先生研究,无身兽面纹的最原始形式,只是一对圆泡状乳钉,以表示兽面的双目,渊源可直溯到二里头文化,后来逐渐增添鼻角口耳眉,成为器官齐备的兽面。眼目是兽面纹的主体,由于兽面纹一般其实只见有双目,它原本应当源自史前的眼睛崇拜。史前彩陶上有成对眼目纹,玉器上有成对眼目纹。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了标准的兽面纹,也有了兽面纹的简化形式即眼目纹。据汤惠生先生研究,萨满教中的天神同时也是太阳神,太阳神往往被绘制成眼睛状,因为在诸多古代神话中,太阳被称为是“天之眼”。如波罗门教的太阳神,又称“天之眼睛”或“世界的眼睛”。持这一类观点的学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饕餮纹并不仅仅是一种兽面纹,饕餮当为天神或太阳神之属,饕餮纹中对眼睛的强调,正是其作为太阳神——光明这个特征的描述。

对称的青铜器饕餮纹,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鹿首铜刀  牛首铜削    商代

宽带纹贯耳壶  西周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鸟纹附耳浅腹鼎

鸟纹附耳浅腹鼎纹饰

“蔡”  簋          西周

鱼尊  西周

卷体夔纹蟠龙盖罍  西周 (前11世纪)喀左县平房子乡北洞村出土
此展品为西周早期文物,通高44.5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6.5厘米。此器造型玲珑,工艺精美,盖上有半浮雕龙纹,通体作蟠龙状,盖面及周沿以三个长尾夔龙纹盘绕,中心一蝉纹,龙身腹底对应于盖面中心处也饰一阴线简化蝉纹。器身上腹饰对相变形卷体夔(kui)纹,突目、利爪、尖齿;下腹饰兽面纹,近底及圈足饰夔纹,通体以雷纹衬地。

夔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青铜器上的装饰。夔是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一说为龙纹、蜗身兽纹。《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蟠龙首

蟠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古代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古代传统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雷乳纹簋  西周    喀左山山腕子青铜器窖藏出土
雷乳纹,青铜器上较简单的纹饰之一。纹为凸起的乳突,卅成单行或方阵(四方连续形式)。另有一种,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以雷纹作地纹,称为“斜方格乳钉纹”、“乳钉雷纹”。寓意百子千孙,多福多寿,大富大贵。盛行于商周时期,殷周之际,乳钉突出较高,周初有呈柱状形的。

“史伐” 卣  西周早期   1955年喀左县海岛营子村马厂沟窖藏出土
史伐卣(you),器通高24.5cm,椭圆口、深腹、圈足、提梁两端饰牛首,盖上有矩形捉手及角状突起。盖与口沿下均饰纹饰一周,以雷纹衬地,上浅浮雕夔纹,上下各界以连珠纹,提梁上饰并列蝉纹。盖及器内腹部铸有相同铭文:'史伐佐父壬尊彝','史'为职,'伐'为名,'父壬'为'伐'父亲。殷人有以干支为名的习俗,因此这应该是殷遗民所作器。卣为盛酒器,祭祀时多用来盛放名为'秬鬯'的香酒,在饮酒成风的商代,提梁卣非常流行。周人以酒为鉴,因此西周以后,卣就已经不多见。

牛文罍     西周

西周鸭形尊  (复制品,原文物调拨于国家博物馆)出土于喀左县马厂沟洞器窖藏坑,----辽宁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圆形的尊口开在鸭背上,而以中空的鸭身为尊体,内可盛物,当是用于祭祀的特种礼器。鸭形尊出现在西周早期,迄今国内仅发现此一例。据考证,我国驯养家鸭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此尊恰好是这一历史的实证。


“伯矩”甗 (左) 饕餮纹甗(yan)  西周 喀左青铜器窖藏出土
经历代著录和近现代考古发掘报告可知,伯矩甗、伯矩鬲、伯矩簋等“伯矩系列”,在我国已发现的商周青铜器实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较有代表性的伯矩青铜器有:伯矩甗一件,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铭“伯矩作宝尊彝”;伯矩盘一件,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铭“癸伯矩作宝尊彝”;伯矩壶一件,铭“伯矩作宝尊彝”,收藏在华盛顿;伯矩簋两件,一件清晚期出土后流入英国伦敦,另一件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竹园沟,收藏在宝鸡博物馆;伯矩鬲两件,分别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和辽宁喀左山湾子,铭“在戊辰匽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无论在首都博物馆,还是在辽宁省博物馆,伯矩系均为镇馆之宝。
以喀左伯矩甗为代表的珍贵青铜器,为考证西周早期的社会分封制度和经济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例和线索。例如,伯矩家族的封伯史料显示出周王室封召公于燕的基础上,由召公在燕地封伯的现象,进而推导出西周实行“两级封伯”的结论:一是由周天子代表最高皇权、中央政府封伯,一般是封二伯,分掌东西诸侯,可称为“王官伯”,这是“一级伯”;二是由周王任命地方诸侯中的贤明者为诸侯长,管理一方诸侯之事,可称为“方伯”,即“二级伯”。伯矩家族应是召公在燕地所封的地方伯,即“二级伯”。
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和伯矩有关的金文资料更是详实珍贵。据“卫釐”铭文,周懿王三年三月,伯矩向裘卫要了一件瑾璋,值贝八十朋,协商以土地十田交换。伯矩随后又向裘卫要了赤琥两件等物,值贝二十朋,协商以伯矩的三田土地相交换。为此,裘卫履行了报官手续并落实了土地转让;据“三年卫盉”铭文,记录了伯矩用他的十三田,换得裘卫的玉器、礼服等;又,据“九年卫鼎”铭文,在周懿王九年,伯矩和裘卫之间又进行了一次交易,伯矩以其下属颜的一块林地,换取了裘卫的一套马车和车马具。为此,裘卫还配送给伯矩的夫人姜三两的帛,后来,裘卫还实地踏勘了这片林地,确定了林地的四至并堆土垄为界标,这一交易过程在铭文中均有翔实的记载。卫,是周王室主管王的衣物的官员,从这些事实中可知,周王朝对土地所有权转移的管理十分清晰和具体,伯矩家族在当时地位显赫,是西周早期的宗周王室和燕国上层的重要角色,伯矩是周王朝的要人,在当时周王朝的上层社会表现得十分活跃。

(此图片来自百度转载在此向上传图片的作者表示感谢)
以伯矩甗为代表的喀左青铜器,证明了辽宁大地与中原的密切关联,证明了东北文明与华夏文明的一脉同根性。乔梁先生在《燕文化进入前的辽西》一文中指出,战国后期,燕国驱东胡、置五郡、筑长城是中国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件,由此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被正式纳入中原王朝体系的版图,为即将形成的秦汉帝国对东北的有效管辖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态势也由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登屰” 方罍   商晚期青铜器        辽宁喀左县小波汰沟出土,
罍(lei)体呈近长方体,通高51.3cm,矮颈、有肩,圈足外撇,肩部一对兽首衔环耳,四阿斜坡形盖上为一四阿斜坡形钮,器身有六道棱脊,正面一对不连续棱脊把器盖和器腹部分的突目饕餮纹剖为两半,颈部和圈足饰相向夔龙纹,肩部饰凤鸟纹。盖内阴刻铭文“登屰”二字,当为作器者名,此族所做器商末多见。不管是从形制还是纹饰来看,此罍都是沿用商朝样式,时代在西周早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