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挥中医特色攻克艾滋病

 河南老刘 2018-12-01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本质含义和特点,认为根据这一方法论可以开辟一条攻克艾滋病的新思路,其疗效的关键就在于辨证的精确。并分析了目前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误区。

自从现代医学发现了感染性疾病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寻找杀灭体内病原体的药物就成了治疗这类疾病最让人信服的思路。当医学家们面对棘手的艾滋病而求助于中医学时,大都仍囿于这种思路,希望能在中草药中找到抗HIV的药物。这实际上完全失去了中医特色,也就无法在疗效上比现代医学有更多的突破。本文试图从阐述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途径确出发,揭示一条治疗艾滋病的新思路。

Ⅰ、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1)中医学的健康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同人的生命体结合的产物。阴阳五行学说是描述物质世界中各种有机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动态平衡。

中医学引进阴阳五行学说以后,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系统,人体的全部生理功能被分成阴阳两类,并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健康观、疾病 观和治疗观。

中医学认为,健康的人体是一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五脏功能平衡而协调;疾病就是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根据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进行纠正、调整,就是中医的治疗观,教科书上称之为辨证论治,证,就是指机体所处的状态。当患者的机体状态发展到极端不平衡时,就无法被纠正而死亡。因此,中医学认为“没有必死之病,只有不治之证”。

(2)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细菌、病毒的

中医学中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概念。中医学的病因理论对外邪的认识, 是根据其作用人体后,机体状态改变的情况进行归纳分为类的。因此,中医学针对外邪的祛邪治疗,本质上仍然是根据人体的状态改变的情况进行纠正,而不是撇开患者的机体状态,只针对外来致病因素。

(3)中医学治疗蛔虫病的特色

现代许多学者总认为中医学的这种病因理论,是因为当时人类对微生物的无知。然而下面的例子完全可以说明这个结论太草率了。

成书于西汉末年的《伤寒论》中有一首治疗与蛔虫有关的疾病——蛔厥的中药方剂乌梅丸。虽然中医学此时已明确提出了蛔虫的概念,但在治疗时却不用当时已认识到的具有杀虫作用的药物,只用乌梅安蛔,并配大量的并无杀虫作用的温热性药物附子、干姜等。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这种病虽然有蛔虫,但从病人的身体状态来看属脏腑虚寒。《本草经》中的杀虫药多为清热燥湿之品,若服之虽能杀虫,但对病人的身体却是雪上加霜,所以不用。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4)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的区别

中医的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都是着眼于人体进行治疗,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辨证论治并非是针对外在的症状进行治疗,中医最反对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思路。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药理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外在表现所反映的内在脏腑之间失衡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用这种方法治疗艾滋病恰好避开了直接针对艾滋病毒,因此艾滋病毒善于变异的难题也就不存在了。

(5)中医的辨证论治能清除体内病毒

对运用这种治疗途径治疗感染性疾病,现代医学最大的疑虑大概就是它到底能否清除体内的病毒彻底治愈疾病。

五六十年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在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的严密监控下,治愈北京地区流行的乙脑,就很能为此作出说明。

白虎汤是中医学中治疗高热汗出属阳明证的方剂,医学实验没有发现其有抗乙脑病毒的作用。北京地区解放后第一次流行乙脑时,蒲辅周老先生根据患者的表现,辨证为阳明高热证,用白虎汤即治愈了很多患者。当乙脑又一次流行时,人们根据蒲辅周先生的经验,仍用白虎汤,却不能治愈。蒲老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由于当年夏季雨水过多,这次乙脑患者不仅有高热,而且湿邪重,于是在白虎汤中加苍术一味,有效扼制了此次乙脑的流行。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辨证论治能够彻底治愈感染性疾病,疗效的关键在于辨证的精确。

Ⅱ、中医治疗艾滋病常见误区分析

(1)第一种误区就是寻找抗艾滋病毒的中草药,上文已分析。

(2)第二种误区是在辨证时直接把现代医学的理论简单移植到辨证论治中,认为现代医学的“免疫力”和中医学的“正气”相同。这样就得出“免疫缺陷”和“正气虚损”等同,对艾滋病的辨证结果就得出了正气虚损的错误结论。

中医学认为,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由阴阳两个部分组成,如果把免疫力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事物,当然也不例外。 按照现代医学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概念, 非特异性免疫缺陷所导致的机会性感染就完全是随机的,不会有任何规律可言。然而事实上,艾滋病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机会性感染的规律性很强,直到免疫系统完全崩溃。这就说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缺陷只是免疫力的某一方面受损。

另外,艾滋病患者的免疫损害,是因为感染了HIV的结果。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就应该用中医的外邪理论来认识HIV的邪气性质。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医学中没有病毒概念,只要我们弄清了感染HIV后人体状态改变的情况,就可以确定HIV邪气的性质。在HIV感染早期、潜伏期,甚至AIDS早期,这样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都是以邪实为主,应该“祛邪以安正”,而不能实验室一查出感染HIV,就服用大量的黄芪、党参等补气药。

(3)第三种误区是辨证信息收集不足,不能充分认识到艾滋病的本质,从而无法精确辨证。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状态的变化是一个因果相循的过程。在疾病的潜伏期或初期,有许多有价值的辨证信息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得很微小,容易被忽略。有时候机会性感染表现出的症状更剧烈,从而掩盖了反映艾滋病本质的信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对疾病发展过程的描述,由果及因,从疾病的发展趋势中“放大”信息,就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在得出辨证结论以后,我们也可以把得出结论放到这个因果相循的发展过程中,运用类似数学中的“反证法”,来检验其是否正确。

Ⅲ、结语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根据人体所处的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的状态是在不断的改变的。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中医学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这就是中医学“同病异治”的原则。同样,不同的疾病只要其机体状态相同,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就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

因此,按照目前现代医学潮流,针对疾病开发成品药物,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医药的特色。但艾滋病却是一个例外。艾滋病虽然后果极其严重,但其发展缓慢、病因单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艾滋病人的机体状态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不象其它急性热病,一日之内即可发生几次变化。因此,艾滋病比较适合开发中成药进行治疗。当然,艾滋病后期和初期、中期机体的状态有很大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