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晨起后的这些症状,说明你身体虚了、寒了。此时艾灸,刻不容缓!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8-12-02

睡眠是人体最好的休息方式。在充足睡眠后,人体的很多症状都能得到缓解,甚至可以说,良好的睡眠胜于一切良药。


 
不过,有灸友反馈,在早晨起床后,她的身体总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最常见的就是打不起精神、不想吃东西、不想做任何事情、心情烦燥。其实像这位灸友反映的情况并非个案,以前老师也收到过其他灸友的私信,各人症状不同,总的来说,除了上位那位灸友的症状,还有头晕、头痛、恶心、咳嗽、流鼻涕、打喷嚏、流鼻血、反胃、腹痛、拉肚子、腰酸、腰痛、背痛、手指僵硬等多种,尤其秋冬季节更为频繁。
 
其实,
这些不适症状,恰恰说明体内有了“虚”和“寒”。

 

一、睡醒后的身体状态更真实


 

有些人身体上的不适感,常在早上一觉醒来后更为凸显。比如,早上起来腰酸,等忙完早饭后就消失了;起床后常感觉头晕,但到了办公室后发现又缓解了……

 

由于这些症状都是在刚起床后发生的,一般都会很快消失或好转,很少有人在意,就算去问医生,也都说不要紧。不过,长此以往真的没事吗?

其实,早晨身体表现出的现象才是它最真实的面貌。因为一觉醒来,人体的血压、血糖、体温都处于最低值;加上一夜水米未进,早晨是人体一天中气血最亏的时候;而且此时身体还没有活动、舒展开来,早晨也是一天中经脉最不畅通的时候。

 

所以,身体的种种不适症状其实是身体在给你发出警告,直接告诉你身体的弱点在哪儿,“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如不及时修正,就会后患无穷啊。 

 

二、晨起后这些症状,说明你虚寒得厉害

 

1

头晕、头痛


 

晨起后总是头晕、头痛,必须缓一会儿才能好转。

 

头晕说明气血不足;头痛说明经络不通——头痛者,多数血粘度高,脸色发紫发暗,就是经络不通、寒湿过重造成的。

 

2

咳嗽



晨起后总是要咳嗽一阵子,然后吐出一堆痰,必须对气管进行一番大扫除,才能舒服。

 

这说明肺气虚,同时说明肾气也不足。

 

3

打喷嚏、流鼻涕



晨起后总要打几个喷嚏,流一会儿清鼻涕,等吃完早饭才好。

 

长期这样,基本可以推断是气虚阳衰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这类人往往还伴有肩背发冷、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等症状。

 

4

刷牙恶心,吞咽有梗阻感


 

刷牙时总是恶心,而且咽部微红、微痛、发干,吞咽时有梗阻感,有痰咳不出来,严重者还会干呕或吐酸水。

 

这是虚寒导致的慢性咽炎,说明肾阳不足。这部分人群常伴有脸色苍白、倦怠乏力、动则气短、手足发凉等症状。

 

5

腹痛、拉肚子、大便不成形



晨起后总是腹痛、拉肚子、大便不成形,上完厕所后,腹痛就消失了。

 

这是脾胃虚寒造成的。

 

6

腰酸、腰痛


 

腰为肾之府,腰酸、腰痛说明肾虚、肾寒。

 

肾阳虚腰痛常表现为腰部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常反复发作,尤其早晨醒后躺在床上会感到明显的腰酸背痛。如果是疲劳和腰肌劳损造成的腰部疾病,往往多在傍晚或晚上加重。

 

7

手指、关节、肌肉僵硬



早晨醒来后,发现手指、关节、肌肉僵硬或麻木。

 

这是身体寒湿重的表现,说明身体虚弱、气血两亏,血液循环差。这些症状常见于类风湿病人,严重时全身可伴有僵硬感。 

 

三、体温升高1度,免疫力增强5-6倍

 


日本有专家做过研究:体温下降1度,免疫力会下降30%;体温升高1度,免疫力会增强5-6倍。


仔细调查一些长寿老人,可以发现尽管他们的长寿秘诀林林总总,但有一个共性就是:避寒就温。 


 

道家养生就非常注重提高体温,他们练就丹田温热之气以提高腹温,丹田之气上下循行,整个体温也就提高了。

 

古代鲜少有高楼大厦,太阳直射下来,照耀人体,所以古人总是能晒到太阳。而现代人身处高楼大厦,很难晒到阳光,普遍阳气虚弱,体质偏寒。身体虚寒了,就会生病,这是真理。

 

中医也有“妇之病,寒为大”的说法,认为受寒是导致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根源,任其发展就会衍生出各种妇科疾病。所以,我们一直提倡:女人要暖养。

 

尤其寒露过后,自然界明显出现“阳衰阴长”的现象,人体阳气亦随之收敛,加上早晚气温较低,人体极易被寒邪侵袭。“百病从寒起”,寒邪可谓最大的致病外因。因此,当前养生尤其需要补阳。 

 

四、艾灸,最擅治虚证

 


提高体温有很多方法,比如捂热水袋、按摩、运动等,但是纵观各种方法,最有效的还属艾灸。因为艾灸最擅治虚证。

 

艾叶的纯阳之性最能祛寒逐瘀、疏通经络,特别适合体质偏寒的女性。艾灸时,艾热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运行,艾叶的药性随之渗透,进而达到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阳气、调和气血、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整个夏季,小编都在反复强调三伏灸的重要性,就是希望大家合“天之阳”与“地之阳”之力,祛除体内寒邪。事实证明:认真做了三伏灸的小伙伴们,大多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精力充沛,整个秋季没有感冒、鼻炎找上门,原因无他,就是免疫力提高了,脏腑功能增强了。

 

所以,如果身体有上文说的那些症状,在夏季又没有做三伏灸,那么事不宜迟,赶紧艾灸!当前人体阳气内敛下降,此时艾灸就是在给身体打底火,底火足了,体质才能扭转,整个秋冬才能健康。 

 

五、虚寒之证,如何艾灸?

 

虚寒,一般以脾阳虚和肾阳虚为主。


 

脾阳虚表现为:大便清稀甚则完谷不化、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遇寒或饥时痛剧、畏寒肢冷、肠鸣辘辘、面色晄白、女性带下清稀量多、舌体淡嫩胖大有齿痕等。

 

【治则温中健脾


】脾俞、神阙、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白。



脾俞——以最短的距离直补脾之各种虚证;
神阙——通补下焦,暖阳散寒;
阴陵泉——强脾健胃;
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三阴交——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调经止痛,滋阴;
太白——脾经原穴,健脾化湿,理气和胃,有效缓解脾经经气不足。



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浮肿、畏寒肢冷等。

 

【治则温补肾阳、兼养精血


取穴】命门、肾俞、关元、太溪。



命门——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命门是督脉烈火之穴,善补肾阳;
肾俞——主要用来补肾气,艾灸此穴,还可增加肾脏血流量,改善肾功能,有效缓解腰痛、耳鸣、乏力等症;
关元——有助于恢复“元阴元阳”,达到祛寒回阳、补虚益损、增强脏腑功能的目的;
太溪——肾经原穴,既可补肾气,又可补肾精,艾灸此穴,可以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体寒的人,身体自会吃灸。举个例子,两个人用艾条艾灸,一个虚寒,一个燥热,前者如果身体敏感的话,穴位马上就会有痒的感觉,艾烟就会直接从穴位往身体里走;后者则不同,他可能会感觉热甚至疼,艾烟就会往上走,实际是他自己的气儿在往外顶、往外走——我们说艾灸可以双向调节,其实就是在帮人体恢复秩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六、日常祛寒好方法

 

1

艾叶煮水泡脚



老话讲:寒从脚下起。双脚离心脏最远,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缓慢,加上脚部脂肪层薄,因此脚部是全身温度最低的部位。当前秋风渐劲,寒气加重,脚部特别容易受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累及全身脏腑器官,诱发多种疾病。

 

用艾叶煮水泡脚可推动血运、温煦脏腑、健身防病,特别适合上热下寒之症。

 

2

晒太阳


 

人的背部从头到脚,是人体最长的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乃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直接晒后背,排寒效果奇佳。

 

3

多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动则生阳。现代人出门坐车、上班久坐、周末宅家,运动缺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内脏功能相应减弱,寒从内生。

 

4

喝姜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