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文明史17

 昵称641652 2018-12-02

第二节南方经济的逐步开发

一、耕作技术的提高与农业的发展

三国时期,江南的农业生产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的北方地区相比,仍然是地广人稀,“田多恶秽”(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5),而且耕作粗放,产量很低。东晋以来,随着北方农民怒潮似地涌向江南,给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手,也带来了中原地区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江南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庄园模型

江南原来普遍使用“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就是先放火烧荒,再灌水种稻,草和稻并生,长至七八寸时,一并割去,再放水灌田,于是草死而稻长。也有待稻秧长得高于野草时,再放水淹死杂草的。这样原始的耕作方法,产量自然很低。东晋南朝时期,这种耕作方法逐渐被淘汰,代之以施肥法,粪田得到推广,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刘宋大将到彦之微贱时,就曾以挑粪为业。除了水稻田外,南方还开始推广种植菽、麦,并采用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区种法适宜于干旱地区,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宋文帝明令南徐州、兖州、豫州及扬州等地种麦,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桑蚕麻纻,各尽其方”(《宋书·文帝纪》),改变了过去农作物品种单调的状况。

南方的水利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东晋时,于曲阿(今江苏丹阳)兴建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晋书·张闿传》),使当地连年丰收;于是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太平广寰宇记》卷94);另外,又修复了“毁废数百年”(《晋书·孔愉传》)的句章(今浙江宁波市南)旧陂,开凿了“谢塘”等。刘宋时,又于乌程筑吴兴塘,“溉田二千余顷”(《元中郡县图志·湖州乌程县》);于雍州襄阳(今河南邓县)修复了可以灌溉“良田数千顷”的六门堰,“雍部由是大丰”(《宋书·刘秀之传》);荆州有一“荻湖”,就因“堰湖开渎,通引江水,田多收获”(《太平寰宇记》卷146)而得名。萧齐时,筑赤山塘(今江苏句容西南),上接九源,下通秦淮。梁朝时,于苍陵(今安徽寿县西)立堰,“溉田千余顷,岁收谷百余万石”(《梁书·夏侯亶传附弟夔传》)。江南水源充足,河道纵横交错,为开发水利事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由于上述原因,南方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吴郡、会稽郡、丹阳郡一带,已成为当时最丰盛的地区。《宋书·孔季恭传》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虽难免有溢美失实之处,但南方农业发展很快,却是客观事实。

二、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东晋南朝土地集中的现象日趋严重。北方士族南迁时,都带来大量部曲与佃客,唯独缺乏土地。因此,他们或恃力兼并,或贱值夺买,或恩幸受赐,不择手段地攫取土地。一些自耕农及中小地主,在战乱的威胁与赋役的重压下,也往往自愿献出土地,依附于豪门世族。南方士族自然不甘落后,也疯狂地掠夺土地。这样,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此时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士族地主先是占领肥田沃野。以后,为了发展园林业、养鱼业等多种经营的需要,又进一步封山占水,把山川湖泽等公产占为私有,百姓捕鱼砍柴都得向其交税。南朝君主虽曾多次下令禁止,均无实际效果,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名山大川,往往占固”(《宋书·孝武帝纪》)的现象有增无减。会稽士族孔灵符的一处庄园,周围30多里,里面有田26500亩,山2座,果园9处。大地主谢灵运的一处产业,里面有南北两座山,有纵横交错的沟渠。渠水灌溉的水田,种着稻子;高地上的旱田,种着谷、豆、麦、麻;还有大片的果树、竹林和菜园。

庄园经济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有畜牧、养鱼、纺织、酿造、制作等多个部门,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田庄里的生产者,主要是佃客、部曲和奴隶。依附农民要把收获的一半以上交给庄主。庄主可以任意把他们随着土地赏赐或转让他人。

东晋及南朝前期,士族地主还比较关心生产,把大量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垦植,孔灵符任会稽太守时,也曾治理了当地的水患,庄园经济对江南地区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士族的腐朽没落,只求享乐,不再过问生产,庄园经济也就成了束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谢灵运(385年-433年)

与庄园经济并存的,还有寺院经济。由于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寺院经济也迅速膨胀起来,大量的佛寺,大量的僧尼,占有大量的“白徒”、“养女”(没有出家而为寺院服役的男人和女人)等劳动人手。僧侣与世族地主一样,享有种种特权,不负担租赋和徭役。梁时有人指出,天下户口几乎被寺院占去了一半,建议检括僧尼,不许畜有白徒、养女。梁武帝拒而不纳。

寺院不但广占田园,坐收地租,还大放高利贷,残酷剥削人民,甚至要地方官为其讨本还息。南朝君主大多佞佛,和尚尼姑往往能自由地出入宫禁,结交后妃、臣僚。与政权、皇权的结合,更使寺院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南朝初期,僧侣中已经出现了百万富翁。有个名叫竺法海的和尚,一次就被强盗劫去财物几百万钱。

    南朝四百八十寺

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是南朝封建经济的一对双胞胎,都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