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科研不做记录 = 白做!科研记录怎么做最科学?

 黄凌岸 2018-12-03


整个科研过程包括很多部分,有最关键的选题,也有实践,记录和总结。


科研记录是科研实践全部过程的一个客观、全面、准确的科学描述。


今天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科研记录的重要性和书写方式。

 


・・・


科研记录包括三大特点:


客观真实性——是记录的灵魂

全面完整性——是记录的基本

科学准确性——是记录的价值



科研记录的重要性与书写方式


1

科研记录的重要性

1. 便于准确分析科研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当我们在集中精力做某事时,常对过程中一些细节难以确定,之后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和不确定。及时而客观准确的记录可以排除这些疑虑;

 

科学实践常会出现意外的异常结果,而科学突破破常常是对这些异常结果的重视。有了客观准确的记录可以进行客观的分析和重复实验验证;

 

失败是成功之母,聪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准确的记录才能明确怎样会成功、怎样会失败。

 

2.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的归纳和总结

 

3. 可以提供科研重复的依据和参考


当你的研究被置疑而需要进行补充或重复相同实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

 

4. 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

 

一本合格的科研记录,记录着研究者科学研究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轨迹。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但无论如何都是属于记录者自己科研成长的宝贵财富。


在记录过程中不断提出技术的、学术的问题和假设、又不断通过实验证明或推翻假设,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实验者科学严谨的思维。

 

这是研究生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

 

5. 合格的实验记录是研究生参加毕业答辩的先决条件

 

研究生的科研记录是:


证明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唯一证据;

证明科研过程的科学性的唯一证据;

证明科研结果的可靠性的唯一证据;

证明学术成就的原始证据。


所以,它到底有多重要相信大家已经彻底了解了。


2

科研记录的三大要求

1. 具有可朔源性:要保证任何专业人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得懂记录的全部内容,哪怕是十年二十年前的记录都可以寻根。

 

2. 具有可重复性: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任何专业人员都可重复出所记录的全部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3. 具有科学严肃性:是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真实记录。


3

科研记录的书写原则


1. 客观真实原则

 

客观真实是科研记录的灵魂。

 

必须是怎么做的就怎么书写,尤其是发生误操作时必须如实进行记录。有的同学得到差异较大的结果就自行删除了,是万万不可的。有意或无意造成的记录错误都将降低记录的科学价值。

 

2. 科学准确原则

 

科学准确指在进行科研记录时,必须使用通用的专业词汇和词语,尽可能避免使用容易产生歧义或内涵模糊的语言。

 

能量化的资料必须量化,能用客观图片展示的结果必须采用客观图片。简洁明了,直抒胸臆。

 

3. 结构完整原则

 

科研工作的各个部分实验是整个科研工作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科研工作的每一部分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科研记录应该体现出各部分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

 

科研目的、科研材料、方法手段、结果结论等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前后一致。

 

4. 简明扼要原则

 

科学研究记录不是以时间为顺序的流水帐,需要的是以完整的科研思路为主线。科研实践中完全重复的技术操作可以先整理出标准操作技术规程,记录时可以写‘按XX页XX操作进行’。

 

需要重点介绍或描述的部分一定要不惜笔墨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清楚。

 

5. 标准规范原则

 

科研记录是为以后使用而进行的,为便于阅读与查找,科研记录各部分应该根据研究内容、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等分层次记录。即:研究内容、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等都应该通过不同的标号[一,(一),1,(1)等] 标记清楚。

 

实验记录本的页码应该是连贯的,不能重复或跳跃——反映记录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记录的研究资料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

科研记录的正确格式

 

1. 科研记录的组成部分

 

(1)科研设计方案

 

通常放在记录本的最前部。简述整个研究的:

 

研究背景——进展、立题依据;

研究目的——希望证明或发现什么?

研究方案——通过怎样的过程完成;

准备情况——标本、试剂、技术方法(标本信息应包括:标本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入选数量、统一代码与编号等。)

 

(2)科研实践记录部分


(3)科研数据整理分析过程记录


(4)重要参考资料:包括重要的参考文献;相关技术方法的操作手册、指南等;通常放在记录本的后部,便于随时查阅。

 

2. 科研实践记录的基本组成包括

 

 

在完成一组实验后,从科研设计、技术方法、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阶段性研究结论


在此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科研设计、技术路线,为圆满完成课题研究把握好工作方向,也为最后阶段的论文发表做好准备。

 

对于总结,趁热打铁,方可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