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境内的燕秦汉长城

 吴奇郭粤吴宏伟 2018-12-03
在今辽宁建平县境内的八家子、奎德素、张家营子、榆树林子、朱碌科、喀喇沁等六个乡镇的土地上,有一条长达70公里、时断时续且若隐若现的“土棱儿”。这土棱走山过坡、蜿蜒起伏,登高远眺,若一条腾跃的黑龙,恣意飘洒地环抱起身后的万里山河!



千百年来,生活于土棱周边的村民于此放马牧羊、耕种稼穑,看不尽的戎马倥偬,听不完的笛声悠悠。在这土棱沿线,荷锄的农夫经常捡到成簸箕的青铜箭镞,闲逛的羊倌一不留神竟从土里踢出了将军印章……严谨的考古学家在这土棱一线停停走走,不时陷入旷古追思,付诸笔墨便情不自禁地写下这样一串震古烁今的名字:千里却胡的燕将秦开、汉代飞将军李广、出使西域的张骞、北击匈奴的霍去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这貌不出众的土棱,它的真名更令后人屏气凝息:燕秦汉长城!



秦开却胡始筑燕国北长城



这条长达两千余里的长城最初是由战国时期的燕国名将秦开修筑的,它的修筑与“秦开却胡”的历史大事件有关。秦开却胡是燕昭王兴燕图强的重要举措之一,秦开的成功使燕国东北部边境向北推进了一千多里,大大开拓了燕国的疆域。据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秦开却胡成功后,为确保胜利果实,开始在新开拓的燕国北境修筑北长城,或称燕国外长城。




建平烧锅营子乡蛤蟆沟北山梁战国燕长城遗址局部




建平张家营子乡苏州营子汉代墩台



千里燕长城横穿辽宁大地



秦开修筑的北长城遗址至今犹存,位于今河北宣化、怀来以北的张北和赤峰间,东西走向,西入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和县,与赵长城相接,东北经丰宁、围场至辽宁西部,经赤峰以南进入今辽宁北票。辽宁境内的燕北长城,在阜新以西分为两条线,学术界分别叫“赤(赤峰)北长城”与“赤南长城”,也称为燕“外长城”与燕“内长城”。现存的燕长城以石墙为主,并与土墙、山险、河险相结合,具有“因塞制险”的特点和军事防御的特征。其遗迹在今辽宁建平、北票、开原、铁岭一线均有发现,如建平境内的热水乡、烧锅营子乡、铁岭阿吉镇陈平村烽火台、镇西堡镇大台山烽火台等。其中,建平烧锅营子境内的战国燕长城遗址,是现存燕长城最好的一段,它修筑在高山峻岭与山坡低谷中,砌石夯土,就地取材,蜿蜒起伏,墙宽2.5米左右,残墙高0.3-0.4米不等,城堡及亭障遗址清晰可见。据专家考证,这条燕长城筑于燕昭王后期,距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2001年6月,该段燕长城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长城辽东段的大体走向:从阜新市的彰武出境后,进入沈阳市所属的新民北部地区,然后东行经铁岭市的镇西堡、龙首山,折而南下过新台子镇的邱台子、懿路复又进入沈阳境内。在沈阳市大体沿今沈(阳)-铁(岭)高速公路一线,即新城子区和东陵区东部的矮丘一带南北通过,然后抵浑河北岸,在东陵区高坎镇附近跨越浑河,经东陵区上伯官进入抚顺市顺城区的李石寨镇,再经刘尔屯、四方台、富顺县的大南乡东台,越东陵区深井子镇鄂家沟进入抚顺县的拉古乡。然后南行过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寨乡的和顺、关台沟一带复又进入抚顺县海浪乡,接着进入本溪市,经张其寨乡下翻身村、黄木厂诸地,沿太子河支流威宁营河南下,过高台子,至威宁营遗址,再沿太子河东进,所经之地,多有台名,如牛心台、台沟、法台、松树台等,至本溪水洞、通江峪后,又经上堡、赛梨寨、刘家哨、赵甸、由马城子(明一堵墙堡)附近跨过北太子河,转而沿南太子河下行,经南甸、九龙口,至碱厂。其后继续沿南太子河下行,经兰河峪(明设兰河峪墩)、新城子(明孤山新堡)、孤山(明孤山堡)、过城门村,入凤城境,经叆阳、灌水、双山子、红石砬子、大西岔乡,直抵鸭绿江边的秋果壁。



战国、秦汉文化遗存遍布长城沿线



在燕秦汉千里长城沿线,考古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大量的战国、秦汉的文化遗存。如1973年铁岭地区法库县(现属沈阳市)叶茂台镇石桩子村马鞍山遗址出土了许多绳纹灰瓦和灰陶器片,采集有泥质灰陶竹节状豆柄,经文物工作者确认是一处战国、汉代遗址。在铁岭与沈阳接壤的铁岭市新台子镇邱台村,曾发现一处大型战国、汉代城址,在邱台以东5公里的懿路水库附近明代墩台旁,近年也出土有战国货币。沈阳地区近年发现了许多处战国、汉代遗存。如沈阳故宫和沈河区公安分局地下的战国汉代城址;东陵区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中发现的战国至汉代遗存;大东区新光机械厂仓库战国墓等。在东陵区高坎镇沿浑河北岸一带发现了几处汉代烽火台,当地村民过去在平整土地时曾在有些汉代烽火台遗址上发现过刀币,说明这些烽火台的上限可早到战国时期,而与这些烽火台一水之隔的沈阳市东陵区上伯官屯汉魏城址中发现有秦篆“廿六年”字样的陶量残片。在沈阳、抚顺、本溪三市交界的沈阳苏家屯区白清寨乡的和顺村,曾出土过战国刀币。在抚顺、本溪等地的多处乡镇,也发现了大量战国、秦汉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的战国刀币、窖藏刀币、战国青铜器、铜制兵器等,如1993年,抚顺市顺城区李石寨镇河东村村民在浑河边筛沙子时发现了4件战国青铜器,其中一件铜矛的正面刻有“三年相邦吕不韦造,上郡守……”等十九字,可能是秦军入辽东灭燕或后来戍守此地的军士所遗。丹东地区也发现了较多的战国晚期至汉代的文物出土地点。比较有影响的有:1974年在宽甸双山子公社黎明大队甸房后山坡的山洞里发现了战国晚期的铁农具9件,明刀钱200多枚;1975年,在宽甸太平哨公社小挂房大队出土了秦李斯戈和一化(刀)钱;丹东东北叆河尖古城内发现的“安平乐未央”瓦当以及刻有“安平”字款的陶片,使西汉辽东郡下辖的安平县址得到确认;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太平哨公社、红石砬子公社、下露河公社、凤城的凤山公社、东沟县的新力公社、长安公社、合隆公社都发现过明刀钱。上述明刀钱的出土地点有的在燕秦汉长城之内,有的在燕秦汉长城之外,都应该是燕国设五郡以后迁徙到辽东地区的中原人或与中原人有密切接触的土著所遗留的。



孟姜女哭倒的其实是“明长城”



公元前215年,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筑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郡的万里长城,史称秦长城。这条万里长城并非从无到有的修建,实际上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串联、整补的。在重新整合的同时,将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而那些成型的长城段落,特别是像秦开所修的体系独立的燕长城,基本予以原封不动的保留。所以,秦开所修的战国燕长城也就是后来的秦长城的东段。值得一提的是,传说中的孟姜女哭倒的并非秦长城,而是明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带兵将燕、赵、秦三国的长城予以连接,在东北地区是利用燕国的外长城,即今赤峰北面的长城。到了明代,中原政权在北方的控制区域内缩,所筑长城基本在辽河套以里,今辽宁法库等地被抛在明长城的防御范围之外。而传说中的孟姜女哭倒的八百里长城实际上是“明长城”,与地处赤峰北部的“燕秦汉长城”相距553公里,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大汉“西攻东守”的无奈退缩



西汉时,为防御北方匈奴入侵,重视缮治北方长城,汉承秦制,秦长城是以燕国外长城,即“赤北长城”为基础的,西汉也沿用了燕国的外长城。在秦开所修的这条千里长城沿线,狼烟四起、战火连绵。中原的大汉、塞外的匈奴,在这长城沿线杀进杀出,匈奴年年入塞掳掠,汉帝国则以防御与和亲的双重手段抵御这个强大草原帝国的步步蚕食。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在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的时代背景下,命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统率几十万汉军冲出长城要塞,展开攻守易位的浩大反击。在这场持续44年的汉匈鏖战中,汉军杀伤匈奴15万精锐,令匈奴丧失沃土千里、牛羊百万,从此一蹶不振。但汉帝国的损失同样惨重,文景二朝所积累的财富挥耗一空,大汉成年男子伤亡过半,史载“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在汉武帝去世前两年,面对严酷现实,这位一生自负的皇帝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帝王罪己诏:轮台罪己诏,表达了自己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内心悔意。客观而言,以当时汉朝与匈奴两国间真实的国力对比,汉朝虽强,却尚无能力实现灭亡匈奴的战略目的。在远击匈奴、开疆扩土的同时,汉帝国也元气大伤,虽节节胜利,实已难以为继。汉武帝一边从匈奴手中夺取战略要塞、膏腴之土,一边迫不得已地放弃一些占而难驻、远而难守的荒僻之地,秦开当年所修长城身后围护的土地,被部分放弃了,这也是汉武帝“西攻东守”战略规划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汉书·匈奴传》记载:“汉亦弃上谷之年辟县造阳地以予胡。”造阳以北之地幅员九百余里,面积不小,何故弃之?原因是:此地偏僻荒远,虽守难固。放弃土地的原则是:近匈奴的,入匈奴界;近东胡的就弃于东胡。建平县境内的长城外弃地,可能弃于东胡。到了东汉,辽西胡族渐强、大汉势衰,战略防御圈继续后移。较之西汉的北疆辖区,东汉又丢了54个县,东汉长城继续后缩,如今从老哈河东岸的今辽宁建平县国营农场山根村起,至东南榆树林子乡炮手营子村一带,尚留有东汉长城的51座墩台。因中原王朝的不断战略收缩,建平境内的汉长城被彻底冷落,从此无人问津。它于晨晖暮色里默然孤立,其身世日渐被人遗忘,以致后人常以“土棱”、“土包”予以形容,再无人提起那条曾震慑敌胆、振壮军威的汉长城。当高高的向日葵秆在长城烽火台上迎风飘摆之际,曾经的风云历史便掩面消退,留下一抹凄怆的背影。到2005年,这一线曾鳞次栉比的长城烽火台,仅存13座,这意味着,若再不加以保护,很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长城遗址便在建平地面迅速抹去。为保护这条记录历史的长城,1986年,长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里拨付专项资金,加强对长城遗址规划的保护工作。从2006年12月1日起,《长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横亘千里的燕秦汉长城,如今静默于蜿蜒山岭间,它亲历了汉胡交锋的刀光剑影,也目睹了休兵和亲的民族融合。那些断垣残壁,印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沧桑与不朽;那些而今孑然独立的城堡墩台,刻录下曾经波澜壮阔的岁月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