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学习影像的初学者

 zskyteacher 2018-12-03

现代影像医学已经发挥了无可伦比的作用,正如高分辨率CT改变了肺影像,未来MRI下的影像,谁能预料!

影像医生需要学习影像;其他专业的医生也需要熟悉影像,如果能掌握相应专业的影像的话,简直就是无敌了。


影像怎么学?

容易学吗?

人人都希望能快速成才!

依稀记得十多年前,初学影像时那种迷惘、惆怅的感觉……

快速成才可能吗?

不可能,也有可能。


在开始本篇之前,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

一.你愿意学吗?

你可能会说,废话,我当然愿意学。

讲真?

愿意学,你就会主动去学,效率会提升。

反之,不愿意学,就变成被动被迫去学,效率会大大打折扣。


二.你愿意坚持去学吗?

影像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学会的,是一场持久战,至少得3-5年以上,才能有所成。

试想想,人体从头到脚,从体表到深部,从粗到细,影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理论上是你需要学的。

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是无法学好影像的。


你愿意坚持去学吗?

如果你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是yes,请继续阅读。

否则,你可以关掉窗口,结束本篇阅读了。


三.你学习方法对头吗?

正确的方法,事半功倍。

反之,可能会出现好好学习,却没有天天向上的尴尬。

愿意学,坚持学,是主观能控制的。

学习方法,他人可以帮你形成。

注意,帮你而已,不是替你。

你能理解的、对你有效的学习方法,才真真正正是你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不是一时就能形成的,是需要不断修正的。


本篇以下主要围绕学习方法叙述。

在叙述学习方法之前,我们必须先熟悉几个跟学习方法密切相关的知识。

——有规律的复习

遗忘是个生理性过程,有时候,还掺杂病理性遗忘。

在首次学习后,有规律的复习,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率。

建议阅读:

移动时代遗忘曲线应用体会


如果你想更快的提升,你可以在自己能做到的情况下,每天多学一点。

由于经常需要复习以前学的知识,而且越往后,需要复习的知识越多;所以,适宜控制每天新学习的知识的量,否则,你会不堪重负。此时,反而会产生负反馈。


——工亦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知识管理工具,使你如虎添翼。

点滴积累,成就影像专家,也是知识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

坚持用知识管理工具3-5年,你就会发觉,宝库根基已建成。

建议阅读:

影像学习、知识管理的不二神器


——检索

信息时代,已经不是旧时带上馒头、开水泡图书馆查阅纸质书的时代。

如何检索,如何更有效率的检索,是必须学习、思考的。

检索,无非是检索工具、关键词的选择。

检索,还需要一点点的耐心——有时候,不是一下子就能检索到你想要的信息。


如何学习?

“两条线——系统性学习 + 即时学习”

一.系统学习

系统学习一本参考书,人卫版教材《影像诊断学》,是适合入门学习的。

一是可能你对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学习就包含了复习成分。

二是该教材以常见病、常见影像为主,学习起来相对轻松。


当然,任何一本参考书均会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错误。此时,遇到不同参考书、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适宜请教他人。

注意,我们是以一本参考书为纲领,学习疾病影像,而不是把学习的内容限定在这一本书。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某一章节内容比该参考书更合适,为什么不采用呢?


如何学习《影像诊断学》?

不建议从头到尾学习,而是挑选你认为相对简单的章节,逐一击破。

如何逐一击破?

理论与病例相结合,“一张图胜过一百句话”

你阅读了相应的征象文字描述,就找相应的图像(PACS,网络检索,寻找他人帮助,等等)来帮助理解相应的征象。


比如学习“灰质异位”章节

《影像诊断学》是这样写的:

临床与病理

脑灰质异位是成神经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移至皮质表面。

病灶小可无症状或有癫痫发作,病灶大则常有癫痫、精神呆滞和脑发育异常

可并发其他类型脑发育异常。

影像学表现

CT:

可以在白质内发现异位的灰质灶;

平扫或增强时CT值均与正常灰质相近

MRI:

可清楚显示与灰质信号相等的异位灰质居白质内

多位于半卵圆中心

可有轻度占位效应;

并发的脑畸形也易于显示。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CT和MRI表现结合临床,诊断不难,但需与颅内肿瘤鉴别。

文章没有相应病例图像帮助理解。

接着如何处理?

==》

翻阅其他参考书

网络检索相关病例


主要影像:

半卵圆中心(严谨一点的话,还不仅仅是半卵圆中心);

位于白质区,信号与皮层一致;

周围无水肿。


本例在检索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检索到的资料,与《影像诊断学》描述的还真有些不一样!

你检索到的病例,以室管膜下结节性灰质异位为主,双皮质征的非室管膜下带状灰质异位次之,非室管膜下结节性灰质异位(《影像诊断学》描述)是比较少见的。


主要影像:

室管膜下结节状凸起,信号/密度与皮质相一致。

周围无水肿。

双侧发病。


主要影像:

皮层与侧脑室间白质出现带征皮质信号灶,呈双皮质征(皮层-皮层下白质-异位灰质带-侧脑室旁白质);

周围无水肿。


然后呢,可以简单提炼:

  1. 灰质异位是一种先天性脑发育畸形。

  2. 病灶小可无症状或有癫痫发作,病灶大则常有癫痫、精神呆滞和脑发育异常。

  3. 可并发其他类型脑发育异常。

  4. 影像2×2分类:按病灶发生范围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而两者均可再分为室管膜下和非室管膜下两型。

  5. 位于室管膜下或白质区,密度/信号与皮质一致。

  6. 周围无水肿。


问题式复习:

  1. 灰质异位是什么?

  2. 常见临床表现?

  3. 影像分类及表现?


二.即时学习

什么是即时学习?

即时学习,就是学习每天你听到、看到、写到的你不熟悉或不全面的影像。

获得新知识以后,进一步查阅、检索,收集,适当整理。

建议阅读:

Step and Step:How to Study


两条主线学习,还需要干嘛?

三.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实践中碰到的影像,努力“搜索”脑海中学过的相关知识,一个一个辨认、对照。


31岁女性,头晕头痛5年。



一侧桥小脑角区有一肿块,首先你应该去“搜索”记忆的是:(如果没搜到,就得翻翻书,背一背),

  1. 该区域常见肿块有哪些?(这个问题不熟悉的话,可以请教他人)

  2. 有哪些鉴别要点?(这个问题不熟悉的话,适宜翻翻书)

  3. 本例出现哪些影像?(这个问题适宜对照书,一个一个人,不理解的话,请教他人)

  4. 本例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适宜独立完成,没办法的话,可以请教他人)


《影像诊断学》是这样写听神经瘤的:

“听神经瘤,

是脑神经肿瘤中最常见者,占原发颅内肿瘤的8%~10%。

是成人常见的颅后窝肿瘤,约占40%,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左右。

好发于中年人,10岁以下很少见。

约3/4发生在远侧段,1/4在近侧段。

临床与病理:

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绝大多数为神经鞘瘤。

为良性的脑外肿瘤。

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

血运可或不丰富。

早期常位于内耳道内,以后长入桥小脑角池内。

肿瘤长大可退变或脂肪变,亦可形成囊变,偶有出血

肿瘤周围可并有蛛网膜黏连或囊肿

可有内耳道扩大

亦可压迫脑干和小脑,使其移位,产生梗阻性脑积水。

多为单侧,偶可累及双侧,可与神经纤维瘤病或脑膜瘤并发。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耳道为中心。

多数与岩骨相交呈锐角,少数为钝角。

多为类圆形,少数为半月形。

等密度占50%~80%,其余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杂密度。

肿瘤周围水肿轻,出现率不足50%。

桥小脑角池闭塞,而相邻脑池扩大,这是由于脑外肿瘤推移脑干及小脑之故。

50%~80%的病例可见内耳道漏斗状扩大,部分有骨质破坏。

肿瘤增大可压迫脑干及小脑,使其变形移位;压迫第四脑室,使其变形闭塞,形成梗阻性脑积水。

增强肿瘤密度迅速升高。

50%~80%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也可为单环或者多环状强化。

未强化区,可以是囊变坏死,也可以是瘤内脂肪变性。

MRI: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与硬脑膜呈锐角相交,为圆形或分叶状,多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常有囊变。

囊变区T1WI为明显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有时与肿瘤实质部分难以区分。

少数情况下肿瘤内可伴有出血,明显者可与囊液的交界处形成液液平。

MRI可清晰显示内耳道内肿瘤,大部分肿瘤伴有一定程度内耳道扩大,T1WI难于显示,T2WI则可清楚显示。

行Gd-DTPA增强检查,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肿瘤显示更为清楚。

当听神经瘤较大时可出现明显的脑外占位征象,其表现与CT扫描所见相同,但MRI由于无骨性伪影的影响,显示更加清楚。

本例能找到哪些影像?

CT:

左侧桥小脑角变形,见等高密度肿块。

左侧内耳道扩大。

MRI:

长T1、长T2信号。

冰激凌形,伴出血。

显著强化。

邻近小脑中脚受压。

详见:入门 · 标注 | 008 · 听神经鞘瘤


桥小脑角区病变CT容易漏诊,尤其是无占位效应时。

CT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努力避免漏诊!

两侧比较——内耳道有无扩大?桥小脑角有无变形?小脑、脑干有无受压变形?

MRI是听神经瘤检出、诊断、评估的最佳手段。

神经鞘瘤出血不少见!T2*WI、SWI有助于检出,也是与其他肿瘤鉴别的重要影像。

囊变也是与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区分的重要影像。

冰激凌形是听神经鞘瘤的典型形态。

实性部分显著强化。


坚持两条主线学习,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还需要坚持积累,把学到的知识,用知识管理工具积累起来。


几个误区

“报告写得越多越好”(这一条可能会引起各科主任的公愤)

有些人说,只有我自己写的报告,我才会印象深刻,认识也会深。

诚然,报告是写得越多越好,但必须是出错率小的报告;所谓的出错率是指,本应该可以不出错的,比如,明显的漏诊;有相关临床资料却被你忽视而出错;简单思考、关联就能诊断对的影响;……

如果出错率高,写得再多也枉然。


笔者认为,即使出错率小的报告,也不是写得越多越好。

何为?

代价太大!

写一份优质的报告,耗费的时间太多了,对于学习来说,划不来。

写报告的目的有两:

一是工作需要;

二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写片习惯。

工作需要,没办法。

工作之外,如果已经养成良好的写片习惯,此时并不建议还是以多写报告来学习。


不写报告,那还怎么学习?

可以浏览啊。

浏览,相对写报告,时间代价小得多。

浏览,就是用写报告的阅片习惯,快速的浏览,寻找有意义的影像,思考、分析,阅读。

不用想着去组织词汇,不用去测量;而且,还允许一定的漏诊率(不是写报告,怕漏诊干嘛)。

“这是叫我不要写报告?”

非也。

工作报告,你是必须完成的。

工作之外,不是你的“责任”时,如果你已经养成良好的写片习惯了,何必是写报告呢。

你需要通过写报告,以形成良好的阅片、分析习惯。一旦良好的习惯养成,你更需要的是“浏览”大量的影像。


“几年后,我自然而然会厉害”

果真?

有点道理。

不管你有没有好好学,几年后,你一定会比刚工作时有进步,而且进步还是挺大的。

毕竟,毕竟你刚工作时可能就是一张白纸。

有些人会说,几年后,ta都考上中级了,还不行吗?

职称,跟专业能力有很大关系么?有很大关系么?有很大关系么?

职称,更多的是一种有特色的行政管理手段。(此点不宜多说)

成长需要时间,但时间并不能使你成长。

只有用心去学,花心思去学,坚持去学,才能成为相应职称中的佼佼者。

别指望,时间到了,自然而然就厉害了。


“天赋”

好多人经常抱怨不是天赋异禀,因而学不好。

天赋重要吗?

可能很重要,如果你想成为国内顶尖、世界顶尖,那你可能需要很大的天赋。

但是,如果你仅想成为优秀而已,国内二流、一流,努力更重要。

所谓天赋异禀,也就是能记忆力超强,观察力超强,思维能力超级敏捷。

这类人非常少,不知道国内影像界能找出几个。

不知道你是不是,至少笔者不是。

天赋论误人不浅。

好些自认为天赋可以的人,认为不用学习而不去学。

好些自认为天赋差的人,认为学不好,也不去学。

天赋高低的差别,不是高的不用花时间,而是高的可以少花时间,低的也能通过勤能补拙弥补。



快速成才能不能?

想半载一年内成才?这是不可能的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以前需要10年的东西,现在3-5年就能学完,也可以说是快速成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