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事,古代的七位皇北京是超级收藏迷

 wyj剑神卓不凡 2018-12-03

说起收藏,很多人以为只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古代人,尤其是皇帝也非常热衷收藏。在世人面前,他们是万人之上的统治者,但离了朝堂,他们就是最狂热的大收藏家。


唐太宗李世民——生死不离《兰亭序》



唐太宗 


智取《兰亭序》



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爱之至深。他几乎否定一切书法,但独尊王羲之。


《兰亭序》局部


在唐朝之前,《兰亭序》始终在王氏家族,传到王羲之七世孙智永那里时,李世民顺藤摸瓜就摸到了智永那里,但此时智永早已作古。


李世民听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于是李世民又打起了辩才的主意。不久,李世民召见了辩才,但辩才拒不承认。兵家出身的唐太宗没有强行索取,他认为:“若得一智略之士以计取之,庶几必获。”于是决定智取《兰亭序》真迹。


就这样,李世民派监察御史萧翼去当卧底。萧翼乔装为一名书生,从洛阳随商船来到浙江,抵达辩才所在的永欣寺。


萧翼来到寺里,假装看墙上的壁画,引起了辩才的注意,跟辩才搭上了话,此后两人吟诗下棋,聊得很投机。


一段时日后,辩才将萧翼引为知己,卸下了心防。二人聊起书法,辩才一时兴奋,就吐露了《兰亭序》真迹的秘密。萧翼趁辩才全无警觉拿走了《兰亭序》真迹,献给了李世民。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随即令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这是传说还是史实后人不得而知。但却足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痴爱。


宋徽宗赵佶——不爱江山爱丹青




诸事皆能

独不能为君



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本可以指点江山造福万民,但他偏偏是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宋徽宗瘦金体作品


宋徽宗酷爱艺术,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除了书法方面的造诣,宋徽宗在绘画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才华。如《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等等。


赵佶《芙蓉锦鸡图》


爱画更重画,宋徽宗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最高的位置,并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


除了自己动手写写画画,宋徽宗的另一个爱好就是收藏,他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明宣宗——喜玩香炉造就大明宣德炉



朱瞻基

香炉爱好者



明宣宗朱瞻基,又是一位奇皇帝。他最大的喜好是把玩香炉。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了一批红铜,命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大明宣德炉


为了制作出精致的香炉,朱瞻基下旨精炼铜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


明景泰帝——大爱景泰蓝



独辟蹊径

成就景泰蓝



景泰皇帝有一个爱好香炉的父亲,从幼年开始景泰帝便耳濡目染。但是,在铸造方面,宣德年间的工艺已经达到了极端, 已经无力再发展下去,只好在颜色方面另辟蹊径,终于找到了新的蓝色釉料。


明景泰款掐丝珐琅龙耳扁壶


于是,就有了光彩夺目的景泰蓝。因为事先对颜色的的选择及筹谋上极费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后,也对它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全部都由景泰蓝制作,种类之多不可胜数。


康熙皇帝——最爱捣腾西洋科技



康熙皇帝

最时尚的收藏家



最时尚的收藏家要属康熙皇帝了。和别的收藏者不同,康熙皇帝除了收藏书画、瓷器等国内艺术品之外,他还十分重视西洋科学,对钟表、西洋镜等西洋玩物情有独钟。除了嬉戏把玩,康熙对西洋科技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常在书房中独自学习、研究自己收藏的西洋玩物,这一癖好在中国皇帝中非常少见。


放大镜

墨镜


雍正皇帝——宫廷艺术品的“总设计师”



雍正出品

必属精品



雍正的审美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眼光也异常挑剔,因为看不上宫廷技师制作的器物,他本人便亲自参与器物制作。朝政之外,他花在养心殿造办处的时间,也许比花在后妃身上的还多。堪称宫廷艺术品的“总设计师”。


清雍正 珐琅彩兰石纹碗


雍正对器物的要求非常严苛,大到瓷器、雕塑,小到鼻烟壶、香囊,制作前都要先呈给他看,不到十分满意,便不允许制造。雍正在位仅十三年,远比他的父亲和儿子执政时间短,留传世间的文物相对较少,但个个拿得出手,可谓“雍正出品,必属精品。


乾隆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收藏大佬



藏品之巨

无与伦比



说起收藏界的大佬,乾隆称第一,应该没人敢称第二了。作为业界大亨,乾隆收藏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有的是从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有的是来自臣仆的贡献,他毕其一生的搜集所得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宫里的多数藏品都是乾隆皇帝的收藏。


王珣《伯远帖》,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的三希堂,曾是乾隆皇帝的书房,他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收藏与此,这三件墨宝最为乾隆帝所钟爱。收藏之余,乾隆皇帝还对宫中藏品进行整理、登记,为后世收藏,对文物的保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铜镀金福禄寿三星钟,清乾隆,通高89cm,面宽41cm,厚33cm


除了收藏书画艺术品外,乾隆还热衷于收藏钟表。他收藏的钟表不计其数、形态各异,只要是他看上的钟表,都会不惜以重金求得。为了制出风格独特、款式新颖的钟表,他还亲自在宫中指挥宫内技师制作。乾隆皇帝对钟表的喜爱,将民间的钟表收藏和制作推向了高潮。


收藏之事在古时是皇家贵族才能做的事,但在现在确是人人都能做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让收藏艺术品成为了更多人们能够触及的精神食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