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关系的四层分级,分级错了则心就忙乱了

 米知山 2018-12-03

再次见到隐士的时候,米野有点苦恼,他发现原本以为和自己关系很好的同事,同时也自认为是自己的好朋友,在上周的报销事件后,也对米野态度不太好了,而且在背后说了米野不少话。

 

但是隐士却一点也不惊讶,隐士问道:“你对朋友有分级吗?分级之后,你就会明白,不同级别的关系,他们和你的所思所为会遵从不同的规律。”

 

米野觉得这个说法有意思,他回答说,自己认为所谓的朋友分级就是一般朋友,好朋友吧。

 

隐士拿出一张纸和笔,在上面划出了一道一道的圈,米野拿过来一看,原来是这个样子:

 

在每个层级下,都有标注“以什么为前提”,有点迷惑,隐士说“这个其实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这些不同层级所遵从的规律”

 

隐士继续说:

 

“为什么你认为的好朋友会在背后说你坏话呢,因为你损害了他的物质利益。不过你对这个好朋友的界定我认为还是有问题的,好朋友不仅仅是以不损害物质利益为前提,也要同时以获取精神利益为前提。记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单向的关系是短暂和脆弱的。你这个好朋友,你可能认为你在他身上能获取到精神利益,但是他在你身上能获取到精神利益吗?”

 

米野有点犯迷糊,他问隐士,他很能明白什么是物质利益,但是什么是精神利益呢?

 

隐士说:“精神利益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正面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说的更通俗点,就是我们要获得:真、善、美的体验。如果你要和一个人成为好朋友,你们相互之间一定要都能从这段关系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你试想一下,你和一个你很讨厌的人在一起,你们为了赚钱很可能一起合作做一些业务,但是你们都绝不能相互获取真善美的体验,但是和你合拍的人你们之间是可以产生真善美的体验的,所以和你合拍的人是很可能成为好朋友的。(如果想看原文的,请点米野与隐士04

 

我现在来一一解释下各个层级吧,解释完了之后,你自然就会对自己生活中的各个人和你的关系更清晰,同时你也知道这些人在心中是怎么看待你的。这些层级的数量关系是数量级的差别。知己是1个,好朋友是 10个,一般朋友是100个,酒肉朋友是1000个。

 

——酒肉朋友:数量巨大。和他们交往,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一起获取物质利益,不论是合作挣钱,还是为今后潜在的合作挣钱做铺垫,和他们交往,自己不要什么都坦诚相告,这样做的人是傻子,最后被酒肉朋友耍得团团转,还到处哭啼,说自己什么付出真心换来恶果什么的,我认为是他自己无知,都不知道区别朋友的分级,自己无知造成的结果,对方又没犯法,哭哭啼啼得干嘛呢!承认自己是个傻子有那么困难吗?

 

——一般朋友:数量也很多,他们和你的交往倒真不是为了一定要获取什么物质利益,但是也不是为了要获取精神利益,就是我刚说的“真善美的体验”。和他们交往就记得,不要让他们损失了物质利益,一旦你的行为让他们损失了物质利益,翻脸是很正常的啊,不要为此苦恼。每个不同的关系,遵从不同的规律,这不就是科学吗?

 

——好朋友:也是要不能损害别人的物质利益的,但是还有获取真善美的体验。你想想你从小到大的同学们,有很多和你关系都会一般,你们并不合拍,并不能也并不在乎能不能在相处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但是这些同学里的几个好朋友,你们都会很在乎在相互的相处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你刚说你的那个同事,你现在再想想,你和他的相处中,你能获得真善美的体验吗?如果不能,你为什么把他界定为好朋友呢?!或者即使你能常常获得真善美的体验,但是他常常获得了吗,他把你界定为好朋友了吗?如果没有,你首先从朋友的分级上就把他分错了!

 

——知己:这个层级就很难得了,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遇到知己,也可能很不幸,他遇不到。但是即使遇到,一生中也不可能超过2个,至多2个,再多了,就是他的知己划分的门槛太低了,或者是他自认为的知己,对方其实只是把他当好朋友。你看酒肉朋友、一般朋友和好朋友,都涉及到了物质利益,但是知己层是完全涉及精神利益,即双方的相处中,完全看重的是真善美的体验。

 

以上就是我对4个朋友层级的解释,永远记得:关系是相互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