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本备急灸法第二话(下)

 roselihong 2018-12-03

宋本备急灸法第二话

(下)


<篇名>定灸多少法



属性


凡灸头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

头者,诸阳之会也。若灸多令人头旋目眩,远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于炷下,宜歇火气少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炷数足,自然除病,宜详察之。



这篇讲到的是明灸的时候每穴壮数多少的问题。


“头四肢,皆不令多灸”的意思是:这里是诸阳之会,气比较旺的地方,灸的多了会引起眩晕。“目眩”指的是:眼睛发黑,视力不明,说白了就是这地方上火了,火气宣散不出去,就产生了这样的现象。


因为头部四肢肌肉比较薄,如果灸的多了,我们叫“壮火食气”,其实也有个说法叫“壮火失气”,就是刺激量大了、散的多了,气“滞绝”也会影响它局部的流通,所以明灸的时候这个地方要“歇火”,要慢慢的。


-----
-----


我们也会发现老师在做明灸的时候,灸完一壮他要用手法按导的配合,也是“令气血遂通”,让气血能够与指下的按导慢慢运转,让气、阳、火,有一个流行转化的过程。


“候炷数足”就是当刺激量到了就可以了,自然除病。


每一个地方灸的方法和量,目的是让气血通行,自然除病。其实是跟“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矣”这里面是一个意思。不管你灸多少还是取穴,一定要火能够调动气,让身体的气血去流行,所以叫“医者之灸在气”,这样才能达到除病的目的。


今天的定灸量包括下火法里面,实际上包含了我们教学上常讲的施灸的效果取决于施灸过程当中火气远达,火气能够遂通的过程,而不一定要单单用多少量。在这属于纲领性的东西,所以“定灸多少法”并没有告诉你一定要灸多少壮,而是数量到了,气血通了,那结果就是病愈。


我们后面讲到具体案例的时候,会有这个地方灸几壮那个地方灸几壮,这是古人的经验值,我们去学习的时候也会跟大家讲解具体量变化的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