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磨蚀 (Language Attrition)|自从学了几门外语后,我没法好好说话了

 姩躎艌簐涊蘖陧 2018-12-03

除了英语以外,你有没有在学其他外语?可能是法语、日语、德语或者西班牙语……

 

那你可能体会过这样的感觉——

 

- 以前脱口而出的英语单词一下子就想不起来了;


- 原本可以熟练发出来的/ð/、/θ/,现在常常发错;


- 曾经很熟悉的表达,现在说出来却不太地道。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门语言“生锈”了。


以上表现,意味着你的语言正在经历磨蚀 (Attrition)。语言磨蚀也是这些年来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会为大家倾情介绍:

 

· 什么是语言磨蚀?

· 语言磨蚀怎么产生?

· 语言磨蚀分哪些类型?

· 学习多门语言,如何减少磨蚀?

· 是磨蚀了,还是语码转换?


什么是语言磨蚀 (Language Attrition)

所谓语言磨蚀(LA: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是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


通常指的是两种语言发生接触时,其中一种语言发生退化的现象。

语言磨蚀是怎么产生?


当下,这种语言磨蚀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如我国虽然很重视英语教学,但对于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只不过是一门外语而已,它还没有全社会通用的语言环境,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与英语接触很少,没有操练的机会,所以就导致了英语的磨蚀。

 

对于其他外语也是一样。人们不但具有强大的语言习得能力,也具有强大的遗忘和丧失语言的能力。如果不刻意维护刚刚习得来的外语能力,其外语的磨蚀会随之出现。

语言磨蚀分哪些类型?


语言磨蚀分为第一语言磨蚀和第二语言磨蚀,当人们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并且因此导致母语疏于使用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第一语言磨蚀。

 

比如,路人A的母语是中文,去年决定开始学英文,并且参加了一个暑期全英文环境的夏令营;在两个月里,他只讲英文。夏令营结束的时候,他可能会发现,在日常对话中,中文里的某些词语可能会(短暂地)想不起来。

 

有时候,会讲两门或更多语言的人,也会经历第二语言磨蚀。

 

比如,只学了两个月英语的路人B,一年都没有机会讲英语,他的英语能力一定会逐渐下降。如果第二年暑假,他决定用同样的方式学习两个月德语。那么,在这个德语夏令营结束的时候,他可能会发现,自己说英语的时候,反应不如德语快。

 

和第一语言磨蚀相比,第二语言磨蚀可能发生得更快、也更彻底。

学习多门语言,如何减少磨蚀?


那么,想要学习多门语言,怎么样才能提高效率,减少语言之间的互相磨蚀呢?

 

有许多容易发生语言磨蚀的地方,可能是语言学习者没有办法控制的。比如,界面处的语言磨蚀,往往不易察觉。

 

但是,有的方面,我们可以多加注意。比如,没学会的语言知识更容易受到磨蚀。为了减少这类磨蚀,大家可以在一门语言达到一定的水平——比如intermediate之后——再开始学习新的语言。


另外,语言磨蚀的重要原因,是疏于使用。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将自己暴露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之下。哪怕每天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也是有好处的。这也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


Use it, or lose it!

是磨蚀了,还是语码转换?


看到这,米姐不禁想到生活中会听到有人说:

“Tony啊,我们今天去where一起eat eat啊?


有什么好喝的juice推荐去drink drink啊?


我可以去wear一下这件clothes吗?”

 

这种现象叫作语码转换 (code-switching)。

 

类似的情况还有:

 

Hey,你回来了啊,我later要attend一个小组讨论,but我下午call的grocery现在还没deliver诶,你一会儿如果stay at home的话,能不能帮我去downstairs拿一下?Money已经pay了,但是你要有现金的话能不能帮我pay一下小费?我later转给你钱。


- Sorry诶,我约了人去健身,你call一下Jas问下她什么时候be back home呗。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语码转换和语言磨蚀的区别。因为有的时候,一门语言的一个方面看起来好像发生了磨蚀,其实只是还没有完全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