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仰止,景行惟宋|汤哲明

 怡心斋YXZ 2020-03-13

汤哲明

1970年生于上海

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曾就职于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任副总编、副编审等职,执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并担任融社顾问。

汤哲明横跨多个领域,于美术史论、国画创作、艺术市场研究等领域均有独到见解,且在各个领域均有着很高的建树,称得上是当今艺坛难得的全能型画家

并长期致力于山水画创作,他醉心于两宋尤其是北宋山水画的厚重磅礴、包罗万象。

书画界的“巴尔扎克”

Part  one

见到汤老师的时候他刚刚午睡结束,蓬松的头发,迷离的双眼,所以第一印象他是一个很随和潇散的人,他就像罗丹刻刀下的“巴尔扎克”,凌乱却真实。

在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到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面积不小,但是桌面上铺满了绘画作品,大的、小的、竖轴、横幅,无一例外每幅作品都充满了两宋山水的气息。墙壁上也挂满了两宋山水的高清复制品,或是全景、或是局部,桌子上还有一幅尚未完成的临摹山水画作。可见汤老师“尚宋”名不虚传。

“谈宋色变”露真情

Part two

或许是因为刚刚午休结束,汤老师整个人状态潇散,连他抽着他最爱的香烟也没有拯救他迷离的思维,但是当我们问及墙上贴挂的宋代绘画的时候,汤老师整个人精神都抖擞起来了,侃侃而谈。

墙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它的山石是怎样的皴法,树木怎样的纹理,干笔的皴擦还是湿笔的晕染,汤老师都能详细的描述出来不仅是这一幅每个作品汤老师都介绍的十分详细,画作中所用的笔墨技巧,甚至山腰几棵树,山脚过路商人几头驴,汤老师都能脱口而出,由此可见对宋画的临摹不是简单的几遍就能得出这种效果的


这时候的汤老师眼睛放着金光,整个人神采飞扬,可谓激情澎湃,汤老师对宋画的喜爱是溶于骨血里面的。


跌跌撞撞寻方向

Part three

谈及自己的“景宋”之路汤老师也是感慨颇深虽然说不上多艰难困苦,但大大小小的波折总也是少不了的。

杨柳风心 2012年

汤老师在走中国传统绘画之路的第一站就遭到巨大的挑战,在90年代汤老师尚未明确自己的绘画方向。当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唱衰论兴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绘画更是首当其冲,这对当时对中国传统绘画充满兴趣的汤老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他想不明白,自己那么喜欢的东西怎么就要完蛋呢?他不相信。

五月江深草阁寒 2007年

他便自己去查资料,他看冯友兰;他读梁漱溟;他查弗朗西斯·福山;汤老师为了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前途发展,硬是翻阅了大量史学政治学书籍,把自己几乎活成了一个社会史学家。直到汤老师看到了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观点却认同了传统文化的作用,并作出传统文化终将会复兴的预言,这对当时势单力薄的汤老师来说无疑是多了一份更加坚持走传统绘画之路的底气,使得他坚定的走上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道路。

拨云见日得路途

Part four

除了倔强坚持走中国传统绘画道路这个重大决定外,知遇恩师徐建融也是他绘画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在1994年之前虽然确定了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但是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徐建融老师给了很多启发,不仅如此因为徐建融老师还结识了陈佩秋老师。

徐建融和陈佩秋老师

众所周知陈佩秋老师是宋元绘画的传承大师,在宋元绘画研究上造诣颇深,汤老师在这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茅塞顿开。

从此以后汤老师正式走上了对两宋绘画的研究之路。


“黄埔军校”累学识

Part five

汤老师在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工作经历也是他得到如此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上海书画出版社被誉为“书画界的黄埔军校”他幽默的把这段经历称之为在“黄埔军校”操练的日子。

汤老师很感激在“黄埔军校”充电的日子,在他看来学习中国画,“临摹”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但是当时复制品是有但是很贵,买不起,正是因为在这里工作,可以看到、接触到很多书画,使得汤老师的绘画技巧有着很多启发,因为这十多年的技能累积,画功更是精进不少。

苦心钻研有所成

Part six

景宋山房是汤老师的斋名,这四个字道尽了他创作的旨趣与走向。景,景仰。让人不觉想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汤老师景宋而不是仿宋,在创作上永远都向宋代的艺术学习,怀有一颗诚挚之心

多年过去汤老师也不曾在对宋画的追崇上有过松懈,他的努力和诚挚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2016年10月由龙美术馆主办做了“景宋——汤哲明中国画展”的个人画展,而后中央电视台特别栏目《翰墨戏韵》邀请汤老师做两期“景宋·汤哲明”的节目。

追求以诗入画的杜甫诗意题材长卷《杜陵秋兴》

不忘初心永前行

Part seven

汤老师“景宋”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的画在气势上有宋画的特质,包括宋画的用笔和构图,也融入了明清画家的画法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创作,融会今古,博采众长,他的作品亦古亦今,面貌多样,既有深厚的传统技法根底与浓郁的古典气息,又融入了自身对山水精神、意境的独特感悟。


汤老师画室一角


以心斋接物,怡心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