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还是自律?——《西游记》蕴含的育儿智慧

 zengying23 2018-12-04

本文首发于PRESSone,已绑定授权合约。


很多年没有看电视的习惯了,认为电视除了掠夺我宝贵的注意力别无他用。孩子上小学以后,学校偶尔会让看一些节目,我们都是直接用电脑看。近期的作业是《思路家训》,不得不佩服学校挑选节目的水平,每次都受益匪浅。

《思路家训》第一期的主题是“自律立身”,由于有作业,而且我也想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视频书籍反复看了好几遍。

孩子上小学之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博弈开始了。孩子仍想像以前一样自由,不满事事需以完成作业为前提,所以各种拖延、讨价还价、抱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只能偶尔短期凑效,没几天还是真性情。有时无奈之极,想到育儿专家倡导的要给孩子自由,赌气地说:好吧,那我给你自由,你如果觉得做作业很痛苦,不想念书,我支持你,但你必须想好以后打算怎么过,是去种果树呢,还是放羊去呢?本意是想刺激一下,希望熊孩子能做出明智的决定。

没想人家的真实想法是:

  • 我是有点不想念书,但是我又希望那些东西不用学就会了。

  • 我觉得种果树和放羊都挺好的。但是,不是一辈子都做这些事。(言下之意,玩够就行了。)

  • 其实我在学校挺开心的,就是讨厌回来写作业,真希望不用放学!

偶尔,居然真的打算不上学了,还说,你不是说无论我做什么选择你都支持我吗?我竟无言以对,就拿以后的落魄生活说事。

后来,我也有反思,真的可以给孩子自由吗?作业做不做,是否高效,真的可以无所谓吗?我觉得不应是这么回事。你给孩子自由了,但是他有能力做出他自己可以为其长期负责的选择吗?等他后悔的时候,你真的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脱责任吗?给未成年地孩子超过他承受能力的自由就是转嫁责任!专家说的有道理,但是具体借鉴时,还得灵活变通。

看了这期节目,我的疑惑彻底释然了。给孩子自由还是规矩?其实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自由是自律的终极境界,自律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

一个人要获得的最大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但要获得内心的自由,就必须遵守规矩。你要想自由地吃饭,就必须自律地种庄稼。

节目里面康震教授举了一个特别形象、生动的例子——孙悟空。当他无法无天、我行我素的时候,就像一个孩子,为了让他乖乖陪唐僧去西天取经,观音菩萨给了他一个紧箍咒。

因为他这时候还没到自律的程度,首先要对他进行他律。

后来,当孙悟空成佛了,那箍自己就消失了。

这时候它的紧箍咒已经内化了,根本用不着任何人提现他,这就是深刻的自律,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所以,我的直觉是对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好的例子来支撑自己。该立规矩的时候,不要用放任自由来推卸责任。只是立规矩也并非易事,对孩子不能来硬的。要实现轻松自律,指导原则都一样,赋予自律的目标以重大的意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明白道理容易,践行起来难。我们大人都很难做到,何况孩子。

我一贯行之有效的小伎俩包括:

用正向经验鼓励、提醒孩子。比如,给他记录一个“能量本”,告诉孩子,当他情绪消极、想要抱怨的时候,翻翻能量本,提醒自己,只要态度积极,我可以做的非常好。

制造游戏情境,脱离苦海。这条可以无限衍生、拓展,非常凑效,屡试不爽。灵感来源可以是任何孩子熟悉的视听素材,绘本、故事、动画片等。比如,当孩子浮躁、不专注时,我建议他,想象自己被一个大大的魔法肥皂泡罩起来,这样就可以屏蔽一切干扰和负能量。又比如,当他情绪消极、动力不足时,我对他说,你知道吗?那些题就是一个个的小妖怪/敌人,你是打算把你的它们灭掉呢?还是被它们俘虏呢?每每这时,皱巴的小眉头立刻舒展,喜笑颜开,态度立马180°大转弯。

结论就是,作为家长,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清醒,不被孩子拉入陷阱,能够记得积极引导孩子的情绪,往往都会皆大欢喜。

当然,这也不容易。我并非时刻都会这么清醒,脑子短路时也会发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