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的配伍应用

 花无缺3myj1j3d 2018-12-04
内容导读: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胸膈气闷,肠胃有积滞者勿用;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忌服。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茯苓为之使,恶龟甲、白藓皮。
2.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胸膈气闷,肠胃有积滞者勿用;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忌服。
【配伍应用】
1.配党参,党参甘平,归脾、肺经。《本草从新》载党参:“主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黄芪甘温补气,即能升补脾气,又能固表止汗,一偏补卫气,一偏补中气,黄芪益气行水,党参又能生津,两药合用,补气作用加强,既补中又固表,可治气虚诸证,主治久病虚损劳怯,中气不足,气虚衰弱,内脏下垂。脾胃两虚,消化不良,肌肉消瘦,食少便溏,肢倦乏力。
2.配山药黄芪甘温,固表益卫,补中益气,升提中焦清气,补气生血,利水消肿,山药平补脾胃,益肺气益肺阴,强肾固精。黄芪偏补脾阳,山药偏补脾阴,两药配用补脾之阴阳,对肾炎水肿,糖尿病有效,并对消除尿中蛋白,降低尿糖有一定帮助,主治消渴,水肿。
3.配附子,黄芪益气固表,附子温中回阳,振衰起废,黄芪附子同用,能呈较强的补气助阳,固表止汗作用;治阳虚自汗不止。形寒肢冷者,主治;卫阳不足;汗出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4.配防风,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固表止汗,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善周身之风邪,两药相配,一补一散,防风引黄芪达表而御邪,黄芪得防风雨无留邪之弊,防风得黄芪不致发散太过,补中寓散,补散兼施。治中气虚弱,卫表不固,表虚自汗,经常感冒及荨麻疹等,如玉屏风散。
5.配防己,防己苦寒利水消肿,除湿止痛,黄芪甘温益气固表而利水消肿,防已是去其邪,黄芪是扶其正,一降一升,扶正去邪,齐俱,对正虚邪实证,施以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补利相兼,升降调和,增强利水去湿效应。主:风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小便不利,湿痹,肢体沉重麻木及气虚湿盛的慢性肾炎,心脏病水肿等症。
6.配茯苓,茯苓甘、淡,平,能利湿渗湿,又能健脾,安神志,黄芪补益卫气,生用达表,两药合用,能益气行水,脾健则水自制,常治气虚水肿,汗出,小便短少,舌质较淡,边齿痕。
7.配浮小麦,浮小麦甘、凉。《本草纲目》曰:“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劳热,妇人劳损。”故有养阴益气,清热除烦止汗之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两药配伍,相须相助。养心固卫以止汗,治心肺两虚之自汗,盗汗。
8.配牡蛎,牡蛎咸、涩,平。入肝、肾经。有收敛固涩,平肝潜阳之力,‘黄芪甘温,升阳益气,固表止汗,两药配伍,补涩互施即能益气固表.实腠理,又能收敛浮阳不致外越,而止汗,相辅相成,则益气敛阴,固表止汗之力更强,常用治气阴不足,自汗,盗汗。肢体倦怠等证。
9.配当归,当归甘、辛,温,能活血、养血、补血。但吴鹤皋说:“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所以补血方中加补气药,如当归补血汤就是黄芪配当归,在大出血病人呈阴阳欲绝之象时,更得遵照。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原则。黄芪补脾肺之气,以益气生血之源,并能固表,用量要五倍予补血和营的当归,两药配用,阳生阴长,益气生血,以补气为主,补血为次,气血双补,常治贫血,妇女经期产后出血,或疮疡溃后,血虚发热及产后气血亏虚而无乳。
10.配桂枝,桂枝辛、甘,温。能温经通阳,去风寒湿邪,黄芪甘温,升阳益气,两药配伍,可补益气血,去风散寒,温阳通络缓解疼痛,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