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毗达摩的宇宙学系统,四界三十一地

 dlx6666 2018-12-04


文字节选自《佛教基本通》

Rupert Gethin 著

赖隆彦 译


最早期的佛教著作——尼柯耶/阿含经,并未有系统地记录佛教对宇宙本质的看法,但其中确实包含许多细节与原则,他们被佛教思想中的阿毗达磨传统,有系统的整理为一致性的完整论述。



流传到我们手上的有两个阿毗达磨传统:


1. 上座部的传统,他们形成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的观点。


2. 说一切有部的传统,他们的许多观点都已传入中国与西藏。


然而,这两个阿毗达摩复杂的宇宙学系统大体上是相同的,只有偶尔在细节上有些小出入。这个详尽而仔细的宇宙学,就此被视为佛教共同传承重要且显著的一部分。


此外它不只被认为具有奇特与历史的趣味而已,包含在此传统宇宙学里的世界观,也对传统佛教社会里一般佛教徒的观点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一两个例子中,上座部与说一切有部传统的说法不同,基于方便的考量,我呈现的是上座部典籍的说法。


 轮回包含三十一地 


根据阿毗达摩发展成熟的宇宙学,轮回包含31个存在领域或“地”(巴bhūmi),换言之,生死轮回是由31个基本的众生类所构成,任何众生都可能出生在其中的任何一地。(见下表)


三十一界及其寿命与结生


(图片来自《摄阿毗达摩义论表解》)


我们确实可以说每个众生在生死流转期间,除五个净居天(the Pure Abodes)外,与此时或彼时辗转出生在每个情况中;


出生在净居天的众生,比如前述色究竟天的大梵,已达到必定证入涅槃并解脱轮回的情况。


这31地有三个最基本的分类,首先是欲界,这包含11地,从地狱、恶鬼到畜生、阿修罗(Asura,或译为“非天”)与人,乃至六个较低层的天;


这几地众生的共同特色是,都具有心识与五根。


在此之上是色界,它包含16地(最高层是上述的净居天),由统称为“梵”的较高层诸天所居住;


这些微妙的众生同样有心识,但只有眼与耳二根。


最后是无色界,共有四地,由更高层的梵天所居住,他们只有心识。



这31地,从下到上反映了由粗到细的基本动向。


宇宙下层的欲界,有各自明确的界限或铁围。


在铁围的中心是须弥山(Meru, Mt.),他被七个同心圆的山与海围绕,在这些山之外的东、西、南、北四方有四个洲。


南瞻部洲(Jambudvīpa,旧译“南阎浮提洲”),意为“长满蒲桃树的洲”,住的是普通人类;此洲南边的雪山(himālaya)下面其实即是印度,也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在铁围之间与下面的空间是各种地狱,而在须弥山坡的阴暗处则住着善妒的恶神阿修罗,他们被三十三天的帝释(梵Sakra;巴Sakka)天王逐出天界;


须弥山坡与山顶之上,住着六欲界天。


色界下层的大梵天可能统理一千个这样的世界,而色界上层的梵天据说统治着一百千个(即十万个)世界。


 “业”决定众生转身到何地 


决定众生转生到哪一地的因素是什么呢?


简短的答案是“业”,众生意图明显的身、口、意行,即一切具有特定意图或意志的行为话语、乃至思想。



一般而言,虽然有一些条件限制,但转生到下地被认为是相对上不善业或恶业的果报,而转生上地则是相对上善业或福业的果报。


两者是相对应的,愈往下,众生的处境就愈不舒适与不快乐;


而愈往上,处境就愈舒适、快乐与微妙。


不过,我们应注意,这个层级并不构成一个简单的阶梯,人们只要一路往上爬,就会登上顶端,进入涅槃。


事实上从人到最高的净居天乃至四无色地,从任何一地都能达到涅槃,但最下面的四恶趣除外。


但众生极少达到涅槃,一般而言,大多都在上地与下地起起伏伏,忽而受苦,忽而受乐。


这就是轮回的本质,没有特定的方向与目标而四处生死流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