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俚曲中歇后语的分布与类型①

 芸斋窗下 2018-12-04
摘要:聊斋俚曲中使用了大量的歇后语,但这些歇后语在十五种俚曲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歇后语,可以把它们分成比喻性歇后语、双关性歇后语和夸张性歇后语三种类型。
  关键词:聊斋俚曲;歇后语;分布;类型
  中图分类号:I207.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12(2006)04-0081-08
  收稿日期:2006-10-20
  作者简介:王聿发(1966-),男,山东淄博人,淄博师专科研处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研究。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把“歇后语”分为两种类型:“原来的歇后语”和“新兴的歇后语”[1](P162)。“原来的歇后语”就是“藏词”,这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新兴的歇后语”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歇后语,这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新兴的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口语性语句,也有人叫“缩脚语”、“俏皮话”或“引注语”。这种歇后语一般由两个组成部分,如“卖豆腐的破了布袋子――过不的了”(《禳妒咒》第15回)。这种歇后语,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前一部分具体形象,是叙述部分,是整个歇后语的引子,是手段;后一部分说明道理,是整个歇后语的结论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引申、解释和说明,是目的。前后两部分是“引子”与“注释”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简称为“引注关系”[2](P392)。在使用中,一般情况下,两部分都同时出现,有时候,也可只出现引子,而把体现本义的注释省去,让听话人自己去意会猜测。歇后语具有悠久的历史,纵观历代典籍文献、戏曲小说,从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到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再到明末冯梦龙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无不见到一些歇后语的影子。蒲松龄在创作俚曲的过程中就大量运用了许多生活化、口语化了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口语色彩浓厚,地域色彩鲜明,不但风趣活泼,而且幽默诙谐,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时间的变迁和语言的发展,今天的读者――即便是淄博方言区的读者也很难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歇后语了,所以,专题研究俚曲中的歇后语,对于准确理解俚曲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语言风格,对于准确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作品的人物性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聊斋俚曲中歇后语的分布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共计十五种,其间运用了大量的歇后语。据吴庆峰、张金霞《〈聊斋俚曲集〉歇后语汇释》[3]中的统计,俚曲中共用歇后语96条,出现次数为109次,其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从下表可以看出,俚曲中的歇后语主要分布在《姑妇曲》、《慈悲曲》、《禳妒咒》、《富贵神仙》、《磨难曲》及《增补幸云曲》六种俚曲中,其中,《禳妒咒》中最多,共计出现28次。而《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穷汉词》、《丑俊巴》和《快曲》中则一条也没有。《墙头记》中出现了4条,《翻魇殃》和《俊夜叉》中各出现了2条。在这96条中,《富贵神仙》与《磨难曲》中的重复率最高,它们各有16条歇后语,其中有8条是重复使用的,它们是:
  ①断了线的珍珠――一个一个的乱滚;
  ②砘骨碌吊在井里――一个眼子到底;
  ③木匠提溜着墨斗――也只是看一眼;
  ④劈破的青梅――酸酸的一片;
  ⑤皮猴子吊在火里――一根毛也不见;
  ⑥肉头老撞着显道神――你也说不的我长,我也道不的你短;
  ⑦软杠子举重――呼扇;
  ⑧旧板凳做了脚打罗――成了踢面。
  
  
  其中,前七条皆出现在《富贵神仙》的第11回“凶信讹传”中,后一条出现在第8回“闺中教子”中;在《磨难曲》中,这8条皆出现在第23回“二瞽作笑”中。《富贵神仙》中有一条(八十的老头转磨磨――晕煞了)与《慈悲曲》重复使用;《富贵神仙》中还有一条(十月里柿子不漤――就烘上来了)与《禳妒咒》重复使用;《慈悲曲》中有一条(卖馓子的折了本――就扎挣不的了)与《禳妒咒》重复使用。
  
  二、歇后语的类型
  
  从俚曲中歇后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段入手分析,可以把96条歇后语分为比喻性歇后语、双关性歇后语和夸张性歇后语三种类型。
  
  (一)比喻性歇后语
  “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4](P381)“比喻的构成,需要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是:(一)所描绘的对象,叫做‘本体’;(二)两者之间有相似点。通常情况下,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交际对象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的。”[4](P382)据此,对比喻中的喻体进行分析,可以把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生活中能够存在的事物现象,另一类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现象,这类事物现象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因此,俚曲中借助比喻而构成的歇后语又可以分为两种:借助真实的事物现象打比方而构成的歇后语和借助想象的事物现象打比方而构成的歇后语。
  1、借助具体事物打比方而构成的歇后语
  这种歇后语的引子所涉及到的事物现象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者是人们经常见到的生活现象,是整个比喻的喻体部分,具体、浅显、形象是其突出特点;被描绘的本体部分依存在该歇后语的上下文中,相对于喻体来说,抽象、深奥是其主要特点,但两者有一个相似点。例如:“背着醋瓶使八势――逛荡的轻快上来了”出自《俊夜叉》中:
  他(宗亓人――作者注)有个小小家当,尚可过度;只有件毛病,是好赌博,年来背着醋瓶使八势――逛荡的也就轻快上来了。
  作为比喻,“宗亓人”的“小小家当”是本体,“背着醋瓶使八势”是喻体。因宗亓人“有件毛病,是好赌博”,使得他的“小小家当”逐渐变少,就像“背着醋瓶使八势”时使醋瓶里的醋越来越少一样,二者有相似之处,所以二者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比喻。“逛荡的轻快上来了”是对引子“背着醋瓶使八势”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是该歇后语的注释,它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俚曲中,这类比喻最多,共计33条。统计如下:
  1)背着醋瓶使八势――逛荡的轻快上来了(《俊》)
  2)秕芝麻上不的锅炒――歇了还无了油水(《姑》1)
  3)(扌多)塑匠两口子扎春牛――忙着那忙哩(《禳》5)
  4)出豆腐的点不成脑――坏了作(《禳》15)
  5)撮傀儡子解开包――弄出故事来了(《慈》1)
  6)打靛的把子吊了柄――是没把的个石头(《富》7)
  7)翻贴门神――左右难(《姑》1)
  8)贩鲜的担着柳(木元)子活鱼――唬破他那肚头子了(《禳》16)
  9)狗儿甜蒜碟――不轻饶(《禳》16)
  10)猴子扒竹竿――一节一节的来(《增》8)
  11)酒店里开了市――就挑出望布来了(《禳》15)
  12)近视老婆拾蒜瓣――自家捣了眼了(《禳》13)
  13)笼里犯出羔团子――好势的也(扌多)打(《慈》2)   14)犸虎咬着老羊――就吃下他下半截,他也是不做声的(《慈》3)
  15)拿着筷子敲菜碗――饭饱了弄筷(《墙》1)
  16)劈破的青梅――酸酸的一片(《富》11)
  17)披着蓑衣吃麻糁――不看吃的看穿的(《增》6)
  18)的不走开――装亲生的(《磨》18)
  19)六月六的豆腐――陪不的了(《增》8)
  20)软杠子举重――呼扇(《富》11)
  21)耍把戏的开了箱――还弄出故事来哩(《禳》13)
  22)十八的大姐做媳妇――还等不到天黑哩(《增》11)
  23)十月里柿子不漤――就烘上来了(《禳》13)
  24)石头钻的鼓子――不中打(《增》6)
  25)替板的长了一腚疮――没人打就痒痒(《禳》13)
  26)偷生子儿――领不的你的教了(《禳》14)
  27)驼垛子的老驴上山――捱霎着,又济着喘粗气(《姑》1)
  28)捂着耳朵放爆仗――使了钱卖了些出作(《禳》15)
  29)夏里的皮袄不收拾――只怕吊了毛(《禳》14)
  30)小腊梅的裹腿――有块块(《禳》24)
  31)小粜粮的生意快――只见不住下(《慈》3)
  32)腌坏了的螃蟹久不吃了――脐子都沙了(《禳》13)
  33)养汉老婆不脱裤――人不找你,你又找人;人来找你,你又做势(《磨》23)
  2、借助想象的事物打比方而构成的歇后语
  这种歇后语的引子所涉及到的事物现象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者是极难发生的现象,但却完全符合逻辑思维,与注释部分有一种内在的意义联系,是注释部分赖以产生的逻辑基础。虽然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仍然具有具体、浅显、形象等特点;注释部分仍然具有鲜明、具体等特点。例如:“草蛤蜊缝至行头里――成了个憨蛋”出自《墙头记》第2回“计赚双枭”中:
  (张二说)做儿也罢了,琐碎在养老。……我才恍然大悟:一个达是公伙的情受的东西,我何苦都费了?省了点子给那老婆孩子吃了穿了,他还叫声达达,没有说叫人达达还贴上吃穿的。草蛤蜊缝至行头里,这不成了个憨蛋么?
  该段文字中,“张二”是本体,“草蛤蜊缝至行头里”是喻体,“这不成了个憨蛋”是对喻体的注释说明。“草蛤蜊”疑是“苍耳的果实,圆形,有刺,扎人”[3]。张二认为“叫人达达还贴上吃穿”,就“成了个憨蛋”,在这一点上二者有相似之处,把行为之“憨”与“草蛤蜊”联系在一起,想象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并能使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印象深刻。这类比喻在俚曲中共计13条,统计如下:
  1)草蛤蜊缝至行头里――成了个憨蛋(《墙》2)
  2)大风里刮了下颏――连嘴也是难赶(《富》11)
  3)贩捎瓜的爬到屋檐上――上门来寻人便宜(《慈》4)
  4)胡桃栗子摆在鼻窝里――脸上开起山果铺子来了(《禳》13)
  5)老母猪衔象牙筷子――就装煞,也是杀才(《姑》2)
  6)皮猴子吊在火里――一根毛也不见(《富》11)
  7)屁股里长出波瘰子来――瞎了那腚门子(《慈》3)
  8)肉头老撞着显道神――你也说不的我长,我也道不的你短(《富》11)
  9)天家驳麸子――净了(《翻》4)
  10)铁鬼脸满地撂――丢出那丑来了(《姑》1)
  11)小大姐笑吊了裤子――喜起来顾不的难看(《富》11)
  12)竹篮打水――落了空(《墙》4)
  13)庄家老得罪着老龙王――怪下来,不上俺那地里下雨的(《姑》1)
  
  (二)双关性歇后语
  “双关,就是有意识地使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同时兼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与“常规交际要求话语的单义性”[4](P291)相比,增加了一层意思,也就是说双关包含了两层意思: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在正常的言语交际中,一般要求话语的单义性,如果话语出现了多义现象,就是对常规表达的一种“偏离”,这种“偏离”如果妨碍了思想情感的勾通与交流,降低了表达效果,就是“负偏离”,是一种语言错误;相反,如果促进了思想情感的勾通与交流,提高了表达效果,就是“正偏离”,是一种积极现象。双关就是对语言常规表达的一种“正偏离”,这种“正偏离”是借助“谐音”和“语意”来实现的。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主要借助同音词或近音词来实现。借助谐音双关形成的歇后语在俚曲中共有11条,其中8条是借助同音词来实现的,3条是借助近音词来实现的。如,“把梨子连皮吃――不啃”(《禳》24)中的“不啃”谐“不肯”,“二月二的煎饼――摊了”(《增》8)中的“摊了”谐“瘫了”,“关着屋门烧湿柴火――有意存烟”(《富》4)中的“有意存烟”谐“有意存焉”,等等,都属于前者;“旧板凳做了脚打罗――成了踢面”(《富》8)中的“踢面”谐“体面”,“老虎窝里种南瓜――守着个吃人的东西,还作大叶”(《禳》14)中的“大叶”谐“大孽”,等等,都属于后者。
  1)把梨子连皮吃――不啃(《禳》24)
  2)二月二的煎饼――摊了(《增》8)
  3)关着屋门烧湿柴火――有意存烟(《富》4)
  4)解官元宝打开鞘――漏出整腚来了(《增》16)
  5)旧板凳做了脚打罗――成了踢面(《富》8)
  6)老虎窝里种南瓜――守着个吃人的东西,还作大叶(孽)(《禳》14)
  7)镑地的镑出来个(石柘)骨碌――锄(触)着这死眼子了(《禳》24)
  8)十八的大姐铰了头――不待嫁(《禳》24)
  9)鞋里加楔子――好揎(《磨》23)
  10)庄家不识木梨――好一个香瓜(《增》21)
  11)纸糊的桌子请客――抹抹就抹一块去了(《磨》5)
  2、语意双关
  语意双关主要是通过在特定语境中引申语义,或通过词语的字面意义的谐用而形成双关。借助这种方式形成的歇后语在俚曲中共有28条。如,“吹鼓手吊下驴来――回头朝下哈哈”(《磨》4)的表层意思是吹鼓手掉下驴来后,吹喇叭的方向改变了,深层意思是这一群人要吃大亏、倒大霉,这一意思的产生是通过特定语境而实现的;“籴的二升秕芝麻――打了没油水”(《增》6)的表层意思是买的二升秕芝麻既量少,又含油少,是榨不出油来的,深层意思是王舍即便打了万岁,也赚不到便宜,得不到好处,这一意思的产生是通过“打”和“油水”这两个特定词语的谐用而实现的。
  1)吹鼓手吊下驴来――回头朝下哈哈(《磨》4)
  2)籴的二升秕芝麻――打了没油水(《增》6)
  3)腚沟里夹上称杆――一溜崩星(《增》20)
  4)砘骨碌吊在井里――一个眼子到底(《富》11)
  5)豁口子加墙板――打杀了(《增》5)
  6)叫花子躲乱――穷的讨饭还带着不安稳(《姑》3)
  7)酒坛淌出糟来――鼓了袋子了(《禳》13)
  8)净了包袱的线匠――没零卖,发了纩子了(《慈》1)
  9)锔子匠不钻眼――生钉(《增》6)
  10)萝卜窖子被了盗――掘开了(《禳》13)
  11)买了肝肺不上碗――用心(《禳》24)
  12)卖布的净了店――没嗄裂拉一裂拉(《慈》3)   13)卖豆腐的破了布袋子――过不的了(《禳》15)
  14)卖糖的不见了糖箱子――光拉那弯弯担(《慈》2)
  15)卖馓子的折了本――就扎挣不的了(《禳》13)
  16)面盆里加引子――发起来了(《慈》3)
  17)木匠提溜着墨斗――也只是看一眼(《富》11)
  18)培了的芋头不踏――差一脚(《禳》14)
  19)三十里、五十里不知道路径――走上叉道去了(《增》12)
  20)苏州娘子不缠脚――光兴了一个头儿(《墙》1)
  21)剃头匠吆喝――没了换头了(《增》12)
  22)文昌爷爷不坐轿――骑了牛来了(《富》10)
  23)小孩子卖长生果――吃不了兜着走(《禳》15)
  24)线匠不见了线包子――背不的(《禳》13)
  25)新女婿闪了腰――你疼我不疼(《磨》23)
  26)张天师闭了眼――出神(《翻》2)
  27)猪八戒家生的孩子――弄出丑样来了(《增》12)
  28)庄家老儿看戏,不认的关爷――那红的就出来了(《磨》23)
  
  (三)夸张性歇后语
  “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事实,或缩小事实,目的是让对方对于说写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夸张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直接夸张,就是不借助于其他修辞方式,直接夸大或缩小事实。……间接夸张,是通过比喻、比拟等修辞方式来实现。”[4](P299-300)例如:“屁股长在脖子上――腆着腚去见人”(《姑》2)中“腆”是“厚”的意思,通过离奇的想象,沈大姨用“屁股长在脖子上”夸张性表达“厚着脸皮去见人”的意思,这就属于直接夸张。又如:“扬州的琼花――找遍天下无二朵”(《姑》1)中“琼花”是一种珍贵的花,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琼花》中云:“扬州后土祠琼花,天下无二本,绝类聚八仙。”此处该歇后语是以琼花喻珊瑚,极力称赞其人品、长相之出类拔萃,属于间接夸张。俚曲中夸张性歇后语还有:
  1)艾焙子炙那连连骨――疼着他那脚后跟了(《慈》2)
  2)八十的老头转磨磨――晕煞了(《慈》6)
  3)断了线的珍珠――一个一个的乱滚(《富》11)
  4)裤裆里钻出个丑鬼来――唬着我这腚垂子(《姑》1)
  5)马尾套蜻蜓――把腚挣了(《富》6)
  6)木锨舒在酱瓮里――大匙起来了(《俊》)
  7)屁股长在脖子上――腆着腚去见人(《姑》2)
  8)瞎牛蠓飞到眉毛上――咬眼(《慈》2)
  9)胸膛上长起草来――慌了心(《增》16)
  10)扬州的琼花――找遍天下无二朵(《姑》1)
  11)养汉老婆不生儿――奸捣的没了种了(《禳》24)
  “蒲松龄在俚曲中对歇后语的使用,做到了生活化、性格化,它既是生活化了的语言,又很符合人物性格身份。……总之,歇后语的运用是服从于表现生活和表现人物性格形象的。”[5](P38)系统分析这些歇后语,有助于把握人物语言的形象性、风趣性和通俗性,有助于把握俚曲的生活气息、地域色彩和口语色彩。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2]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吴庆峰,张金霞.《聊斋俚曲集》歇后语汇释[J],蒲松龄研究,2002,(4);2003,(1)、(2).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陈玉琛.聊斋俚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注释:
  ①本文中的一切引文皆出自盛伟编《蒲松龄全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12月。
  
  (责任编辑 李汉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