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讲堂】汉印的形成与用途(二)

 闲情偶的 2018-12-04
编者按





01

汉印的形成与用途


汉印的用途

汉代印章使用的范围极为广泛,在官场,在商业,在私人通讯,以及钤物,殉葬等等方面,生活的每一角落都有涉及。基本上都是为了实用而制作的。但也有少数是专门作为欣赏把玩而佩带的。


汉印的用途除了上周讲到的“凭信”、“检封”之外,还有以下四个方面:


3、佩带

汉印顶端有钮,钮身侧有孔,叫“穿”,系以绶带,以便随身佩带。佩带之印因官阶高低而分大小,以明身份,用以检封也极为方便。


也有专用佩带印,以避邪求福,祛除不祥,或训诫等语,或吉语等。如“黄神越章”“黄神之印”等(图4)。在《抱朴子·登涉篇》:“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汉私印两面印中,一为姓名,一则多为“日利”、“出入大吉”之类的吉祥语,佩印中一部分可说是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

图4 黄神之印



4、标记

在器物上钤盖印章,在专为标志制作者的地名、官名、姓名,也有少数还有名称和铭文,以表示制作者对所造器物的负责任。有点类似现代的商标。《礼记·月令篇》有所谓“物勒工名”。这种钤盖在陶器上的叫“陶文”(如图5)钤盖在砖上的谓之曰:“砖文”。(图6);钤打在金币上的,有“陈爰”等字的。因在郢爰出土较多,世称“郢爰”或“郢金”。(图7)


图5 黄神□章之印


图6 宜子孙长大吉利


图7 郢爱



5、烙印

用铜或铁质作印材,印体较一般官印为大,后有方孔,可纳入木柄,用以烙马,与家畜用。传世的“灵丘骑马”(图8)等,即烙马印。文献上的如《北史·魏孝文帝纪》有:“延兴二年(472年)五月,诏军警给玺印传符,次给马印。”


图8 灵丘骑马


烙于木石上的称烙木印。汉墓中有黄肠石上刻有石工姓名,乃汉人用印烙物之遗迹。


6、殉葬

汉人多迷信,生前所佩私印,死后则作为殉物入葬。从许多汉墓出土的私印可证。


汉官印,去职即上缴。而出土中有署官职,下附姓名,如“乐浪太守扫王光之印”、“河闲私长朱宏”、“司徒中土张尚”(图9)等,非为生人所佩,而是殉葬专用章。这种殉葬官职印、职位多不高。因当时高官有赐官印殉葬之仪。如1983年广州象冈山汉墓出土的龙钮金印“文帝行玺”。1954年在陕西出土的“朔宁王太后玺”等即是。


图9 河间私长朱宏



汉印艺术性的成熟

随着汉代官、民对印章的使用范围广而多,官府印工与民间作坊对制印工艺的精益求精,以及官民对印章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岁月长河中的实践锻炼,逐渐使汉代印章艺术趋于成熟,其成熟的表现,从下几方面可见。


1、文字处理,匀称不板

汉印中的文字,有缪篆、秦篆、殳篆、鸟虫篆等,但置于印章内,都能协调,其主要处理手法是匀称,即线条与间距的粗细,都各有等同,但这些线条粗细相等,线条之间距离过于相似极易板滞,而汉印中绝大多数由于在字的结体与线条上注意变化,故匀而不板。尤其是在字的结体上,往往应用线条与偏旁部首之间的穿插、挪让、增减、伸缩等处理手法,而显得出人意料,显得非常灵活,而富有变化,尤其与秦印比较而言,更可看出其艺术上的成熟。


2、章法构成,团聚变化

汉印中有二字、三字、四字、五字乃至十数字不等,但都能互有关联,呼应,显得亲密团结,宛如一家人共聚一室。有的字粗壮,则显得气势雄强;字画细的,显得刚劲;线条屈曲的,显得柔劲多姿。鸟虫篆一路,姿态造型虽不一,线条粗细掺杂有变化,但其章法都能统一,且气脉贯串,显得有规有矩,又能生动活泼。


3、刀势笔意,有机结合

汉印中虽然铸印特多,但铸印之初,印模之制成,都是用笔书,用刀刻制而成。然后铸以成印,故其铸印印文笔意刀意不甚明显,而是显得较为含蓄。而凿印、则是以刀直接在铜、石等印材上凿刻而成,凿印刀痕较为显露,但在刀痕中,仍可见其用笔书写之意,其刀中见笔是其特征。而玉石、玛瑙等坚硬印材,则借助坚硬之砂轮或刀椎,以碾、琢成字。碾琢中可见其笔与刀意。以上三种方式,都是为了在印章上刻、凿、琢、碾成字,其作者工艺水平之高低,其书法修养水平之优劣,或艺术审美能力之强弱,以及感情之浓淡等,均能通过所刻制的印章线条,隐隐约约地表达出来。都体现了作者对驾驭笔与刀来书刻的技艺与水平。清人戴启伟在《啸月楼印赏》中说:“秦汉印章,悉从古人手出,刀法、篆法、章法俱在。”


从以上三方面,可见汉印已从单纯的实用,上升到艺术的追求,并取得可喜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印章艺术的成熟。后来元、明、清,很多印人刻意追求汉印的美,和作为学习的初阶,这也说明汉印的艺术性及取得的高度的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