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卫将军文子见曾子,曾子不起而延于坐席,正身于奥。文子谓其御曰:“曾子,愚人我哉!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以我为暴人也,暴人安可悔也?曾子不缪,命也。” ——《说林》下 【译文】 卫国的将军文子去见曾子,曾子不起身迎接而让他到座席上就坐,自己却端坐在尊位上。文子对自己的车夫说:“曾子,真是个愚蠢的人啊!如果他把我当作君子,对君子怎么可以不尊敬呢?如果他把我当作残暴的人,对残暴的人怎么可以侮辱呢?曾子不被杀,算他命大。 [评析与应用] 曾子,名参,孔子的门人,通孝道,但性迟纯,事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这个故事中,曾子怠慢了文子,引起了文子不满,就此发了一通议论,认为无论对什么人都不能怠慢,对君子固然不能怠慢,对“暴人”也不能怠慢,否则将遭杀身之祸。但曾子确实怠慢了文子,文子来了不起身迎接,自己端坐在尊位上。这是他性迟钝呢,还是对文子不满而故意怠慢,恐怕主要是后者。 怠慢人好不好?恐怕主要是不好。道理不多说,就以曾子本人的言行来看,他主张“忠恕”之道,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讲“忠恕”,就不该怠慢人。《论语》记载了曾子的一些言行,可以看出他经常是严于自我约束的,很懂“克已”那一套。所以,历史上的曾子,恐怕是不轻意怠慢人的。 那么,韩非子编造这个故事,多半是为了批评甚至讽刺曾子,说他不是以宽待人的,另外,曾子主张“犯而不校”,是说被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但从这个故事来看,这个卫国的将军倒是很计较的。这也从侧面说明,韩非子编这个故事,可能是想说:你曾主张“犯而不校”,说别人冒犯你你不计较,但你冒犯了别人又怎么说呢?别人可是要计较的呢。 总而言之,轻慢地对待别人,冒犯别人是不对的,这样做是不计后果,也背离了君子宽以待人的忠恕之道。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