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之旅丨耿艳菊:红泥小火炉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1-11-30




冬天,早起去上班,一推开楼道门,寒气就扑过来。面对这个干冷的世界,再犹豫,最后也要急匆匆跳进去的。

路两旁的银杏树,干枝桠在冻得发愣的空气里僵着,不敢触碰,仿佛一碰就要掉下来。

但它们其实是苍劲的,蕴藏着春天的勃发、夏天的蓊郁、秋天的金黄,福气好的话,还会越过千年,像一首首古诗词在岁月的长河里发光发热。

就像白居易的那首诗,每到冬天都会想起,宛若感到冷时就要暖一般自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火炉暖暖,新酒暖暖,和知己品画聊诗,畅谈人生快事,这是古时文人很平常的雅事。

如今,这样的闲情逸致是小资而奢侈的,寻常人内心里固然存有这份诗意,而要紧的却是眼前切切实实的生活。

情怀奢侈,小火炉倒是稀松平常。

没有暖气空调的年代,冬日里,小门小户的人家总要在屋里生起一个小炉子,烧水、做饭、烤手,一家人守着炉子,暖胃,暖身,亦暖心,寒凛凛的冬天也就悄没声息地远走了。

不过,在过去的乡村,小火炉也算是奢侈的。

乡下人守着一点薄田,一所庭院,家家户户都是地锅做饭,柴火来自于庄稼杆、扫来的落叶、捡的树枝,是不舍得花钱买煤球买炉子的。

然而,家里的孩子一旦去镇上读了中学,成了走读生,还没入冬,父母就会考虑着买炉子买煤球的事儿了。

那时,下了晚自习,回到家差不多要九点十点了,饥肠辘辘,直奔厨房,小火炉上的锅里热着父母留的饭菜。

端下锅,一边烤火,一边吃饭,饭食是简单的,但这一刻的惬意幸福抵消了一路奔回家的黑暗和寒冷。

记忆中的小火炉还与一碗热热的米线有关。

那是我在县城一中复读的那年冬天,内心恓惶孤寂,暗沉沉的冬日更让人寒冷难过。

下午放学后,我喜欢去门口卖米线的小摊子。

两个小火炉,几张桌子,卖米线的阿姨爱笑,让人一见如故,温柔亲厚。

只要有学生过来吃米线,她都会把一个炉子上的锅端下来,热情地邀你暖暖手。

不大一会儿,炉子旁就围满了学生,甭管认识不认识,大家欢快地一起聊天说笑。

卖米线的阿姨在另一个炉子旁笑眯眯地下鸡汤米线,5毛钱一碗,汤随便加,好吃实惠。

我一直记得我们在炉火边挤挤攘攘烤火的情景,那个旧旧的红铁皮小炉子,一群纯真年轻的笑脸。

只有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空前的轻松。在炉火的暖里,我并不认识旁边一起烤火的人,却也不孤寂。

张爱玲在《道路以目》中说:“寒天清早,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扇出滚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我亦有同样的喜欢。

两年前,我在老君堂住的时候,早上或者傍晚去后街买菜,路过老胡同,那里的居民依旧习惯在自家院子或门口生炉子烧水,滚滚的白烟家常温暖,亲切感扑面而来。

(已载12月1日《德州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