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允冠百王”的光武帝刘秀

 墨香笙樵 2018-12-05
如果说,汉武帝刘彻﹑明太祖朱元璋的性格、作风像火,大刀阔斧、气吞山河、轰轰烈烈、刚强奋进,那么,东汉王朝开创者光武帝刘秀的风格、为人就像水,水看上去温顺﹑谦下﹑宽容﹑柔弱,可本质上又坚韧执著、无坚不摧,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是真正有力量的表现。 


  刘秀的高明以及伴随而至的成功,是他善于借鉴和汲取道家“柔弱胜刚强”﹑“知雄守雌”等智慧与方法的结果。老子尝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将欲离之,必先固之;将欲弱之,必先强之”,这是典型而上乘的“君人南面之术”。刘秀对其精髓的理解和把握可谓是入木三分,炉火纯青。综观刘秀取天下﹑治天下,开创“光武中兴”之局的基本手段和特点,不外乎两点:“泛爱容众”,善于争取人心,借助众力;“以柔道理天下”,在统治方式上善于以屈求伸,以退为进,调和关系,化解矛盾。


  这种治国理念与行事风格,在刘秀的待人接物方面有集中体现,就是过人的雅量和最大的宽容。这首先表现为对士人的尊重厚遇。自从《论语》提倡士人“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来,古代的士人即以文化传统的承荷者自负,喜欢以社会良知的体现者清议政治,臧否人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汲汲于治学问道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是很容易招致统治者的猜忌和厌憎的。如果碰上比较开明的统治者,是我行我素,不去理会士人的聒噪;一旦遇到暴虐的君主,则大事不妙,极有可能蹲大狱﹑掉脑袋。汉末的党锢之祸﹑南宋的“伪学”风波﹑明末的东林党之禁等等,皆是例证。由此可见,如何妥善处理与士人的关系,笼络和争取他们为己所用,使得他们能够放下身段﹑半推半就挪移到前台替自己帮闲,甚至帮忙,是考验古代统治者有无雅量或雅量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


  刘秀不愧为读书人出身的皇帝,对士人的微妙心态和深层次意愿洞若观火,体察入微。他不仅开设太学,搜集图书,延聘博士课徒授业,舍得花费大钱投资不能立即显现经济效益的文化教育事业,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他十分重视士人,敬贤尊才,达到了“求之若不及,相望于岩中”的地步。他刚刚坐上龙庭,就把当时年已七十有余的通儒硕学卓茂礼请到朝廷,亲自接见,嘘寒问暖,任为太傅,封褒德侯,赐予食邑二千户。不久卓茂老死,刘秀又素服车驾,亲自为卓茂送葬。刘秀用这么高的规格礼遇优待这样一位老读书人,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它向普天之人传达自己重视士人的信息,为百废待兴的建设事业奠定基础。事实证明,刘秀的这个优雅姿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不少著名的宿学大儒,如宣秉﹑杜林﹑张湛﹑王良﹑范升﹑陈元﹑郑兴﹑卫宏等,纷纷齐集到刘秀的旗帜之下,成为东汉文化复兴中的重要角色。


  当然,并非每一位士人都热衷于出仕博取功名,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士人乐意隐逸山林,自命清高,这在东汉初年也不例外。对于这一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对朝廷有意保持一定距离,甚至持不合作态度的士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是砍掉他们的脑袋,理由是有才华而不肯为朝廷所用,等同于抗拒皇命,与犯上作乱无异。刘秀则不同,他很能理解这种“义不与帝王为友”的士人的志趣,宽待容忍他们,来者不拒,去者不究。太学生出身的周党,学问渊博,名重一时,刘秀称帝后即慕名而辟征他出仕为官,可周党就是死活不干。朝廷大臣中有人见周党如此不识抬举,大为不满,建议刘秀以“大不敬”之罪惩治他。刘秀坚决不同意,下诏说:“从古以来,即使明王圣主出世,也会有不宾之士……人各有志,何必强求。”于是赏赐周党绢帛四十匹,让他带着家眷回老家隐居。对不肯为官的老同学严光,刘秀同样不加为难,听凭他离开洛阳回富春江畔垂钓,潇洒自在了却余生。刘秀的作为,完全进入了“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的境界。


  如果说,对读书人的宽容大度还不算太困难的事情,那么对功臣宿将的信任和优待则是真正的为君之道所面临的考验。读书人的牢骚﹑怪话或故作清高﹑拒不合作,虽然让人不舒坦,但毕竟不对自己的皇位构成直接的威胁,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然而,功臣宿将不同了,他们手握重兵,威望素孚,倘若真的萌生异志,反将起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很可能会江山改姓,社稷易主。所以说,抚慰读书人,至多不过是个面子问题,而优容功臣宿将,这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权术问题。


  刘秀在这方面同样做得十分出色。对待功臣,刘秀总的原则是恩宠优渥,多方笼络,视之为心腹而不人为地假设敌人制造异己,同时限制其实际参与朝政、把持兵权,免得君臣互不相安,诱生嫌隙,这就是所谓的“保全功臣,不任以吏事”。具体而言,刘秀一是能够做到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他心胸豁达,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所以对于那些功臣宿将,敢于坦诚相待,用人不疑。大将冯异威震关中,多有流言,冯异为了避嫌,主动要求调离关中,刘秀作书予以宽解:“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彻底打消了冯异的顾虑,使之更好地为自己效忠尽力。


  二是重赏轻罚,笼络人心。刘秀对众功臣优渥有加,恩宠备至。他知道,没有部属的全力翊戴,自己就不会有位居九五﹑主宰天下的机会。知恩图报方为君子,既然“国之利器”不可与人,兵权不能授予他们,朝政不便交付他们,那么也就只好在经济上提供最大的好处,生活上给予优厚的照顾。为此,刘秀给了功臣超乎常规的赏赐,功臣封侯者,食邑有多达六县﹑四县者。功臣宿将既蒙信任,又得实惠,自然感激涕零,矢志效忠。这样,刘秀以财宝收回权力,功臣以勋劳挣得享受,君臣相安,共保富贵。当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还是刘秀,他找到了处理棘手功臣问题方面的两全其美的办法:优容功臣,但“不任以吏事”,“退功臣而进文吏”。前者是对功臣的保护,后者则是对功臣的限制,这两者相互结合,互为弥补,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又使得功臣宿将满意安心,“保其福禄,终无诛遣者”。从而开创了妥善安置开国功臣的先例,提供了正确解决皇权与将权矛盾的途径。锱铢必较,是没有出息,难成大事的表现;高瞻远瞩,收放自如,才是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大手笔。刘秀在功臣问题上的确呈现出了大智慧和大手笔。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正因为刘秀吃透了道家哲学的精髓,所以在治国安邦上能够做到挥洒自如,举重若轻。李靖称道他:“独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贤于高祖远矣”,王夫之评价他:“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拿刘秀的行为方式及其效果来衡量,可谓是当之无愧,洵非虚辞。


    作者:黄朴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