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爷也爱交响乐?

 岚韵 2018-12-05

BWV1056R 来自美在高处 03:17

乾隆和交响乐,这看似不找边际两回事,在《延禧攻略》中实现了合体。剧中的贵妃命太监,翻出了康熙收藏的西洋乐器,组成了一支清宫爱乐乐团,为乾隆演奏了一曲《卡农》助兴。


这个片段初看起来好像有点扯,不过当时的确有很多西洋文化,已经传入了大清帝国。那么,本着科学的态度就想问问了,这清史上真的有交响乐团吗?



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康熙帝说起。


话说,康熙帝生于 1654 年,比写这首《D大调卡农》的帕夏贝尔小 1 岁,比巴赫和亨德尔大 30 多岁。



康熙帝是一位非常热衷于西洋文化的博学皇帝,可即便如此,他那个时代也绝不可能“进口”一支管弦乐团来。


因为那时的提琴,还没有标准的尺寸和形状。琴弓的形状和琴弦的质地,也没有统一,很多管乐和色彩乐器还没出现。即使在欧洲宫廷里,也只有很小规模的室内乐组合,根本还算不上交响乐团。



那么到了乾隆时代呢?那时候有没有可能,有西洋交响乐团传入呢?其实也不太可能。因为那时候西方的交响乐也才刚刚成型,而且既没有清人留洋学习,也没有国外人将其引入。


“交响乐之父”海顿,直到 1780 年才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宫廷乐师长职位,而这个时候乾隆已经是个七旬老翁了。而且,此时的乾隆已经有了很严重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倾向。



事实上,从乾隆晚年到鸦片战争,中国一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中。直到洋务运动的兴起,才培养出了大批年轻学者赴西方留学,带来了西方的思想和艺术审美。


要说起来,中国最早的乐队与袁世凯息息相关。他在天津小站练兵,按国外练习来操练,并组建军乐队。给慈禧太后演奏《马赛曲》,老佛爷听了特别高兴,但她并没有听懂曲子的含义。以后建立新军,都会建立一支军乐队。



而到了 1879 年,也就是清光绪五年,出现了一支上海公共乐队,当时被誉为“远东第一乐团”,它就是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


就这样,交响乐文化逐渐成型,到 1908 年又出现了 150 人编制的“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它也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前身。遗憾的是,在抗战结束至文革期间出现了断代。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交响乐才在中国再次实现复兴。这一期间,北京交响乐团于 1977 年成立,并一直享有“首都明珠乐团”的美誉。


如今,北京交响乐团已拥有了一大批艺术造诣深厚的音乐家。包括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先生,现任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还有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先生和黄飞立先生,也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谭利华


2018 年 12 月 31 日,北京交响乐团受邀,重磅回归北京新年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跨年音乐盛宴。


这场延续 22 年的知名演绎品牌,已经成为国内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新年音乐会。届时您将有机会欣赏到来自施特劳斯家族、拉威尔、柏辽兹的经典作品。如果感兴趣,不妨去现场感受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