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黄河变迁

 黄金时间123 2018-12-05

来源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话说黄河变迁》

作者: 吴加敏


黄河落日 李发勤 / 摄

从小生活在黄河边,是喝着黄河水、吃着黄河鱼长大的


名副其实母亲河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自古至今,滋养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诞生、成长、坎坷与辉煌,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青藏高原持续强烈抬升,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当时温暖气候下的冰川融水和丰富降水不断汇集于古湖盆,在不同区域形成了 4 个相对集中、独立、互不连通的内陆水系:古若尔盖湖盆、古共和湖盆、古银川湖盆和古汾渭湖盆,它们是孕育古黄河的前身。此时的银川平原一直处于沉陷之中,在中部和南部形成了银川凹陷区和灵武浅陷带 2 个汇水中心,独立而封闭。


话说黄河变迁


随着我国西部高原的进一步隆升,内陆河流不断进行着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各个封闭的湖盆逐渐有了出口,由西而东的 4个独立水系逐步连接了起来,古黄河初露端倪。在距今 70 万 ~20 万年间的漫长时期,当大量上中游来水汇集到一定程度,最终越过了东部的最后一个障碍,现河南境内中条山的三门地垒,切穿三门峡,流入了开阔的黄淮海平原,顺西高东低的地势浩浩荡荡地奔流而去,早期朝向东南,经山东丘陵南部,自江苏北部注入黄河;晚期则改道东北方向,经山东北部投入了渤海怀抱,伟大的黄河,就此贯通。历史文献话变迁黄河的形成及其在宁夏银川平原段变迁至今仍有迹可循。根据黄河各期形成的阶地、古河道、沉积物以及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推断,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封闭孕育期(距今 160 万 ~ 70 万年前)

    这一时期,黄河尚未贯通成形,古银川湖盆汇水多,水位高,不同时期形成了三级高阶地的遗留,最高距现今水面 102 米。 


  • 第二阶段,贯通形成期(距今 70 万 ~ 1 万年前)

    大约 70 万年前,黄河切穿牛首山区,冲出青铜峡口,形成了一个由峡口至青铜峡中滩,方圆十余千米,厚达 300 米,由卵砾石组成的河口冲积扇。黄河冲入银川盆地后,不断发展壮大,当时她的河面宽广,规模宏大,远超今日范围。期间,由高到低,又形成了四级阶地。此时的黄河河道主体,大致在银川平原西部,沿银川新市区到平罗暖泉、高庙湖一带狭长分布,留下的三级阶地可以作为其存在的地质沉积见证。现今这一带分布的多片沙丘,多半是原黄河边滩或心滩的细颗粒物经风力就近改造而成。


  • 第三阶段,古代变迁期(1 万年以来) 

    这一阶段的早期(1 万 ~ 2000 年前),黄河河道主要游移在银川新城至石嘴山西河桥一线广大地区,形成的以粉细砂为主的黄河冲积二级阶地,是构成银川平原的主体物质,厚达上千米,十分惊人!自南向北,由现在的青铜峡市蒋顶、增岗,经银川市五里台、西大湖,至石嘴山明水湖一线,带状分布的洼地和湖泊,可推断为这一时期黄河故道遗存。晚期(约 2000 年以来,始有文献记载),黄河河道继续整体东移逐渐由银川老城一带移至贺兰县以东。其中,在汉代到唐宋千年期间,黄河河道变化不大;但自明代到清代,则有加速东移的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一是明洪武十七年(公元 1384 年)和明宣德三年(公元 1428 年),黄河河水两次淹没灵州城(灵武市县城),致其先后北迁 7 里和东迁 5 里。说明河道东移侵蚀剧烈。二是明万历年间(1573 年),高台寺为黄河崩没。三是明代时平罗县城距黄河仅 15 里,到清代时,已距黄河 30 里,今时更远。可见黄河银川平原北段,河道东移更明显、幅度更大、速度更快,平均每年东移可达 20 ~ 30 米。直到明末清初(距今 350 年左右),河道虽常有局部小范围的东西向摆动,但基本接近现代河道位置。


  •  第四阶段,现代变迁与河道固定期(近40 年)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有了现代卫星遥感监测手段,我们掌握了不同年份黄河河道的精确位置和形状。对比分析可知,黄河银川平原段在局部东西向的摆动中,保持着整体向东的迁移趋势。其中,1987—2000 年间,黄河河道明显变窄,说明黄河流量显著变小。在平罗县境内,黄河向东摆动幅度最大,达到 2.9 千米,主要发生在 1987—1997 年的 10 年间。2010 年 7 月,全长 402 千米的黄河宁夏段标准化堤防,也是滨河大道工程建成使用,以人工的力量束缚住了黄河的自然摆动,限制了河道及其变化范围,从此黄河宁夏段(包括银川段)进入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新时期。 


科学家有话说


河道变迁,宏观上是由广义的地质运动,或者说是由河流河床及汇流区域地壳,基岩隆起陷落等运动造成的。微观上看,河道变迁还与不同时期的河水流量变化、局部河道形状,河道岩土体成分等有关。正是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黄河方得以贯通形成;也正是由于贺兰山的持续抬升,银川盆地不得不做掀倾式运动,才迫使黄河银川平原段不停向东移动,迁移时间长达万年之久,河道东迁距离超过 50 千米。在此运移的过程中,正是黄河携带的大量冲积物,包括卵砾石、泥沙等,一层层积淀下来,形成了今天富饶的银川平原,并给了我们平坦的土地以耕种,给了我们充足的河水以浇灌,给了我们丰富的地下水以饮用,给了我们广阔的空间以生存和发展。由黄河古道形成的湖泊、湿地,星罗棋布于平原之上,加之一代代生活于此勤劳的宁夏人民引渠浇灌,种稻育果,造林建园。终于,营造出一方美丽的人工绿洲,迷人的塞上江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