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淬火的青春,难忘1971(1)

 大个子忠民 2018-12-05

淬火的青春,难忘1971(1)

大个子 
2018-05-25 阅读593

梦开始的地方


年轻的时候,在我的记忆深处,始终藏有一幅壮烈的画卷,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心情难以平静……

“炮火连天,子弹横飞,硝烟弥漫,烈焰升腾!阵地上,一个战士,身背步话机,打光了机枪子弹,扔光了身边的手榴弹,面对穷凶极恶,疯拥而上的敌人,目光如炬,毫不畏惧,对着对讲机,疾声高呼: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毅然决然的抽出最后的爆破筒,冲出阵地,拉燃引信,纵身一跃,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电影《英雄儿女》其中的精彩片段!令人过目不忘,震聋发聩!战士王成的英雄形象,从此成为我的青春偶像,精神图腾,膜拜的圣灵!

兵,这个形象,从此触动了我的魂灵!

小时候,女孩子温婉,好静,喜欢的玩具就是洋娃娃,男孩子大都淘气,疯癫,喜欢舞枪弄棒。我也不例外,什么纸包枪、木头枪、竹管枪、水枪、冲锋枪、铁丝枪、链条枪,纸蛋枪,都亲手制作,乐此不疲。记得一年过春节,母亲给我们姊妹每人发了两块压岁钱。我早就打探算计好了,钱一到手,就去东大街西北电影院旁边的寄卖商店,买了一把木质的驳壳枪,漆光锃亮,还能打纸炮,高兴极了!没成想,打纸炮第一枪,就给震裂了!懊恼至极!死乞白赖的哄骗妹妹拿出压岁钱,又去买了一支。还是打裂了!问题出在材质,本来就是用来把玩欣赏的一支工艺枪,硬是让我赋予它极端的功能,碎了两个人的节日美梦。让妹妹说道取笑了许多年。那是我童年的梦想。

自66年文革开始,学校不开课,学生不上学,我在社会上整整消遥了三年!69年去农村插队一年。70年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一年。眼看着年满18岁了,荒废了学业,失去了方向,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心里发虚,着急,上火,心焦,无奈。70年底,情况有了转机: 社会上开始招工。我面临着前途命运重大决择的紧要关头!劳动之余,在和同班的老革命,老前辈的言谈交流中,我吐露了自己的忧虑。原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端芬,早年延安抗大的校长,解放后西北大学的党委书记,阅历无数,博见多闻。他分析透彻,一语中的:“你现在的年龄,正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段,可惜呀,眼下学校还没有恢复正常秩序,也就没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去工厂吧,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很不错的出路。但依我看,如有当兵的可能,那是目前最好的选择,部队锻炼人哪!” 其他老同志都随声附和,一致首肯。我都听到心里去了。回到家里,见到父亲,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表明了态度: 我要去当兵。父亲沉思良久,未表态应承。过了几天,父亲回来,从上衣口袋取出一张纸条交给我。我打开一看,是一张上海生产的飞马牌香烟外包装纸,在背面用钢笔书写着14个大字,赫然跃入眼帘: “李光同志: 来人当兵,请办理。徐少荣。”我不得其解,深感疑惑,这能管用嘛?父亲慢条斯理的讲明了来由。原来,写条子的是省斗批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时值21军在西安特招一批文化体育兵,徐见过我,觉得我个子挺高的,让去试一下。人家招的是打篮球的专业人员,我又不会打篮球,这恐怕不行吧。父亲坚持,还是去看一下吧。

做了多年的军人梦,依稀飘荡的魂灵,突然间出现在我的梦境:我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行进在长长的队伍中……。有门儿,命中注定有这么一出,幸运之星指引着我,循路而行。结束少年的轻狂,远离学业的荒疏,脱离迷途的往返,寻找走向成功彼岸的坐标,修正人生的方向,是我的当务之急!

殊不知,一场更大的历练,在召唤着我,等着我!

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