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传》④ | 只有赢得人心,才有可能成大事

 静雅轩345 2018-12-05

10天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经典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朱元璋传》第4天 来自十点人物志 12:54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沙漠之狐 朗读



领读 | 方子心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朱元璋传》。

 

昨天,我们读到朱元璋通过自己的诚意与实力,重新获得了郭子兴与众将帅的认可与信任。但就在他准备全力以赴,大展身手之际,郭子兴的病殁却再次成为他前进脚步的阻隔。

 

外有元军,穷凶极恶;内有宿敌,居心叵测。内外交困的朱元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势单力薄的他又能否扭转败局呢?


1

暗藏刀锋


郭子兴的病殁使滁州与和州顿失龙首,各方势力皆虎视眈眈地盯着眼前这块肥肉。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到来则维稳了这危急的局势。

 

来者自称是小明王的使臣,欲要收拢郭子兴的领土与士兵。提起小明王,其背景与来头也着实非轻。小明王名为韩林儿,其父便是白莲教教主韩山童。

 

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在颍上发动起义。起义途中,韩山童不幸遇害,韩林儿便随着母亲逃往武安。待刘福通再次起义成功后,即又找到了韩林儿,并拥立其为皇帝,号小明王,国号大宋,定都亳州。

 

名义上,韩林儿虽然是皇帝,可实际上他则受控于刘福通与杜遵道等人手里。在得知郭子兴病殁后,杜遵道便有心收编郭子兴的部队,因此就以小明王的名义,派人前来商议。

 

郭子兴死后,和州的权力队伍便分为了两个派系:第一派是郭子兴之子郭天叙、郭天爵,以及其妻弟张天佑;第二派则是朱元璋与其亲信。

 

按照父死子袭的常理,郭家军队理应由郭家长子郭天叙继承。但郭天叙心里清楚,以自己的威信与能力,势必难与朱元璋抗衡,唯有依靠小明王这一靠山,才能紧紧把握军权,制衡朱元璋之气焰。

 

就这样,在小明王的委任下,郭天叙奉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则为左副元帅。得知此令后,不少人都为朱元璋的名位愤感不平,可朱元璋的神色却依旧云淡风轻。

 

杀机,不一定都要气势汹汹;笑靥,也不一定都代表和睦共融。

 

好刀在藏,不在露!


2

借刀杀人


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领红军渡江,直至采石。采石一战,红军大败元军,气势如虹。为乘胜追击,把握战局,朱元璋命人砍断了所有船缆,断绝了一切可退之路,直逼着大军再夺太平府。

 

眼看着没有了身后路,战士们便唯有把控着眼前身。点燃了背水一战的心火,红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

 

成功占领太平府后,不同于其他部队的攻城即肆虐,朱元璋则明令禁止将士们掳掠生灵。

 

此番举动并非妇人之仁,而是他高瞻远瞩、胜于常人之处。在饥荒与贫困中滚打多年的朱元璋最为清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得民心才是关键。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乃亘古不变之玄机。


 

这边,朱元璋才刚刚安定局势;那边,元军又再次席卷而来。千钧一发之际,朱元璋率兵誓死抵抗,勇擒了元军陆路元帅陈埜先,并借陈埜先倒戈之机,再次化解了眼前危急。

 

成功招降陈埜先后,朱元璋本想将其培养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埜先不但没有为朱元璋扫清外患,反而变为朱元璋最大的内忧。

 

进过一番缜密思索,不亮刀锋便可杀人于无形的计谋逐渐映入朱元璋眼中。

 

占领太平府后,攻取集庆便成为朱元璋最为重要的事情,成功与否都将影响战局的走动。可出人所料的是,如此重要的战役,朱元璋竟派遣郭天叙、张天佑与陈埜先来领兵。

 

原来,朱元璋早知道陈埜先与元将福寿里通外合,准备给予红军致命一击。可得知消息的他,并未打草惊蛇,而是让郭天叙与张天佑率领东军,陈埜先率领南军,两路夹击集庆。

 

果然,不知内情的郭、张二人,出军不久后便被陈埜先设计害死,而陈埜先也被金坛县的地方武装误杀。一场战役,就此解决了朱元璋所有的内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未露刀锋的朱元璋,便以此杀人于无形!


3

群雄割据


待郭、张二人死后,郭家军便正式改名换姓,统归朱元璋带领。至正十六年二月,朱元璋率兵攻下集庆,改名为应天府。

 

正当其大军兵力大伤之际,恰逢元军与小明王交战正酣。朱元璋便借此休养生息,暗蓄实力。

 

朱元璋少时贫困,并未读过太多书,因此便极为尊重读书人,待各方实力回缓后,他便开始广寻儒士,招纳贤才。如此敬重读书之人的他,确也因此获益匪浅。

 

徽州儒士朱升的一番劝告,便为他的事业走向点起了明灯,朱升曾劝勉朱元璋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在朱升的点拨之下,朱元璋一改往昔征收粮草之流弊,他大力鼓舞生产,兴修水利,自产粮食以供军需。当其他军队还在为搜刮粮食而压迫百姓时,朱元璋早凭借这高明之举,赢得了民心也充盈了军需。

 

万里之船,成于罗盘。只顾埋头苦干,而不重方向的判断,即便夙兴夜寐,也只会事倍功半!

 

至正十九年五月,小明王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翌年,陈友谅占领太平,而后又袭杀其主徐寿辉自立门户,国号大汉。

 

正待这战火纷飞,群雄割据之际,朱元璋的各位劲敌也悉数登场:西面陈友谅;东南方国珍;南邻陈友定;东面与北面则是张士诚。

 

其中,张士诚最富,陈友谅最强,方国珍与陈友定则无甚野心,固守一方。通过对各方势力的量度,以及对其首领个性的揣测,朱元璋以此做出了一番精心对策。

 

可还未待朱元璋主动出击,陈友谅便拉拢张士诚率先下了手!


4

生死决战


至正二十一年,陈、张二人集结上百战舰冲着朱元璋东西夹击而来。面对突变,朱元璋一面调兵断绝陈友谅后路,一面又巧思计谋,于陈友谅的前路设下埋伏。

 

一番激烈交战之后,朱元璋一方大胜,可陈友谅也不是甘于受辱之人,才被击溃不久的他,转眼便又重拾兵刃,一气攻下了安庆。

 

江南这边硝烟密布,江北那边也不甚太平。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带兵有方,善施谋略,在他的带领下,元军收复了关陇,平定了山东,而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直逼小明王都城安丰。


 

至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儿遭人袭杀,其子扩廓帖木儿继承帅位,不日之后便陷入了与孛罗帖木儿的激战,而安丰则侥幸免于战祸。

 

朱元璋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在群雄割据之际暗蓄实力,全得益于小明王之军的照拂,因此如若安丰陷入危急,那么朱元璋的根基应天也将朝不保夕。

 

危急关头,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唯有一荣俱荣,一陨俱陨。

 

安丰之据点,对于朱元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因此,它也成为群雄之间争夺的珍品!

 

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的大将吕珍出兵围攻安丰,千钧一发之际,朱元璋力排众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援。可待朱元璋出兵不久后,重要据点洪都府便被陈友谅趁机围住。

 

在朱元璋分身乏术之际,洪都府的将军朱文正则扛起了守城之重责,他排兵布阵,极尽防御之能事,与陈友谅之大军激战85天,最后以陈友谅大军兵败为终结。正是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朱元璋的反攻争取了宝贵时机。

 

刚刚结束洪都之博弈,朱、陈二军又再次开辟了鄱阳湖的战局。

 

彼时的他们还不知,这场一触即发的战役,不仅关乎生死,还将改变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朱元璋设计铲除了郭天叙与张天佑,并以此统领了郭家军,排布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棋局。凭借着出色的实力,他一登场便在各方势力的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群雄割据之际,你方唱罢我登场,究竟谁是昙花一现,谁又能稳操胜局?朱元璋与陈友谅的较量,又将以何为结局?名垂千古的鄱阳湖之战,又会上演怎样的生死决斗?鄱阳湖之战后,天下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动?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幸得小明王多年的照拂,朱元璋才能在纷乱时局中陈仓暗度。虽然营救小明王也是为了保全自己,但朱元璋亲自率兵前去解围之举也不乏义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