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锻炼与感受和修炼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18-12-06

第一层的锻炼与感受

形意拳的练习是讲究层次的,就如同学文化。

从传统修习意义上讲,这一步是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熟悉和练习拳中各法,使身体各部分能适应拳中各种动作,在运动变化中的协调性、完整性和内外相合的意理与法则运用。也叫六合功法。它包括了三节的贯通、四梢的调动、五行的运用。要求所有的发挥必须完整的体现在六合的形练之中。在我整理的“形意拳体用全书”中,讲述的明、暗柔劲和内外相合的练习方法,部分的含盖了多层练习的道理与法则,但从层次练习角度讲,统统可以纳入第一层的范畴。请参看形意拳体用全书。 

在第一层的锻炼中,有不同深度的练习方法。所以,要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顺序按部就班的锻炼。锻炼之中,首先要注重“松”的练习。松的概念不是泄,而是在松中体现出柔的状态,在柔的体态中显现变化的功能。而掌握好松的感觉,就必须培养“意”的运用。拳中讲的意,是心中的所想,升华到脑海里,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时所形成的感受。然后再通过意感的调动,体察身内身外在运动中的感觉和变化。并将这种感受变化的积累,转化成虚实的动态,最终完成虚灵的高级运用。

初级的阶段,主要练习身体各部关节,肌肉,重心的调整和劲力的综合运用。在身体劲力状况有了明显的感觉积累后,再进行中级的锻炼。这一步主要是练习内功和技法的运用,使自己的内外劲力都能能够得到有机的释放。并且运用意识的感受,催动意气力,进行整体的配合和阴阳互换效果的发挥。在这一步的锻炼中,要充分运用力的技巧。我们讲的力技巧,是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调动出来的杠杆、三角和圆弧的力变化功能。首先讲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体在正反向的交点即时进行交换时所产生的力(或物体与物体相碰的刹那间所产生的力),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比如汽车的突然刹车,形成人们的前倾和后仰,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反应。要求在运动中,通过脚足三节的力运用,形成人体整体性的力反应,使身体(内外)产生相互抽扯和分挣的劲力,这是调动身体内外六合之势的法则。在这个大的法则下,充分发挥杠杆、三角(勾股弦定理及连杆力系原理)和圆弧的力变化功能,从而完成内外无一不动的形体运动。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抽扯分挣的刹那间,首先生出的力变化功能就是杠杆作用力。比如三体式(劈拳),前脚趟落、脚尖向下给出跐踩的劲力后(拳中讲的脚去如犁耕,就是这个意思),形成了整体性的反作用力,通过松中调动,使力传输到稍节(手脚的稍节),前脚即时虚灵提起外掰,有了腾挪之意。此时,身体下部三节就出现了杠杆的力反应:前脚为腾挪作用点,后脚为支撑点,后胯为重力(配重)作用点【就如同建筑工地上的塔吊原理一样,它依据的杠杆作用原理是:利用动力矩等于阻力矩可通过移动距离实现作用力大小的转换】。手臂的三节同样,与脚腿动作的同时,形成了撬杠的力反应:前手为腾挪作用点,肩身(后手)为支撑点,后胯(腰)为重力作用点(拳经中讲 “起不起,何为起、落不落,何为落”,讲的就是力的运用和之后的发挥),两个力点、支点和作用力点的力变化同时作用在胯(腰)上(根据受力意感,腰胯取向有所不同),形成了三角夹力,通过力系运动原理,腰胯合劲,顺势转换,配合中三节的力贯通,在一气鼓荡之下,立弧劲力催发到手的稍节,从而完成一次性运动动作的力功能运用。随即又生成第二次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继续发挥杠杆等力变化功能的作用,如此往复,循环无端。这也是前面讲述的无始无终的(始、终)法则运用。在拳中,这种力的运用发挥,我们统称为力学运动。在运用锻炼中,正因为力的施用关系,根据不同人的体征体能状态(手的受力感觉与接搭力的大小),才体现出架势高低与手法远近不同的练习方法和劲力运用。这也是产生不同练习风格方法的原因之一。身材矮小力弱之人,自然架势紧凑,便于集中调用身内能量,进行力发挥。身材高大力强之人,自然架势开展,有大智若愚之态。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结果。拳中的道理是唯一的,法则的运用却是因人而不同,掌握了量体裁衣的方法,就是自己的最好方法,学者不可不知。

高级的锻炼是运用前面的锻炼效果,进行法则运用的效果验证。其中有应用法则运用的验证,有养生法则运用的验证。总体来讲,是在传统形意拳领域里的认知理解和基本运用。并能根据个人的锻炼,发挥各自不同范畴里的运用效果。

在这一层六合功法的系统锻炼中,要充分提炼“前长短、后短长、身长短、力短长”的法则运用。前人在综合讲述身手步法的运用时,明确地提出了它的原则。展开了讲,“前长短”就是前脚含有一长一短的劲力运用,在运动中,前脚要有顶穿趟的长觔腾挪意态,落地的刹那间立即生出踩绝的短劲劲力。“后短长”就是后脚含有一短一长的劲力运用,运动效果中,后脚要有寸绝的催撞短劲动能,它与前脚踩绝劲力相合相成,前脚踩绝劲一出,后脚短劲即生,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反应。随后再生成长觔的化转。这里的“寸绝”不是平时练习的垫步,而是专习的一种步劲力,它可以提炼人们补劲的功用,如同波浪一样,一浪赶一浪。“身长短”就是身法中含有一长一短的劲力运用,转换中,身力要有贯通的长觔滚动意态,如同槐虫一样,意气力行至手指的刹那间,丹田即生寸绝的鼓荡劲力。“力短长”就是手拳发力中含有一短一长的劲力运用,在丹田寸绝鼓荡的劲力发出的刹那间,手腕与之同时叫力,寸绝的短劲功效即时催发而出。寸劲一出立即劲力到指,配合后脚的短劲,同时抽劲形成鹰捉鹰爪劲力。此即为拳中的“火到金回”(六合拳论中的五行篇)。拳经中讲的“拳打寸劲”就是这个效果的阐述。拳打寸劲,并不完全是讲拳头的作用,而是指全身上下内外、在刹那间发挥效果的一种整体性的惊炸短劲。   

最后,我们还要讲一下上面提到的内功问题。我在以前的书中曾经有所阐述。究竟什么是内功?很多练拳的人是模糊的,甚至包括练拳数十年的人。我们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就是锻炼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动的功法。我们简单的分为三个方面;心力、脑力和思维的运用是其中之一;呼吸、气质和气势的运用是其中之二;胯、腰、背、肩、颈、胸、腹、丹田、裆和五脏六腑的运用是其中之三(也包括了四肢在内的韧带、筋力、觔力和指力及趾力)。在内家拳中,从形意拳运动的定义角度讲,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精神意识方面的,一个是物质形态方面的。通过有机有序的锻炼效果,调动这些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合一之势,就是内功功法。其实,内功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只是文字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例如印度的瑜伽功。在我国的其他领域里,如杂技运动员,就需要有很好的内功基础才能发挥自如,他能屏息运神的运用到每一个指尖或脚趾,每一节的运用都是惟妙惟肖,如果用错一节节力,就会从高空中或高凳上掉下来。书法家,运笔屏息的发挥之态,都是一种内功的体现,而决不是发挥四肢功能的问题。只不过是各自追求的效果不一样罢了。我们之所以阐述内功的含义和定义,就是告诉练习者,内功的锻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功法,实际上是非常普通的练习法则之一。千万不要被一些云山雾罩的语言所蒙蔽。只要掌握要领,法则和方法,每一位练习者都可以练得很好。关键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过去,在先生们的口传身授过程中,对于弟子来讲,永远都是被先生挑剔的对象,永远都有先生认为不满足的地方。因为先生教的多、看的多、体会的多,所以每个弟子的不足,都在先生的眼里。由此也就出现了永远也练不完的工夫。为了解决大同的问题,弥补身内不足的缺陷,就将追求不同领域里的内容,根据不同人的练习程度和造化,分开了层次,使练习者能够向走台阶一样,一步一步的深入升华上去。因此,深层次的境界追求,就成了修习者的奋斗目标。




第二层  气势的修炼

气势的练习,是心中发动出来的所想(意),通过意(气)的调整,升华到脑海里,所形成的神气。并通过神气的催动,使形体运动达到最佳的运用效果。意和气、神和气都是不同的。在讲述意气、神气之前,首先我们讲一下血气。平时讲述的血气(气血),是血液在体内流动时,要有气的推动与之同时运行的道理,中医学就是根据气血的运行法则,结合人体经络运行的规律、通过望闻问切进行治病救人的。因此就气血讲,气为精神,血为物质。意和气是由内向外反应的本能性动态。心有所想产生意,意之所向而有气。就意气讲,意是本能属于先天,气是动能属于后天。因此,本能要比动能快得多,所以意为精神,气为动力。拳经中讲“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而生气”就是这个意思。神和气是由意气升华到先天状态的条件反射性动能。俗话讲“眼为心中苗”,从眼光、眼神中可以发现人之所想。这种由心想到眼神表现的形态,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后天折返到先天的潜能性表现。所以,神为后天返先天之魂,气为后天返先天之魄。这种神气调动出来的魂魄能量,不是人们后天意识和形体运动支配出来的,它完全是一种动能(潜能性)的条件反射。我们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后天的锻炼,强盛了先天的魂魄能量。魂魄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但有大有小。就如同人们常讲的,某某人天生胆小一样。通过锻炼修习,可以增长人们的胆识。俗话讲的“酒壮怂人胆”,这个胆就是魂魄的一种能量。当然,这只是比喻,因为喝酒与人们身内的酶含量有关,等等。

人类具有三种功能:本能、潜能和智能。其实,世上所有有生命的物种,都是具有相通相似的功能的。这是由于生存的本性(属性),为它们的生存提供的基本功能。比如一棵树,不管栽放在哪里,必须提供它所需要的生存营养,否则它就死给你看。这种向人类或自然界索取营养的方式,就是它的本能。比如,南方的雪松,移植到北方,有的活了,有的死了。活的就是激活了它的潜能,以顽强的毅力延续了它的生命。用现代科学用语讲,就是基因裂变、基因活力、基因重组复生等等。不管人类把它栽植在哪里,它都不会按照人类的意图而改变它的生存规律。没有阳光,它就会朝着有阳光的一向生长,没有水肥的滋养,它就会向下扎根,自己获取。它更不会按照人类的审美观念生长,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长出枝枝杈杈,所以人类只好修剪它。这就是植物中所具有的智向性的一面。动物中,没有攻击能力、不是扑杀类型的动物,如马、牛、鹿等物种。从母腹中一落地,没有几分钟就能行走奔跑,这是千百万年来的进化,为它们的生存所提炼出来的本能。在日常中,发挥的嗅觉功能,一旦嗅出危险,立即就可以向相反的方向逃脱,这种条件反射性的反应,就是一种潜能性的发挥。在它们的肢体语言交流中,通过嗅觉、视觉和肢体的反应,能够找出母子关系,找出统一行动的准则,按照高低顺序排列和行事,这就是它们智向型的一种体现。再如,大型猎杀动物,一降生下来就具有的残忍本性,就是它们的本能。通过嗅觉、视觉,在不同时间环境下,应该猎杀何种物种,就是它们的一种潜能性反应。运用肢体语言传达集体猎杀行为,按部就班的展开行动,这就是他们智能型的充分展示。人类,与大自然中的物物种种,也是相通的,而且具有高级的本能、潜能和智能的属性。这种本能和潜能都是属于自私自我型的,只有智能是可开发和改变的。

本能,就是人们随同血统基因与生俱来的、可以在后天的所有行为上展现的、具有充分自我保护的一种功能。他表现在语言、思维、肢体行动的各个方面。潜能,是人们随同血统基因与生俱来的、但是不能被后天完全支配的、或没有开发出来的、也具有自我保护的一种功能。大部分人群终生可能都发挥不出来这种潜能。智能,是人们后天经过社会、环境、家庭教养及学习而抑制本能、潜能中的自我意识、能遵守人的行为准则、具有理智性发挥的一种功能。三种功能都是辨证的,本能的反向就是痴呆,潜能的反向就是终生空空无有,智能的反向,就是违反人类的行为准则、完全自我、自私、甚至是犯罪。我们练拳练功,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人类良知良效的本能,挖掘开发人体的潜能,理智的培养人们的智能与条件反射性的行动行为。

所以,由意气升华为神气,就是第二层工夫、练习“气势”的主题。很多人练习了形意拳后,没有再深入修习,而是反反复复、枯燥的重复着以前的东西。就如同上学一样,终生都在中小学的程度里徘徊。这是练功者不得修习之法的原因。第一层的锻炼,使人体有了整体协调性的感受,他表示在人的记忆功能里,已经由空洞的感觉转换到了实在的感觉,由虚已变为实,这是有形有相的感受。应该将这种有形有相的感受,转换为神气的感受。我们把这一层的锻炼叫做气势的修炼。在拳中,前人提炼了一些动物的意态,作为我们修习的手段,在借物取意和仿形效意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知道,人类是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然后用思维分析进行潜意识的效果判断后,才产生的肢体行动(具体行为的体现)。动物就不同于人类。他们主要以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并协调群体的统一行动(也有眼光《神光》的作用)。看一看动物世界栏目中的猫科动物,如狮子、豹子、老虎等等。狮群的扑杀活动完全是肢体语言的完整性配合,他们没有语言,不能大声吼叫(动物会被吓跑),但是各自的分工、先后的行动却是井然有序。这是动物界里,潜能的、用气势调动肢体运动的一种高度的整合性大操练。体现在拳中,我们讲,就是神气、气势高度调动肢体运动的表现形式。再看一看所有的小狮、小豹和小虎,他们是如何锻炼扑杀本领的。小狮小豹小虎的牙齿不硬,爪也不尖利。即撕咬不动、也撕裂不开动物的皮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模仿母亲一样的照样扑咬撕杀,翻滚跌窜,一发而不可收拾。好象在给口中之物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别看我小,你永远是我的,我永远是你不可侵犯的主宰者。这种通过神气而发放于外的肢体运动形态,就叫做气势。这种磅礴的气概,在动物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我们练功的人来讲,就是要提炼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盛气凌人的、不死不休的气势。用我们第一层的修习成果(主要是五行拳),重新进行提炼,加入神气的“气势”锻炼功法,也就是我们的必修之课了。



第三层  势力的修炼

气势是通过神气的催动,发挥形体动作的气势运用效果。势力是运动中的力变化运用。是由神气引发出来的、在形体动作运动中,劲力转换发挥的运用法则。要有气势磅礴之感,要有绵里藏针之意。一般的讲述,势力表示的是一个范围,一个群体的大小,一个范畴内的强弱表现形式。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势力。任何一个范围、大小,都是由个体的势力集约而形成的。在工作中,看一个团队的状态或形成的团队势力,首先就是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这里都离不开精神二字。如果这个团队松松散散、衣着不整、萎靡不振,即使人数再多,也是乌合之众,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所有这些,关键在于个体的精神及动能状态,一发牵而全局动,一个可以影响一大片。拳中的道理与事事物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因此,神气引发出来的动作劲力转换,就是练习第三层“势力”的首要选择。如何把精神气质的提炼融化到拳术中去呢?拳经中的易筋、易骨、洗髓三经已经明确了它的法则。我们说,从第一层开始到第五层工夫,都是属于易筋易骨的范畴;第六至八层,属于洗髓的范畴;第九层,属于返本归原的范畴。拳谱中讲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其中练精化气,练气化神,就是前五层功法中要明确的法则要领。意气、神气在上篇已经有所陈述,那么,精气的“精”是什么呢?精微的物质(包括男女生殖系统的精微与物质)精气、精髓、肾动力功能、骨质、骨节、骨髓、等等,都在精的涵盖之中。精的盛衰,关系到魂魄能量的强弱,魂魄能量的调动,牵动着神气气势的发挥。我们练习第一、二层的工夫,在调整人体内外相合、融入气势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修炼人体强魂壮魄的功能。拳中就经常阐述魂魄的锻炼:魂,是建立在精的精微上;魄,是建立在精的能量上,如果没有精的整体调整,就无法展现魂魄的功能。而魂魄又与原炁和后天运行之气息息相关。我们知道,人们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炁,是人体的固命之本。后天知识一开,灵窍即关,均被七情六欲所照。因此,人们每天的工作、学习和劳动,都在消耗着元炁;而人们每天又用五谷的精微、睡觉和休息来弥补着消耗的元炁,如此反复的跟随着人生的历程。但是,双方的互补作用会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境遇中,彼此消长。拳功的锻炼,就是让人们在一定的法则中,运用相应的手段,来调整这种彼此消长的状况,使人们能够充分的、尽可能的得到元炁的补偿,从而达到延缓人们衰老的目的。所以,拳中的道理和法则的运用,就必须透彻地了解清楚。我们讲,练拳首先要先练精,使身体从内到外、从先天到后天,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才是练拳要达到的基本效果。有了强壮的体魄,有了充实的底气,有了发挥的气势,再往下修练,就会事半功倍,感受就会层出不穷。   

有些人把“势力”理解为“试力”,这是形与神、内与外的质的偏差,虽然二者也有相通的一面,都有力或劲力的含义,但如果不剖析清楚,就会引人误入“试力”法之途。现代人练拳多是有魄无魂、有形无意,关键是没有理解内家拳的含义和掌握传承中真正的修炼方法。早期的六合拳论和九要论中,明确的阐述了心与意、形和体的因果关系,而且早期的拳名就叫做“心意六合拳”,“心意”放在了首要位置。后来发展起来的形意拳,仍然是原始理论指导运动的道理和法则,无非是精练了拳名字意,意理并没有变化。音同字不同的原因何在呢?究其原因,是过去的年代,前辈大师均是用口传身授的思维语言和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传教的,因此地方言语的口误就会出现。后人没有贯通的练习和理解,难免就会浮想联翩,最后就会用自己的理解去传授。因而,现代就有了五花八门的“试力”方法,却忽视了“势力”的功法锻炼。这种运用思维语言和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教习的特点,本身也是拳种传承中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文化”的词意概念具有多种定义,涉及的范围覆盖了人类发展的全部。他们反映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并通过他们传递着所有的信息和时代的变迁。其中也包括了思维文化、语言文化和文字文化。

从心有所想,到大脑分析判断,应该属于思维文化的范畴;通过思维的判断,反映到语言的交流,应该属于语言文化的范畴;通过思维和语言的贯通,形之于笔,而落之于纸,应该属于文字文化的范畴。这种由内到外、由音到形的表现方式,就形成了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

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长河中,首先得到进化的就是思维,细腻的分析功能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达。脑力思维的最终宣泄,形成了语言。思维和语言的无限扩展,迫使人类必须运用符号、数字等方法记述每一个过程,最终就形成了现在的文字文化。思维的文化是漫漫的长河,无以记载。语言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以千年而记。而文字的文化仅仅几千年而已。我们现代的人多是在形象的思维和文字文化上下了工夫,但是在表里如一的思维和语言文化上,就比过去相差很远。过去所有的知名前辈大师,他们能教授出许多的名人弟子,首先就应归功于他们的文化底蕴。试想一下,他们在幼年之期,通过口诀、拳诀或拳歌的记忆与背诵,运用思维的感受,融合到肢体的行动,从而体现它的道理,使形神意气力合为一体,终生熟记于胸。而且再口传身教的传递下去,你能说这不是真正的文化体现!他们在用口诀等形式学习着文化,在用思维感受着运动的变化,在用动作体现着它的道理,使他们从思维到感受,从语言到行动,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得到了非常完整的学习和锻炼。他们从中反映出来的丰富的思维和语言文化,完全可以与当代的教授相比美。所以有人讲,过去的大师大多没有文化,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们都是文化很深的人。例如过去很多人,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甚至能背诵四书五经,并且朗朗上口,可不一定就能写得了字,你能说他们就没有文化了吗!所以说,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是应该进行全面分析的,而不是以是否会识字作为依据。当然,随着现代科学的提升,又产生了新的概念,那就是电脑的文字文化。许多家长在孩子幼龄之期,就让他们学习电脑和电脑打字。这里面是否预示着什么,或者是否会产生某些功能性的退化?我没有认真研究。只是发现许多大学生,电脑打字速度很快,但是错别字连篇,甚至会提笔忘字,无奈而求助于电脑的帮助。因此我感觉,儿童在识字和字运用期间,不宜使用电脑,应该在思维和手书运用上多下工夫。中文不同于英文,英文是字母组合而成的文字,中文是笔画组成的文字,而且字意多有音同字不同的具体发挥。拳中的道理和练习方法,与上面谈到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与平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的道理也是脉脉相联的。由于人们思维方式的理解和透析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语言表述的差异,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肢体行为。所以,六合拳论中讲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应善加领会。


第四层  进退的修炼

通过神气的调动,引发劲力的转换自如,在进退伸缩往来之中,掌握前后左右,力量、肢体动作支配之中的轻重、松紧和虚实的感觉,是本层练习的主题。要想在运动中,使动作达到无声无色、无亏无损、不僵不滞,就要深入修习锻炼轻重、松紧和虚实。总体讲,就是上、中、下大三节带动各部骨节,要在涓涓一气流行之中,完成整体动作中分节的收发运动。做到:内动外随,外动内催。丹田催腰、腰催背、背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手催指;胯催膝、膝催踝(骨)、脚跟催脚掌(脚掌心)、脚掌催脚趾。完整一气,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拳经讲,“手到脚不到,力不真;脚到手不到,意不真”;“未曾上手(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就是这个意思。以上各法的练习,要贯穿在一听、二借、三上身的法则之中。一听:就是用心、用意去感觉周身的运动规律和形体位移的转换变化;二借:就是随着转换之机,前手意真务实,要有借物借力的感觉,后拳掌也必须与身合为一劲儿,随借力之感,柔身即赴;三上身:就是随着借力之机,催身而上。所有动作要做到出脚有虚灵,胯动而代腰,腰中常蓄力;出拳如抽丝,变式如拧绵,发拳如刀锉,起劲儿如擎天,落劲儿如霹雳,回手似钩竿的意理、气理和劲理。前人在拳论中讲到:“拳法中有折叠之术、有转换之法。折叠者,是对应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这是讲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参看形意拳体用全书或光盘影象中,内功五法里的胯把练习)。“转换者,步随身换,命意源头在腰眼之间。向左转换,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向右转换,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此即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这是讲述腰、胯、裆、丹田之间的转换关系(可参看形意拳体用全书或光盘影象中,内功五法里的运转法练习)。“又有舍己从人之术。挨何处,何处灵活。假使挨手,手腕灵活。挨肘,肘能灵活。挨胸,胸能灵活。周身处处如此。又:挨手意在肘;挨肘意在肩;挨肩意在胸;挨胸意在腰;挨腰意在股。等等以此推之。如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借力发人,皆此意也”。这是讲述三节在劲力上的变化关系(可参看形意拳体用全书或光盘影象中,内功五法里的伸缩法练习)。

拳中讲述三节的道理非常深刻,但是关于三节的法则如何去运用,深度理解的差异性就很大了,因为它涉及到力学的原理与力学运动。在拳中,很多人知道有三角,杠杆和曲线、弧旋等运动。但是,拳中所有的力运用,首先都必须建立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中。没有理解作用力的原理,其他无论是哪种力运用都是空。前面讲述的听借追劲,或是接、借、管、控、追劲等,都是要在作用力的基础上,进行力系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前面第一层我们讲述的松的道理,就是告诉学者,要在松的感觉中进行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应力反应和感觉。明白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就可以在练习中掌握脚足和手掌的三节运用。任何运动都是始于足下,因此,脚足的三节运用是关键之关键。脚足三节在运动中调整好,就可以生成杠杆之力,并收之于胯节,手的撬杠之力收之于腰隙,腰胯相合形成了三角夹力,配合力系的综合运用,荡射于腰腹,发挥于作用点。这也是拳中讲的伸缩鼓荡之机的运用法则。

在具体动作的练习中,一定要注意速度,传统功法的锻炼是从来不追求速度的(它与应用发挥截然不同),越慢越好,慢到每一动作都能清清楚楚的体现出轻重、松紧和虚实,这才是最佳的速度运用。这里,我们阐述一下速度在练功中的重要性,就用水和载体的关系来说明道理。选用一个渗溶性较强、反差比较大的物体“棉团”做个例子,一个被紧密裹住的棉花团。体会一下往水里一放就拿出来是什么状态,放进去待一会儿,再拿出来是什么状态。这时会发现,一放即时拿出的棉团,外面湿了,里面却是干的;待一会儿拿出的棉团,里外全都湿透了。这反映了什么道理呢?老子讲“上善若水”,前人拳论中讲“身形应做似水流”,都在用“水”阐释着深刻的道理。按照道家的学说,水是最谦卑、最柔弱的,柔弱得可以反映不出它的性格。把它放在方的容器里,它就是方的,放在圆的容器里,它就是圆的。给它升温,它就成为蒸汽,给它降温,它就凝聚成冰,任由摆布。而且,任何物种都具有向上的趋势,只有水从来都是往最低处汇聚的。所以,条条江河归大海,因为大海是最低点。因此,水也就具有了无孔不入的特性。正因为它具有了至柔至善无所不及的一面,因此也就凝聚了磅礴不可阻挡的气势形态。例如钱塘江的江潮、黄果树的大瀑布、大海的海啸及凶猛的海浪等等。由于它具备了最大限度的两极形态,所以,老子说它就具有了接近于“道”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无所不容的能量效应。我们就把这种能量效应转换成道理来阐释。棉花团是一个很轻的载体,如果加入了水的能量,它的体积和重量就会发生变化。沁入的水量越多,发生的变化就越大,会是载体的几倍;沁入的越少,发生的变化就越小。速度越慢、时间越长,沁入的效果就越佳,反之也就越小。这里面含有速度(时间)的概念。就人身这个载体而言,如同棉团一样。我们通过慢的方法,运用法则,一点一点的感受形体动作,在不同变化中的感觉,使身内的各部组织,最大最全面地慢慢的吸收着运动能量,使这种能量沁润着人体的每一细小关节、肌肉、肌肉群和韧带及筋脉,并将这种沁入的能量积累和充实,通过气血的运动,周流全身,从而获得我们的最佳运动质量。这种质量的获得,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功量。这种功量一旦释放到对方身体,可以象触电一样瞬间击透对方的外体保护,如同刮地风和巨浪一样席卷对方的根底,从而达到一击制胜的效果。这种修炼里面,还应该含有一层相生的意理,那就是能量沁润之前的体能质量反应。要想达到能量沁润的最佳效果,就必须要让身体内外接受感应。这种感应来自于自己心神意念对肢体运动的支配和调控,也就是能否感觉到身体内外在运动中,所有参与运动的部位、受力时的感觉和变化。并将这种记忆中的力反应变化升华到能量感应变化中去。此时,就达到了我们谈到的能量沁润的最佳效果。而这一切,都要从慢中去体会才能做到。另外,从思维感受、内外相合、整体归一的角度讲,慢的运用还可以提炼人们思维的细腻性和丰富的感受。所以,老子也好,拳论也罢,都在用水的比喻作为能量的感应效果,验证人类在不同领域里的修为和人类境界的最高追求。而所有这一切,都十分强调速度的运用。所以,在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练功中就显得更加举足轻重了。

能量有多种理解方式,在不同的领域里,会有不同的定义,如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磁能、光能、原子能、物质能等等。牛顿的能量守恒定律,就是其中的一种定义。它在机械运动原理中,已被广泛的应用。拳中的能量效应,就是通过力学(力系)原理的转换作用,产生的力变化,由原来自然人存在的自然力能,通过多种力组和转化作用,转换为另一种能量的表现,从而发挥了力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掌握好动作的劲力转换,合理调用力的运用,是拳中效果发挥的精髓。六合拳论中讲的“去从避中取,实从虚中生,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就是拳中以巧破千斤的力运用法则。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所有层次上的练习,都要以五行拳为主(配进其他动作或套路,无可无不可)。并且要把五行拳拆开来练习,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例如可以后代后练习(先退后脚,前脚随着退,然后再进步出拳),可以倒打五行拳,等等。总之要在进退的练习中,体验轻重、松紧和虚实的感觉,调动身内的轻灵意感。这也是拳论中讲的“步法者,寸步,颠步,过步,快步,翦步是也”的运用之法。拳经中讲,“不动则已,一动即至”,就是告诉练拳的人们,通过在慢动之中的体会感受,引发劲力轻灵的转换自如,由此自动生发出来的的快捷感应,从而验证应用效果的发挥。要感受不动是什么状态,一动是什么状态,动与不动之间又是什么状态。而这种感觉就是要在轻灵之中去体会。要想达到轻灵之态,首先就要掌握轻重、松紧和虚实。无轻无重(就)无虚实,无虚无实就无灵;无灵无意就无松和紧,没有松紧就更无轻灵之态了。要想做到不动如处子,一动即如鹰搏疾兔,就要感受在似动不动之中,体内的勃勃生机、浑身上下的活泼内动所引发的喷发欲出的动态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