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 | 关于全球化:从发展悖论、人民币和英语谈起

 颐源书屋 2018-12-06
揭晓本期书目之前,先一起来看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不具备所谓经济发展必需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怎样打破发展魔咒?

2.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民币或许是下个主导货币”一说?

3. 跨国公司如何跨过文化差异的门槛,建立内部文化?


随着各国政治和经济联系增强、文化资源流动加快,全球化已经势成必然,是任何领域的专家剖析社会现状时都无法避免的议题。本期荐书以全球化为线索,搜集了三本角度各不相同的著作。它们分别从经济发展、货币金融和组织行为出发,在解答各自关心的问题的同时,也对全球关系提出了创新的看法。三本著作都着眼于广泛的地域和历史,搜集了丰富的证据和数据,并对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势力之间的影响有所分析。


国家经济

1


Beating the Odds: Jump-Star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Justin Yifu Lin, Célestin Monga

2017

ISBN 9780691176055


华盛顿共识经济政策失败之后,Justin Yifu Lin和Célestin Monga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Joseph E. Stiglitz,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什么是发展?提到发展,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线性的发展模式,即通过经济的不断增长迈向发展的最高点,但这种传统认知事实上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为标准的“事后之明”。其实与传统认知相反,经济开始腾飞的国家往往缺少专家们所说的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Beating the Odds一书正是从这个悖论出发,解释了有关发展的主流思维存在什么问题,为贫困国家提供实用蓝图。

在提出实用策略之前,Beating the Odds一书的两位作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和非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élestin Monga,首先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先决条件不同,应该从国家的比较优势出发,无需等待体制完善,主动推进经济发展。

两位作者在书中参考历史实证、分析经济数据、剖析政策实践,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他们鼓励贫困国家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以及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出口加工区,直接融入世界经济,并利用这些园区吸引更发达国家的轻工业流入,这也正是60年代的东亚国家和80年代中国的实践经验。通过吸引外资和外企,贫困国家可以改进贸易物流、提升本地企业家的知识和技术、获取国际买家的信任,逐渐增强本地企业的竞争力。越南、柬埔寨、孟加拉、毛里求斯、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等国已经在使用这个策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外,这个策略不必局限在传统工业,也可以应用在农业、服务业等。


关于作者 

林毅夫(Justin Yifu Lin)曾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现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他的著作包括The Quest for Prosperity: How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Take Off(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Célestin Monga任非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客座教授。


2

国际货币



How Global Currencies Work: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arry Eichengreen, Arnaud Mehl & Livia Chiţu

2017

ISBN 9780691177007

凡是对过去两个世纪的货币史感兴趣的人都应当一读。

——Charles Goodhart,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乍看来,全球经济系统的现代史似乎证实了一个由来已久的看法——大国的货币将一直主导国际贸易和金融,例如英镑、美元,将来或许是人民币。然而,这个看法是否一贯地呈现了事实?How Global Currencies Work一书中,三位知名经济学家用新数据检验了关于国际货币运作的已有理论,呈现出一部涵盖了过去两世纪的全新的全球金融史,指出科技、国际贸易以及金融结构的变化已经重塑了国际货币,使多种国际金融标准共存成为可能。

三位知名经济学家Barry EichengreenArnaud MehlLivia Chiţu不仅重新评估了传统看法背后的历史和理论,还提出了一个新框架:多种本国货币可以同时共享国际货币的地位,而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会不断波动。依据这种对国际货币走向的全新理解,本书还探讨了这个新框架对国际货币系统未来的意义,处理了一系列重大议题,例如人民币的兴起,欧元和人民币能否解决自身的困难、与美元同台竞争;再如,货币竞争的激烈化将如何影响全球金融的稳定性。


关于作者 

Barry Eichengreen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eorge C. Pardee and Helen N. Pardee经济学和政治学教授。

Arnaud Mehl是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Livia Chiţu是欧洲央行经济学家。


公司语言

3



The Language of Global Success: How a Common Tongue Transforms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s

Tsedal Neeley

2017

ISBN 9780691175379

Neeley对全球化中错综复杂元素的细致分析造就了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

——Robert Sutton,斯坦福大学


英语是跨国公司的通用语——这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因此企业的语言策略很容易被忽视。作为敏锐的观察者,Tsedal NeeleyThe Language of Global Success一书中用乐天株式会社的例子,梳理其将英语作为通用语后五年间经历的变化,揭示了公司的共同语言对国际化的重要性。

Neeley在巴西、法国、德国、印尼、日本、台湾、泰国和美国的乐天公司进行了650个采访。在深入的调研之后,她提出:组织的通用语促使所有职员变成某种侨民。她将组织内部的侨民分为三类:(1语言侨民,指身在祖国却不得不在工作场合放弃使用母语的人;(2文化侨民,指通用语是母语的人,他们虽然不用克服语言障碍,却要处理语言背后传达出的组织价值;(3语言-文化侨民,指对通用语和组织内部文化都不熟悉,却出人意料地最能适应语言变化的人。事实上,语言不仅影响了跨国组织职员间的交流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方式,而且常常是敲开陌生文化的第一块砖。Neeley的研究对所有面临语言和文化差异挑战的国际公司都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她用国际科技巨头公司的例证有力显示了在全球化的今天,公司的通用语应当成为一项组织策略,如果应用得当,可以大大助力其融入国际化的趋势。


关于作者 

Tsedal Neeley是哈佛商学院组织行为部门(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nit)的副教授。


-----------------------------

介绍完这三本书,“全球化”一词是不是不再显得那么抽象了?谈起全球化,我们可以畅谈国家的经济发展、多元的货币体系和凝聚起组织的通用语,这对于国家、企业、跨国组织以及身处全球化时代大潮的我们,都是大有裨益的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