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文热读】城市落叶,该扫还是该留

 考大学i 2018-12-06

  日前,江苏南京启动“落叶不扫”活动,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南京主城区的10条道路、7个公园景区和20处市民广场将保持落叶2至3天不清扫,为市民和游客留住美好风景。这种做法引发了媒体和市民的热议。

媒体表达

“落叶不扫”留住的不只是美景

□文昊

  其实,不仅是南京,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在秋冬之交都开启了“落叶不扫”模式,辟出专门的路段和公园景区让市民观赏落叶之美、自然之美。这体现了有关部门尊重自然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管理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落叶不扫”留住的不只是美景。

  这美景里有对民意的尊重。过去,每到落叶时节,为了保持市容的干净整洁,环卫部门大都随时清扫。但是,秋色、落叶也为城市增添了不少美感和诗意。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想留住这大自然的馈赠,纷纷建议留住落叶美景。关于“秋天落叶该不该扫”的话题曾经在网上引发热议。早在十年前,成都就最先开始在中心城区的部分街道和广场试点保留落叶,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启了“落叶不扫”模式,满足了市民的赏落叶美景的需求,映照出一座城市对生态和谐的追求和对民意的尊重。这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应有之意。 

  这美景里有群众对过去生活的怀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过去生活在农村的人纷纷居住到了城市,他们大都经历过缺柴烧的艰苦年代,对树叶有着特殊的感情。把落叶留住,就是留住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就会想到过去到处抢扫落叶的日子,如今这满地的落叶成了人们欣赏的美景,甚至在一些地方落叶的最后处理都成了难题。人们在感叹现在生活富足、美好同时,更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就会更加感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美景里有人们的文明素养。既然辟出了专门的路段供人欣赏落叶美景,到此欣赏就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文明规范,不要在落叶区内嬉戏打闹、乱扔垃圾,保护好落叶景观;不要人为摇晃树木,制造“落叶雨”,以免对树木造成破坏。同时,要注意安全观赏,骑自行车、电动车经过落叶地段的群众,尽量下车推行,以防滑跌伤己伤人。总之,要让自己的行为配得上这落叶美景。 

  当然,落叶受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落叶不再美时就要及时清扫。比如,在南京,“落叶不扫”并不是不打扫卫生,园林、环卫部门将日常的清扫工作转变为捡拾保洁,主要捡拾落叶中的果皮纸屑等垃圾。如遇雨雪大风天气,园林、环卫部门仍然会及时清扫落叶,以保证城市环境整洁和市民出行安全。这也是一个文明城市的管理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教师表达

落叶该不该扫

□张基广

  一叶知秋,一叶悲秋。

  到了初冬,落叶更是掉得厉害,这可“害”苦了打扫卫生的同学和校工,一有落叶掉到沥青、水泥的路面,他们就会立即清扫。因为在人们的眼里,落叶掉到了地面而不及时打扫,总显得地面不洁净。

  落叶掉到地面不干净吗?你看,微黄的、枯黄的、深黄的落叶,微红的、红褐的、深红的落叶,随着初冬还不算寒冷的微风,翩翩的跳过一段舞蹈,舒坦地躺落在地上,又随风打几个滚,翻几下身,才惬意地、恬静地睡在大地的怀抱,也许还在做着在空中没有做完的一个梦……这五颜六色的落叶,铺在地面上、路面上,就像大自然用彩笔在地上自由而洒脱地作画,整个地面和路面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油画。而这幅油画的色彩和构图都巧夺天工,是画家的画笔无法描绘的。这样的一幅油画怎么是不干净的呢?

  落叶掉到地上是无用的吗?我们学校每年秋冬时节,都会开展“落叶周”的活动。进学校大门的一条柏油路被精心铺成了一条“落叶大道”。下课了,孩子们纷纷涌上“落叶大道”。有的踢踩落叶,有的抛洒落叶,有的躺在厚厚的落叶上,假装睡觉,还有的随手拾起一片落叶放在鼻边细细把闻,更多的是在落叶之上、落叶之间玩闹嬉戏……同时,学校还开展系列与落叶相关的活动,如一、二年级学生捡校园内的落叶,现场制作“叶贴画”;三、四年级学生利用落叶制作“叶贴画配诗”作品;五、六年级开展写落叶的诗歌比赛、摄影比赛等等。一片小小的、不起眼的、甚至被人们视为需要打扫的落叶,竟然有如此美妙的教育价值,落叶看似无用,实则可为教育所用。

  落叶掉到地面需要及时清扫吗?记得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恰逢初冬,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树叶掉落地面,他们并不急着打扫,而是让落叶和地面浑然一体,被落叶点缀的地面煞是漂亮,我和同行的老师都拍了不少落叶的照片。从上周开始,我们就没有刻意地去清扫地面和路面的落叶,让落叶自然地散落在那里,让整个校园散发一种初冬的气息。春有百花,秋有落叶,夏有骄阳,冬有冰雪,这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也是人类星球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么美好的落叶我们岂能一扫了之?

  也许,就是在这片、那片落叶中,也许,就是在这真切的触摸、体验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亲近了自然,亲近了四季,亲近了天地,亲近了万物。他们的心地也因此而变得敏感、纯净、仁爱、柔软和宽阔。也许,孩子们更需要这样的一种教育。

  古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想说:落叶不是无聊物,千树万叶总关情。

学生表达

谁说落叶非胜景

□一学生

  江山之美,妙在多维。近日,某市在特定路段于特定时间段、适合的天气情况下保留路面落叶,营造落叶景观,引发热议。对此,我的看法是,适当地保留落叶景观有助于城市名片的建立,落叶应当保留。

  对于传统观念持有者来说,落叶是一定要扫去的。落叶堆积在路面上易使汽车打滑,造成安全隐患。半腐殖质堵塞城市下水道系统,清理起来麻烦费力。若是遇上下雨天,落叶对还成了窝藏细菌、病毒和四害的天堂。可见,即使如此,该市也没有放弃保留落叶。

  落叶应当被保留下,恐怕不是因为客观和理性。周国平说,城市的颜色隐藏得很深,因为那根源是千年来无人有资历评说的历史;又隐藏得很浅,浅到一枝早春的嫩叶,一声巷弄里的吆喝就足以窥见一二。是啊,雪儿一落下来,北京就成了北平。他在《城市颜色》中写道:“北京的颜色大概是一片风霜下的,肃穆的青灰色”,我想,那大概是大雾迷蒙后迟睡的美人眼垂下的阴影,是她背后雪中屹立不折的梧桐。北京的颜色就从那梧桐叶里流淌出来,从那大雾大雪中弥漫出来。保留落叶,旨在守护这座城市的颜色,保留几处胜景。

  一念废物,一念胜景。一位老作家在上世纪90年代去伦敦游赏,回来后却公开写文章批评伦敦的下水道系统。要知道,伦敦常年阴雨连绵,促使政府修建了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巧的下水管道系统。原来,下水道分布密集,雨水难以在地上集聚。“伦敦的雨天总少一点触感”,虽然免去湿鞋之苦,却也少了许多乐趣和独特的美。谁说落叶不是胜景呢?都是千篇一律的整齐干净,就真的美丽吗?换一个角度思考,事情会更明晰全面。

  落叶的隐患仍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做出改进措施:加装落叶过滤网,在特定路段放指路牌提醒司机小心打滑等。只要用心相待,它也会报之以温情。

  落叶是城市的废渣,也是城市的宝物。落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把难题变成美景。更重要的是安放那些不知该看向何处的目光,那些有些疲累的心灵,那些漂泊者难以归根的相思。

  看窗外风拂过落叶潇潇洒洒,但留得秋味缕缕丝丝。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当文章转于其他出处时,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以上图文,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