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的张骞为何与匈奴生下孩子后又跑了?对此你怎么看?

 不争第一 2018-12-06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问题——张骞被扣押于匈奴时所娶的妻子是不是匈奴人?

张骞的事迹,最早被司马迁记载于《史记·大宛列传》之中,后来班固写《汉书》时又专门为张骞立传,二者的内容差别不大。

我们以《汉书·张骞传》为例,看看张骞的妻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惜,史书对她的记载只有短短两句话:

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第一句,是张骞第一次被匈奴扣押时发生的。历史背景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即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进攻匈奴,找人出使大月氏。当时作为郎官的张骞主动请命,结果半道上被匈奴抓获,单于将他扣留起来,而且对他还不错,赐给他一个老婆。

第二句说的是张骞第二次被抓后逃脱的事儿,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张骞的妻子是“胡妻”

何谓胡?

其实,在汉代文献中,胡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可以称北方的匈奴为胡,比如《张骞传》一开始就说“汉方欲事灭胡”,这里的胡显然特指匈奴。不过很多情况下,胡也可以指东北、西北以及西域的民族。比如文献有东胡、羌胡,河湟流域还有月氏胡。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张骞出使时,身边一直有个人,叫甘父,《史记》称此人为堂邑氏胡奴,可见他也是一个胡人。此人擅长射猎,而且对张骞非常忠心,不离不弃。后来,甘父还被汉廷封为奉使君

当时汉匈关系正紧张,我想,张骞出使原本就是为了打击匈奴,应该不大可能找个匈奴人陪着去。所以,甘父的“胡”,很可能不是指匈奴。

由此我们推测,张骞的“胡妻”,未必一定是匈奴人,甚至有可能是与匈奴存在密切交流的西域少数民族女子。

张骞为何逃跑?

张骞被匈奴抓了两次,也逃了两次。为何如此?很简单,任务没有完成啊!
第一次被抓,他还没有到达月氏呢。匈奴单于怒斥张骞说:

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汉朝使者想要穿越匈奴抵达月氏,那不就跟匈奴人穿越汉朝领土去沟通南越一样吗?

不过,有了老婆孩子的张骞并未放弃最初的梦想,他还是趁机逃跑,去寻找月氏。史书没有记载张骞在第一次逃跑时有没有带老婆孩子,我估计是没带的,毕竟前途渺茫,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到达月氏对不对?

幸运的是,张骞还真就找到了大月氏,奈何大月氏安于现状,根本不想打匈奴,张骞只能返回。

要说起来呢,张骞这小子也是够没良心的,他只想着快点儿回汉朝,却没想着去把老婆孩子偷偷接走。还好还好,半路上张骞又被匈奴人给抓了。

不得不说,这匈奴单于简直是老好人,都到这份上了,还是没有杀掉张骞,还送他去跟家人团聚。

后来又过了一年多,单于死了,张骞第二次逃亡,只是这一次,他终于记得老婆孩子,把这位“胡妻”跟孩子都带回了汉朝。

答主觉得,张骞的贡献自然很大,他的精神是值得高度赞扬的,从出发到最后返回,用了十三年之久,他也没有想着中途放弃使命,能跟他比肩的,恐怕也只有苏武。 张骞之所以能够全身而退,除了运气好之外,跟他的人格魅力也有关,史书记载: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看到了吧,本身就力气大, 性格还豁达,跟草原民族倒是十分合得来,因此在敌人阵营里都会被喜欢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